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职工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但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青少年犯罪继续呈上升趋势,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我主要通过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分析,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5)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僵化、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教师队伍有待优化等问题。创新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需要丰富和拓宽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形式和载体,精选教育内容,优化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对2006年安徽省8城市的2426名青少年和2007年安徽省10城市的3045名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与思想道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状况与相关特点,对发展趋向进行了预测。总体上看,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的主流是好的,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正朝着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变化,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但也需加强引导。  相似文献   

4.
赵晓梅 《学理论》2009,(9):174-175
社会公德又叫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它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公共关系之上,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准则。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目标是促使学生进行社会公共道德的内化,即知、情、意、行依次的转化,具体可定位为:诚信、礼仪、守规。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策略很多,常用的有灌输、渗透、感染、实践、强化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依据问卷调查结果 ,从社会公德、家庭伦理观念、职业道德意识和人生价值观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特征描述和原因分析 ,最后就如何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慧萍 《学理论》2014,(12):282-284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其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的发展--兼论校外教育的培育角色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乃桂 《青年研究》2002,7(7):29-38
本文所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 1)对青少年发展的思考 ,应用更新的认识 ,即在“家庭—学校—社区”这个三角关系上 ,加入朋辈、校外教育和邻区 (neighborhood)作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群体和教育形式 ;( 2 )青少年的价值 ,其实是其父母和“重要他人” (significantothers)的价值的写照 ;( 3 )教育青少年的新的培育方案应以“疏导”为主 ,并在“禁”、“防”、“疏”三法中取得平衡 ;( 4 )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整合部分 ,校外教育对青少年的培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但校外教育培育角色和功能应随其效能评估的改进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菊 《学理论》2014,(3):278-27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高校普遍积极宣传、贯彻社会公德教育,取得了显著。总体看,当代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公德教育力度不够、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大学生忽视自身的公德修养。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展公德实践活动、倡导网络信息文明、提高自身公德形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兰州市西固区以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为目的,广泛开展“发扬社会公德,争当文明市民”活动,增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前几年由于受“一手软”的影响,不遵守社会公德的现象在这个区时有发生,区委、区政府在分析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基础上认识到,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居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提出由街道牵头,建立市民学校。他们充分利用辖区各类学校的优势,兴办市民学校,吸收居民就近就地接受教育;将市民学校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总  相似文献   

10.
白蕾 《学理论》2013,(10):110-111
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其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个彰显主体、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迷失、价值观主体的迷失以及教育方式的迷失,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处在了发展的瓶颈期,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呼唤德育教育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寻找新路向,并在这种路向指引下探索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民教育是一个国家得以凝聚、延续、稳定的根本。如何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实施公民教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公民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及参与技能欠缺问题,制约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分析公民教育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公民教育领域的认识偏差及其纠正,展望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宁  张宁  张春红 《学理论》2010,(18):197-199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高度重视青少年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社区民间组织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可发挥的潜在作用,认为发展好社区民间组织有利于满足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各种需要,为青少年校外教育提供广阔资源,同时缓解社区工作者的压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且有利于加强社区资源的整合,对社区民间组织多样化、改善社区民间组织结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道德建设的传承性和时代性特征,赋予了我国传统道德建设以新的内容,也为如何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启示.研究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导向地位,对于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5)
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是普及航空知识、推动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结合国内外航空教育现状,探索开展青少年航空教育的策略如下:强化经费支撑力度,完善青少年航空教育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打造青少年航空教育产业集群;创建特色航空教育产业园;引进航空教育科研资源;借鉴国内外航空教育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德作为日常生活的基础道德部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公德的建设,而社会公德的建设又需要从架构公德规范体系、建设公德实施机制和营造社会公德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17.
《青年研究》2021,(1):26-39
在第二次人口转变和人口迁移转变理论框架下,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讨论当前中国青少年人口发展的三个重要主题:婚育、流动和教育。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人口的结婚率和女性生育水平有增长趋势;青少年人口具有较强的空间流动性;大龄青少年的教育分化和差距仍然明显。中国青少年人口在婚育、城市融入和教育递进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建议学术界加强相关问题研究,为政策安排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强化青少年国家认同是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契合,以国家认同为内核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发展历程表现出奠基、承接和新发展三个阶段的特征。主要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是根本前提,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是根本原则,坚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相衔接是基本保障,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是基本精神。新时代,我们要继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把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练就强国本领,践行报国行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浅议社会公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忽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社会公德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它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是维持社会生活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为了保护人类最低限度的利益,必须建立一套人人都要遵守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要靠社会公德来维持。社会公德的要求一般都十分明确、具体,所有社会成员都很容易识别、理解和遵循。第二,它是全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因而是社会各阶级、各行业成员共同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央党校函院陕西分院合阳教学点赵耀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嬗变,人们的思维开始从教条和本本中走出来,由封闭型思维转向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