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系统论述了其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艺术创作须致力于"以技进道",基于对宇宙、人生和本然艺术的深刻觉解,努力寻找最佳的艺术表示,其最高境界是"技进乎道";艺术鉴赏须对艺术品多元评判,既要移情入境,又要超然旁观,要根据艺术的本然样子、多数人的观感和时间的标准来对艺术品进行评判;艺术功用要力求"美善相乐",实现艺术作品调情理,敦教化,引发善的道德行为的社会效果。这些艺术观点对今天的艺术生产和艺术发展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邵静涵 《学理论》2010,(15):138-139
世界博览会作为展现与交流科技、文化的重要舞台,"互动性"的理念一次又一次地被引入其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大量的公共艺术品案例表明:互动性的意涵与表现方式随着世博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逐渐的,互动性强的公共艺术品不仅展示着人类文明成果,实现了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还以多元化的展现方式帮助大众在娱乐中学习、感知、体验、消费,深刻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迪 《瞭望》1997,(37)
着眼培育健康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文迪一年一度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已举行了五届。每届都有新面貌吸引观众,都推出新套路适应市场的发展。第五届,即于8月下旬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97中国艺术博览会,可谓规模空前。除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艺术机构、艺术家...  相似文献   

4.
陈叶 《学理论》2009,(30):210-210
中国画的创作源于生活。中国画创作的主体精神就是指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创作个性,是创作者情感的积累和体现。艺术品其实就是艺术家说的话,如果所有的人一个腔调,艺术品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独立品格。中国画创作的时候也应该让自己作品有它自己的个性——即我们今天所谈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5.
曹红玉 《学理论》2011,(17):211-212
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影响了中西两种从根本上差异明显的文化体系的相互接受与整合,而其中艺术家的自身艺术构架产生了变化,是中西文化冲突整合之后的状态。但是究竟如何对待本体文化和外来文化,何为"体"何为"用"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绘画中,"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是两种在完全迥异的哲学理念渗透下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在众多艺术家中,郎世宁与吴冠中的绘画突出显示了中西文化艺术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拙父 《各界》2013,(5):94-96
有位朋友这些年在金融证券业界做的风生水起,颇有名气。不知迄于何时,又对艺术品产生兴趣。前不久,电话中给我说:在收藏投资中,金银纪念币和流动纪念币很受人们重视,而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纪念章——大铜章却常常被忽视。大铜章其实是机制币的派生物,但比一般的纪念币和纪念章更显得雍容华贵和端庄大气。常见用纯铜压铸制做而成。色泽多样,有镀金、镀银、古铜色,亦有清漆本色,但最受欢迎的还是古铜色,其制作过程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结合。正是它的艺术性和技术特点造就了它与其他艺术品的区别,吸引了许多爱好者的欣赏,研究与收藏。大铜章的题材相当广泛,有纪念、庆典、风景、标志、生肖、艺术、奖赏等多种类型。大铜章由于相较纪念币幅面大,给设计师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艺术家的不同风格都能得到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的"自然"既有生活的真实又有艺术的真实之义,两者并不截然分立,而是相辅相成;有意境的不一定是自然的,自然的也不一定是有意境的;意境其实是艺术家本身的自然与曲境的自然的统一。追求"美"而不伤害"自然之趣",对景、情、物的观照中达到"无我",以自然求诸自然,才是通往"意境"的方式。意境的高下取决于表达的作品自然化的程度。作家艺术处理的态度和方式是"以物观物",自然本身能显示其内在的"本质力量",这是元曲意境追求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8.
理性主义禁锢了人的情感,艺术审美作为理性桎梏的消解力量,历来备受人们肯定。而德国现代文学家托马斯·曼在其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中却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当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时候,很难抵御本能欲望的诱惑;当艺术家在审美中抛弃道德伦理的时候,必将堕落甚至毁灭。这是艺术家在现实层面不得不面对的审美困境。  相似文献   

9.
艺术本质是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比较研究的并深入论述了世界、大地与形象、真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而道家取"天地自然之象",使"道"、"气"、"象"成为理解艺术本质,建构中国古典美学的的基本范畴.在艺术家的方法问题上,海德格尔强调艺术家"回到事物本身"是通过"抓住"物象,但又不拘泥于物象来达到的.道家则以"虚静"、"心斋"、"坐忘"等范畴论述了艺术家的审美心胸之可能条件.关于审美超越,海德格尔以有限的出场与无限的未出场整体统一的显隐说,突破了传统的典型说.道家则以"气"、"虚实结合"既强调了物象的虚实,又突出了"象外之外"的虚实.  相似文献   

