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体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表现在公共权力运行、现行监督机制、现有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法律法规等许多方面,这些缺陷使公共权力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轨、错位、异化,从而导致公共权力的腐败、流失以及缺席。因此,只有构建完备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2.
略论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计生 《求实》2004,1(6):86-88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我国今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国现行的权力运行过程中 ,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如权力高度集中、人大的监督不力等等。针对这种缺陷和不足必须从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①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化、规范化 ;②从严治党 ,加强党内监督 ;③完善人民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绝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也绝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组织或个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首次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  相似文献   

4.
正从近些年我国检察机关的办案实践来看,权力集中部门的领导腐败问题易发高发,一个关键原因是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极易造成权力的滥用乱用。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问题。腐败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脱离群众、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在权力运行监控上还存在人民监督权利泛化、弱化的缺陷,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对代行权力的官员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路径还不畅通。因此,要从创新和完善群众对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入手,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与扩大。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刻理解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现代政府应是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集合体,要建立这样的目标,政府必须明确自己在权力、职能和责任方面的边界。在权力界定上,政府权力次于公民权利。责任政府的首要问题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并受人民监督。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政府责任是行政权力的核心,是政府职能的本质,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职能界定上…  相似文献   

8.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本文通过对当前党员、党代会、纪委和领导班子内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党员监督部分失效,实质是党员权利的保障问题;党代会监督部分缺位,实质是党的领导体制问题;纪委监督部分失衡,实质是权力的合理分解问题;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失常,实质是集体领导原则的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贵秀 《发展论坛》2003,(12):20-22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时指出: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一论述着重指出了监督的实质和加强监督的深层内涵。这就从根本上为建立强有力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指明了方向,实际上也为走出监督误区指明了路径。长期以来,在有关监督方面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或者说陷入了误区,影响着强有力的权力监督机制的建立。要从根本上加强监督,就必须…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认真分析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带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在监督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完善能够实现有效监督的体制机制。要注意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照权力的特点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形成严格依法行使权力的程序体系,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1.
<正>权力具有支配力和强制力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必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有效监督,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在新的形势下,企业权力配置、权力的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发展变化的实际要求我们,在权力监督方面,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和完善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好制度创新。一、当前企业权力监督存在的问题1.上级监督鞭长莫及,走马观花。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负有责任和义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上级的监督往往难以完全实现。有的企业生产任务重,上级领导和部门分管  相似文献   

12.
目前,阿克苏地区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们认识有误区,对"一把手"有"特区",群众监督有盲区.对策是:构建有利于权力相互制衡的体制与机制,制约权力运行;健全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体制和机制,规范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同志关于权力制约问题的系列论述,主要反映在权力观念意识、权力构成结构、权力制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督四个方面。这些论述为党和国家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体系指明了方向,为权力严格规范运行提供了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14.
苗遂奇 《党建》2013,(5):26-2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四个监督"彰显了我们党的清醒和自觉,是党执政理念的又一升华。一个人担任领导职务后,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因而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权力来源学说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代表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因而共产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权力源自人民,因而必然受制于人民,受人民监督。当前,中国的权力群众监督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应当建立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畅通权力群众监督的渠道,让群众能够监督;建立权力群众监督的保障机制,让群众敢于监督;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群众监督中的作用,让群众有组织地监督。  相似文献   

16.
由于行政权是国家行政主体对社会依法进行全面组织和管理的一项权力,其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并且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行使,使得行政权力客观上存在着易腐性、扩张性以及对个人权利的优越性和侵犯性。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行政权力的运行与公民、法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制  相似文献   

17.
伊娜 《党史文苑》2014,(6):68-72
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基层骨干力量。规范县委书记的权力行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尤显重要。文章对县委书记权力来源、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权力腐败、权力勘界和权力制约监督等六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县委书记权力制约监督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决定就是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的笼子“保鲜”权力。  相似文献   

19.
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制约和监督权力进行了新的探索。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权力运行和监督方面仍存在一些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采取措施开创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体系进行强化,形成更为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这个重要目标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于权力问题认识的深刻性,也凸显了监督体系建设和权力运行制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我国目前的基层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体系来看,还存在着监督体系整体功能弱、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督主体之间的制衡不够等问题。因此,基于系统论分析基层领导干部权力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结构关系,探讨对基层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管中所暴露的问题,并探寻优化权力监督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