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容审查是一种最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后,不服收容审查的案件陆续被起诉到人民法院,如何审理好这一类型的案件,是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审理收审案件的一个误区不少同志在审理收审案件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审查公安机关据以采取收审措施的相对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的问题上来,而忽视了收审案件自身的特点,即收容审查与行政处罚对违法事实清楚与否的要求的截然不同。这样审查的结果,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公安机关的收审行为几乎都是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采取  相似文献   

2.
笔者接受被收审人亲属委托,代理被收审人诉CM县公安局不服收容审查决定的行政诉讼。但前去CM县收审所会见被收审人时,被CM县收审所及CM县人民检察院驻收审所干部要求说明理由,须征得CM县公安局《包括预审科》及CM县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科首肯。笔者认为:一、被收审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l、《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广到只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从中第:项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2、最高人民法院《关…  相似文献   

3.
司法信箱     
编辑同志: 实施犯罪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逃跑(公安机关未来得及办理收审,拘留,逮捕手续),其后被逮捕归案。在处理这类案件时,是否要认定脱逃罪,看法不一。一种看法是对未履行收审、拘  相似文献   

4.
<正> 收容审查作为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纳入行政诉讼的司法监督范围,随着行政诉讼法的深入实施,公民不服收容审查的行政案件也将呈上升趋势。重庆市两级法院在91年、92年受理的收审案件分别是5件、12件。由于目前有关收审的立法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现有的有关收审的规范性文件过于陈旧、笼统,致使法院在审理收审行政案件时,经常遇到一些难以掌握的实际问题,本文将对审判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为今后研究收审案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完善收容审查的约束规范邓胜文收容审查(以下简称“收审”)作为治安管理措施始于60初年代,其初衷在于归正盲目流入城市而又无职业、生活没有着落的人员和城市居民中流浪乞讨于街头的人员。收审具有一定的社会救济意义。随着形势的变化,收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  相似文献   

6.
受理收容审查行政案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王靖高对收容审查这一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为行政诉讼法明文所规定。但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取决于被收审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目前,人民法院受理收审行政案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  相似文献   

7.
修改后的刑诉法在案件批捕方面做了较大的修改,取消了公安机关的“收审”,取消了检察机关的“退查”,并将检察机关审查批捕的3天期限改为7天.如果我们单从审查批捕的期限看,由3天增为……  相似文献   

8.
现行《刑诉法》关于逮捕条件的规定较之原《刑诉法础显放宽.但从近一年的司法实践看,不批准逮捕的案件却明显增多。这看似反常的现象,却有其客观合理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往年可作退查的案件,在执行现行《刑诉法})后只能作出不批准逮浦的决定。由于取消了“退查”,公安又取消了“收审”.因而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1、审查批捕工作回旋余地少,难以保证质量。公安机关取消收审后.刑事拘留案件增多.办案时间受到限制,为避免违法超时,往往仓促报捕,把“包袱”推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环节又取消了“退查”,只…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以来,我国的公安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无法可依的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但在执法上,不少地方公安机关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刑拘、收审、逮捕超时限;法律手续不完备,乱处罚、乱扣押、乱没收;插手经济纠纷,乱用强制措施,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重罪轻处,该劳教的不劳教,以罚代刑;滥用保外就医、保释、假释、提前释放、所外监外执行,放纵犯罪分子;二是粗暴执法。在办理治安、刑事案件中,态度生硬,有的打骂群众,有的滥  相似文献   

10.
一例重复多次鉴定的“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案情摘要被鉴定人刘某(男,42岁,已婚,汉族,初中文化,无业)自1995年以来,多次向他人贩卖毒品及吸毒,曾两次被公安机关收审。收审期间,因其家属反映刘某既往有精神病,办案单位先后三次要求A医院、B医院对他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分别评定为无责任能力和限定责任能力。刘某被释放后,半年内又多次向他人贩卖毒品,后再次被获,现办案单位委托C医院再次对刘某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二、既往鉴定情况摘要据B医院司法鉴定科门诊病历记载;“刘某1980年8月,因盗窃自行车多辆被逮捕。在羁押期间,他与别人…  相似文献   

