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茹洋 《行政与法制》2000,(12):25-26
《立法法》第九十、九十一条可以被看作是关于我国立法违宪审查制度的规定。《立法法》第九十条主要是对立法违宪审查的提出主体与审查主体的规定;第九十一条则主要是对立法违宪审查的方式、程序进行的规定。从这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采用的是立法机关进行立法违宪审查的方式,而且是一种事后审查的方式。分析这两条规定,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5)
庭前审查程序具有抑制公诉、分流案件和保障人权等功能,对于整个刑事诉讼活动的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我国的立法既没有赋予庭前审查程序独立的法律地位,也没有相应完善的法律规定,使得这一程序在实践中发挥不了其应有之能效。本文从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变动情况谈起,分析了庭前审查程序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照了国外的庭前审查模式,进而对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完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庭前审查程序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行政强制征收与公民权利保护密切相关,但在我国却缺乏有效的法律控制规则。应当嵌入司法审查制度,从征收行为前置、公共利益确定、私人利益补偿、程序正当、依据合法等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并设定司法授权程序,最大限度的保证强制征收行为公平公正,维护公民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4.
张玉春 《理论探索》2004,(5):102-104
我国宪法确立的违宪审查制度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查制。这一宪法监督模式 ,存在着违宪审查主体模糊不清、缺乏相应审查程序等缺陷。针对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现状 ,建议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之下设立独立的宪法委员会 ,建立由专门机构进行违宪审查的宪法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静 《学理论》2010,(21):53-54
不起诉公开审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欲对一定范围内的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前,公开审查过程,充分听取相关机关和有关诉讼参与人的意见,从而为正确作出决定提供重要参考的程序。不起诉公开审查既是公诉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检务公开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规范了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的程序,保证了不起诉决定的公正性,同时又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将对不起诉公开审查制度的法律依据、现实依据及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许尚豪  瞿叶娟 《理论探索》2015,(2):114-118,128
立案登记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诉权,有利于发挥司法的应有功能。任何一个案件的形成,均须符合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要件及实体要件,因而,立案必须审查。立案登记制并非摒弃法院的审查,而是将审查置于程序之中,变先前的"先审查、后立案"为"先立案、后审查",给予当事人以足够的程序保障。建构立案登记制,尚需在立案机构、诉状格式、案后审查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定。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对于完善我国羁押审查制度和保障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人权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由于存在当前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程序构架本身存在缺陷等原因,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以法律形式确定获得审前释放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对我国审前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进行司法化改造,确立法院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的公正和权威的裁判地位,重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通过司法途径实现权利救济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9,(12)
合宪性审查是宪法实施和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关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制度不同于西方的违宪审查、宪政分权,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权力机关行使的权力。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不够完善,需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审查程序和范围。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确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国家,其审查制度几经发展日臻完善,特别是关于审查对象的认定更为合理系统,为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新规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借鉴:明晰并购主体概念,细化并购主体分类,对外国政府投资主体持谨慎态度;兼采定性和开放式列举方式,以控制权为核心区别并购行为的性质实行分别管辖;实行以实质影响力为主的外资控制标准,以利于国家安全风险的科学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0.
王楠 《学理论》2012,(14):111-113
制定专门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为国际通行做法。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及商务部最近发布《商务部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规定》,弥补了我国这一立法空白,对于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具有重大意义,在看到这一立法进步的同时仍需探究其实践中的问题,慎用个案审查启动程序,及时发布并购安全审查范围的指引。  相似文献   

11.
行政程序合法是行政行为合法的必备要件,因此,应对违法的行政程序进行司法审查。行政程序违法的司法审查,仅限于法定的外部强制性行政行为并应遵循合法性审查、合理性审查、无司法变更权原则以及一定的步骤。此外,行政程序违法的司法审查应以公正和效率为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行政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和行政审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诉行政行为的执行已经成为人民法院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什么是非诉执行案件?人民法院要不要对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如何进行审查?审查标准如何确定?审查程序如何设置?这些问题理论上至今没有完全弄清楚,实践中各地人民法院也做法不一,这严重影响到非诉行政行  相似文献   

13.
蒲杰 《理论与改革》2013,(1):160-163
长我国公司登记的实践表明,单纯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都不符合我国的现状。《行政许可法》确立的实质审查原则,已悄然被司法审查确立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审慎审查原则所取代。形式审查和对基础法律关系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是审慎审查原则的基本内容,必要注意是该原则的灵魂。将公司股东确定为登记申请人,以及对虚假登记的利害关系人给予必要惩处,是完善我国公司登记审查制度的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2)
督促程序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低利用率、低生效率"的现象,一度沦为"休眠程序"。在新民事诉讼法的视野下,增加了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异议的审查制度、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制度,但依然存在些许的不足之处,为了真正实现立法目的,充分发挥督促程序的价值和功能,应进一步完善督促程序中的制度设计、加强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衔接的具体操作、明确对债务人异议审查的标准,以摆脱实践困局中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康志成 《学理论》2013,(19):149-150
宪法作为根本法,当下位法违反宪法的基本精神或者法律规制出现空白,就应当允许其发挥功能和作用。如何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实行违宪审查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从现实情况出发,借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制度进行构架,既保障人大的地位,同时又使违宪审查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监察委员会有效运行逻辑来说,在宏观层面,执政党领导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委员会有效运行提供了政治保证,国家监察是执政党治理国家和治理政党的结构化机制。监察权的政治性及其产生均源于党的领导权,运用监察权旨在实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具体化。在中观层面的具体实践中,监察委员会运行与纪律检查委员会运行是一体化的,合署办公是党领导国家监察工作的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对监察权行使的一种结构性制约。在微观的程序层面,监察运行具有法治依据和程序保证,基于监察运行的纪法衔接,监察证据可以应用于纪律审查,提高纪律审查的法治性;基于监察运行的司法衔接,监察委员会应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实现法律协同和程序衔接。  相似文献   

17.
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成为宪政制度健全的标志,我国应当建立怎样的违宪审查制度 ?本文从分析违宪制度的司法性和政治性入手,得出在我国应建立宪法法院式的违宪审查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93条仅抽象地规定检察机关负责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但并未就审查的具体程序作出较为细致的规定,这不利于检察机关有效地实际操作。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程序正义的精神,切实保障嫌疑人人的基本自由权,应当对羁押审查的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司法实践提供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29)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捕后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权赋予了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应明确具体的审查程序,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习,转变执法理念;合理配备检察工作人员;加强检察机关职能部门配合;化解社会矛盾,注重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张长虹  唐康 《学理论》2022,(7):77-80
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在顺应实践性宪法制度发展趋势的同时,亦满足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范之需求。规范和事实是审视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正当性的两种视角。以规范视角审视之,置于农村法治秩序转型中的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弥补了现存制度对于村规民约规范性限制的空白。以事实视角审视之,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是村民权利救济和民主表达制度的强有力保障。在现有秩序之中建立村规民约合宪性审查制度之构想: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按照穷尽救济原则对村规民约进行抽象审查;创设消极意义上的三段审查程序;审查结果合宪和违宪二元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