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重庆市部分创业失败青年的相关数据,本研究从个体成就动机、家庭经济条件、同辈青年创业素质以及宏观创业环境方面,具体分析了创业失败青年再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成就动机与创业失败青年的再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同辈青年的创业意识和进取心对个体的再创业意向具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市场开放环境和创业失败青年的再创业意向显著相关,创业失败青年对市场开放环境的评价越高,再创业意向越高。  相似文献   

2.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创业意向是潜在创业者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创业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从创业意向的概念入手,分析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特点,探讨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从环境和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李荣荣 《学理论》2012,(19):113-114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民工继"民工潮"之后,开始出现返乡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和三农问题的有效形式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意义。从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对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创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8,(12)
全球范围内创业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创业战略之上,前提是要在组织文化中拥有稳定的创业文化要素来引导和支持组织成员在组织内部开展创新创业的动机和意向。本文以东北地区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公司层面下衍生于组织文化中的创业文化构成要素,明确创业文化及创业动机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对企业成功实施创业型战略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创业文化、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创业文化各维度与创业意向显正相关;二是安全型创业动机和成就型创业动机与创业意向显正相关;三是安全型创业动机在组织学习、率先行动与创业意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四是成就型创业动机在创新意识、风险承担与创业意向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十分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但目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仍面临启动资金不足,创业环境不够宽松,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等诸多难题。为此,应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返乡创业环境、强化培训等措施,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互联网+"热潮的兴起,返乡农民工基于互联网创业将是一大趋势。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的多项创业扶持政策、日趋浓厚的"双创"氛围以及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应用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带来了新机遇,而地方政策滞后、资金短缺和能力不足又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带来了多重挑战。有效推进"互联网+"这一新经济形态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亟需完善依托互联网平台创业的政策体系、人才支撑体系以及服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情况,从如何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职能视角对湖南省芦溪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强烈,但由于资金、技术缺乏,加上没有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与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率并不高。根据现状并剖析其原因,从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服务职能,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魏军锋 《学理论》2010,(22):194-195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决定因素,而创业意向是由创业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决定的。因此,为了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促进女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的实施,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优化创业环境,转变女大学生的创业态度;拓宽女大学生创业支持渠道,降低女大学生的创业压力;开展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信心。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创业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的制度环境、个人素质和创业机会等,不论是在农村创业,抑或在城市创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都概莫能外。提高经济资本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城市适应的基础;增加社会资本则是其城市适应的保证;提升文化资本及心理认同,是其城市适应的归宿。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支持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地域多元化和制度的开放性;实施资产社会政策和制定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  相似文献   

10.
在农民工大量返乡创业与回归问题上,劳务输出地政府缺乏战略规划,服务意识淡薄,没有承担起相应的政府责任。目前返乡创业陷入政府相关服务不到位、创业资金匮乏、用地难等困境,劳务输出地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观念,采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成立市县"返乡创业办公室"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地方政府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1.
徐培华 《民主》2009,(6):53-54
日前。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国家劳动和人力资源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决定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用两年时间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促进其实现转移就业或返乡就业。农民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从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与困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8年武汉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调研数据,深入探究多次经济波动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对经济波动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契机、困境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目前经济形势下仍存在阻碍返乡农民工顺利创业的因素,外部障碍主要表现为扶持政策的适应性不强与产业转移的"粘性",而内部阻力在于企业前景不确定下的高风险、创业行为的随机应对性及返乡民工自身创业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为支撑,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相互依存,城镇化建设能够培育创业者,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加大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完善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开展创业教育与培训,来健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体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莹 《学理论》2012,(4):75-76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城市推力和农村拉力的双重作用影响,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这对创新我国社会管理水平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在党的领导下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农民工自身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有效推进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纪志耿 《学理论》2012,(7):23-24
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沿海和内地要素比价的深刻变动为四川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资源性契机,四川等西部地区工业用地的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带来的低成本、能源和资源的低价格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强劲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就业成为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各高校与相关机构研究的重点内容。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市场带来新鲜活力。本文主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成都平原经济区作为四川省的"五大经济区"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都平原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创造了"鸿雁经济"的回流,带动整个四川经济总量的增长。在农村就近创业,有助于实现农民工的个人价值,有助于推进国家、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5)
大学生的创业问题一直都在困扰各大高校,完全依靠高校通过创业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是绝对达不到目的的。教育之外的其他非教育影响因素才是我们应该予以关注的核心因素。要在特别关注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意向的影响的基础上,破解相关误识,适度减轻高校的压力,引导大学生创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海艳 《学理论》2009,(11):13-14
金融风暴的冲击使我国农民工就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新形势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介绍由金融风暴引发的“农民工失业潮”,其次从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促进农民工就业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底,甘肃省出台《关于做好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试行)》,从制度层面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农民工纳入职称评定范围。截至目前,已为8537名农民评定了职称,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后,全省职称评定的范围将逐步从国有、非公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向农民、社会上的自由职业者、陇籍在外创业人员等社会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