11.
一个收审对象送人监房仅一个小时就突然死去,这是闻所未闻的。死因何在?检察官们经艰苦侦查,终于解开这个“人犯猝死之谜”,申张了正义,也维护了法纪的尊严。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充分准备 《刑诉法》的修改,使公安机关在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许多方面面临深刻的变化和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收审手段的取消、案件管辖范围的扩大、律师的提前介入以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强化等等,这就需要广大公安干警,特别是侦查、预审部门的干警从思想上、工作上、自身素质上,努力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以积极姿态迎接修改后的《刑诉法》的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刑事审判中,特别是在当前“严打”中,经常遇到罪犯在判刑前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的日期如何折抵刑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有一系列规定。然而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这些规定中有些问题值得研究。关于收审的日期折抵刑期问题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重庆长寿三峡钢材厂厂长邱中林被垫江县公安局以诈骗嫌疑,于1995年11月14日收容审查,一关就是271天。邱中林以非法收审要求撤销,并以赔偿损失为由向四川省长寿县人民法院起诉。长寿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认为,重庆长寿三峡钢材厂与垫江县财发有限公司发生的纠纷,属正常交往中的经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一夜之间,一个生机勃勃,为国家创下大笔利税的公司突然被公安机关查抄,公司主要领导人全部被抓,资金被提走,货物被拍卖,无辜被拘的公司出纳在收审站内流产……令人难过的是,在关押了整整两年之后,公司主要领导人又突然被宣告“无罪释放”。人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不是某些不负责任者导演的一场恶作剧呢?  相似文献   

16.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是犯罪心理外化的行动。它是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发生,并随着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犯罪分子在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以后,由于对刑罚的畏惧,唯恐罪行败露,往往出现恐惧、紧张、不安、悔恨等反常心理。这些反常心理通过犯罪分子的言行表现出来就成为反常言行。侦察人员认识和利用这一客观规律,常常会获得理想的效果。从哪些方面去搜集和研究犯罪分子的反常表现呢?搜集和研究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后的反常表现犯罪分子作案后处于极度不安的心理状态,因害怕犯罪被揭露而受到惩罚,往往会出现心虚胆怯,伪装积极,探听风声,心慌意乱或突然外出"避风"等反常表现。收审对象刘××,1990年曾因偷盗、赌博等行为被劳教两年。释放后又进行赌博,以后又撬盗了一家个体烟酒店,窃得价值200余元的香烟等物品。收审后在对其审查中发现,刘在派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和公安司法部门对公安机关采用收容审查的存废、性质、收审对象及管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对加深对收容审查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这场讨论的深入开展,笔者不揣冒昧,试作如下探讨。在法学理论界,不少学者认为应该取消公安机夫的收容审查(以下简称“收容审查”)。其主要理由是:其一,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公安机关行使这一职能的权力,其二,公安机关在采用这种措施过  相似文献   

18.
1991年3月26日,福建省闽清县坂中村村民刘加强,以内蒙古临河市公安局违法对其收容审查25天,使其在名誉上受到损害,经济上造成损失为由,向闽清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公安机关的违法收审决定,恢复名誉,并要求赔偿损失。闽清县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即通知临河市公安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我国除了法定的强制措施外,收容审查也能强制性限制人身自由。对于公安机关使用的这种法外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手段,历来存在不同看法,争议颇多,观点各异。最近笔者有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了收审存废讨论情况,有一个初步的看法:我们似乎应将研究收容审查这一课题的目光向外拓展,把它与我国现行逮捕制度的改革、完善联系在一起思考。这样也许能够摆脱困扰,寻求一条理论与实践都能接受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自服农药富士一号致食管疤痕性狭窄1例徐宏煦(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兴国342400)1案例谢某,男,45岁.务农。因杀人畏罪自服农药富士一号50ml左右,当即被群众抓获,并按其水中,使其呛呕出少许液体。收审后未进行治疗,第三天谢某自诉口、咽及胸骨上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