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公共政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治理手段和保障。在转型期的中国公共政策体系中,公共政策存在的种种偏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目标形成了挑战。我国的政策制定应当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理念,平衡和协调社会关系,实现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在政策内容上注重对弱势群体权利和权益的保护;在政策结构上应加强社会政策的制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使社会成员能平等地表达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是世界各国都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群体。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调整关注弱势群体就业问题,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富裕文明,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是世界各国都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群体.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调整关注弱势群体就业问题,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富裕文明,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弱势群体保护成为大家广为关注的一个话题。然而,弱势群体的弱势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也表现在权利上,而且后者更为顽劣。文章是基于权利贫困的角度分析了政府对弱势群体保护的问题。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和行政机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具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但由于政治制度、法律及公共政策等因素的制约,致使政府保护下仍存在“权利贫困”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对政策问题确认、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和政策合法化等环节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性、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增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动性、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序性、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性,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论公共管理中的利益平衡——公共政策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平衡是公共政策的重要职能。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平衡利益的四种类型,指出了公共政策在平衡利益过程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在平衡利益中的作用,应该注意六点;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准确执行政策;科学的制定补偿性的政策,对利益受损者进行必要的补偿;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政府要有一定的超脱性;民主决策,提高政策质量;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避免吃力不讨好的政策;合理兼顾各方面利益,保证大多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长远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7.
国际私法中的弹性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可以实现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在立法方式上采用直接限制的立法方式有利于实现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公共秩序保留在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后,不应一概适用法院地法,而应适用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国际社会本位的理念及国际私法的趋同化决定了国际公共秩序对弱势群体权利进行保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利益诉求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创新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要拓展诉求渠道,建立和完善人民利益表达机制;要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的民意参与机制;要疏通渠道,建立和完善人民利益诉求引导机制;要组织起来,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机制;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开发龙门石窟是当地政府作出的一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应该以公共性和公平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指向文化遗产的公共政策也应如此。对公共政策的分析也应该以公共性和公平性为维度。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应该以此为价值选择,制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政策来。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活动特质及其运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是由政党和政府等社会组织所组成的一种公共决策体系。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在其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活动特质,其政策制定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坚持理性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公共政策的合理、公正和有效。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应坚持这些基本原则,以推动决策的科学化进程,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呆障和改善民生:公共政策的合理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瑶 《理论前沿》2009,(24):40-41
保障和改善民生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合理价值选择。应着重从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入手,推进公共政策制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保护基本民生。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过程,很大程度就是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本文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民主党派的团体提案为分析样本,收集了浙江省级各民主党派近十年的团体提案,以公共政策科学作为分析研究工具,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多层次分析,对民主党派在公共政策参与中关注的领域、基本的价值偏向和利益倾向及其参与的重心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探讨了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发挥效用的途径,以及民主党派提案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其原因。这些分析,为更真切地了解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乃至参与国家政权提供了一个真实可信赖的窗口,也为民主党派更有效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核心内容是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控以促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在此课题上均付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不容小觑的,而这些问题的发掘与研究有利于中共与民主党派间更好地合作共事,也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完善提供了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确保政策制定的正确性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针对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系列问题,本文在讨论我国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分析了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美国智库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提出应重视发挥各类社会利益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使公共政策体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和需求,使政策目标平衡各类社会主体的合理利益,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过程,就是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本文以我省各民主党派参与海西公共决策为分析样本,通过各民主党派近五年的参政议政的内容,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及有效性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了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发挥效用的途径,为民主党派更有效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包括政策议程、方案规划、政策合法化等几个环节。民意和专家的参与、以及媒体的作用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对于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孙志刚事件作为一个典型的引起公共政策修改制定的案例,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政府权力的支撑,也离不开科学知识的运用,而对政策利益调节的政府权力博弈和科学知识的理性思考,有时会产生冲突。同时,政策主体的思维定式、知识局限、能力水平等诸多约束条件的限制,又会导致政策方案选择的有限理性,民意的引入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公民参与有利于克服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有限理性、约束权力主体的自利行为、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力、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有赖于权力与知识、权力与民意的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在房地产领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利益博弈行为。本文以房地产政策为例,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凸显,并已成为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一条新途径。与此同时,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所以,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正确利用网络舆论,以便更好地实现公民参与,促进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