10.
为期五天的2000年世界艺术博览会于3月13日在纽约贾维茨中心落下帷暮。这次博览会共有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艺术家参展。展示的艺术品以绘画为主,也有雕刻、摄影、塑像、蜡像、金属工艺、玻璃工艺、手工编织等,品种繁多,流派不同,风格各异,真可谓琳琅满目,百花齐放,盛况空前。这次参展的华人艺术家有三十多位。许多还是首次参展,这是以往任何一年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1.
《桐阴画诀》有言:“画写胸中逸气耳。”中年书画家吴悦石正是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的。他常常强调要借笔墨写性灵,抒发感情。所以他的绘画作品质朴洒脱,机趣天然,而无霸悍之气。 去年十二月,应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单位之邀,吴悦石在龙华艺术品有限公司举行个人画展。新加坡颇多华裔人士,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有着历史渊源与姻亲关系。他们当中不少人本身就是中国书画艺术家、收藏家或鉴赏家,有着较高的欣赏水平。画展开幕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化大众",以艺术语言的形式包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内涵,是传播者在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原旨要义基础上,充分考虑受传者的接受心理及言语习惯,运用修辞等艺术手法,化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为富于美感的具体形象生动。其艺术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审美性和通俗性上,审美性包括音感美、语词美和句式美,通俗性包括生活化、口语化和形象化。  相似文献   

13.
张卉 《民主》2014,(8):57-59
正2005年,在西安举办的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蓝马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约合410万元人民币)购买当代画家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并于2008年的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以6193万港元(约合5573万元人民币)成功变现。这是我国艺术品基金最早的雏形。也就是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艺术品基金经历了一个迅速增长,集中爆发,又暗淡退场的阶段。2007年,民生银行获得了中国银行业第一个"艺术基金牌照",继而发行了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五年前,书画篆刻艺术家钱君陶将毕生所藏4000余件艺术精品全部捐献给国家。象他这样倒廪倾囷者,古今稀之。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随着交往渐深,对老人此举的前后更是明了,他捧出的不仅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更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那一阵子,他身体极不好。对于生生死死,他倒是安之若素。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他已过  相似文献   

15.
雷钟哲 《各界》2008,(5):56
几年前,一件玻璃钢艺术展品"秦桧站像",因遭受网友激烈批评而提前撤展.批评者认为,雕塑是歪曲历史肆意炒作,甚至有骂作者为"现代汉奸"的.支持者认为,让秦桧"站起来"是艺术家呼吁重視人权,因此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6,(9)
正山海关书法篆刻家兰惠泉说,"在砖上凿刻古文字、画像、制作瓦当,从古就有之",而把砖瓦"当作印材,创作出系列组印",集诗、书、画、印于一统,"成为艺术品"则"实属不多"。长城砖之小大由之,青瓦之长短随缘,朴厚中见新潮,精巧里透古风,字体多变,印文多姿,布局谋篇,妙合天成,或大气雄壮,或雅秀细腻:这就是我们对"兰惠泉长城砖刻"的直观感受。如果想全面了解他的这门艺术,最佳途径是走进"雅汇  相似文献   

17.
王静 《理论导刊》2003,2(1):52-54
本文揭示了“后现代”本质,指出在其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西方后现代艺术,而国内一些艺术家对其却趋之若鹜。这就需要我们重建“审美理想”。唯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抵制后现代艺术的消极影响,壮大高雅艺术的力量,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王丽 《侨园》2015,(Z1):74-75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近年来,唐卡作为神秘藏族艺术品的代表,正渐渐走近大家的视野。而其自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吸引了大批藏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关注和喜爱。香港佳士得2014年11月27日凌晨公布,此前预估值为8000万港元的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在拍卖会现场,得到场内外买家激烈竞投。通常拍卖一件拍品需时约1分钟,而该唐卡则历时22分钟竞拍角逐,最终通过电话委托以3.48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  相似文献   

19.
杨宗麟 《民主》2014,(12):18-19
<正>"中国紫檀雕刻第一人",是屠杰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他的紫檀雕刻造诣在界内公认,多年来,他的诸多作品在国内和国际上分别荣获最高奖项。有人这样评价:"他的紫檀雕刻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樊篱,开辟了紫檀艺术雕刻的新境地……"在艺术家之外,屠杰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民进中央委员。这对他来说,除了自己创作紫檀艺术雕刻精品,以自己的技  相似文献   

20.
谢灵 《学理论》2009,(19):272-273
艺术美的创作过程,主要表现在审美感受、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等方面互相渗透的步骤中。审美感受的积聚升华是艺术美创造的契机,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思维过程,艺术传达是精神借助物质的具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