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现代政党政治社会条件下,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面临流失,执政合法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程序合法性方面通过协商民主,尤其是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在公共政策决策等各方面的协商中达成共识,对巩固执政党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合法性是政治学和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合法性的建立来自政治统治的正当性以及社会公众的自觉认可。社会转型期是合法性的高危期,其重要原因在于政治统治在正当性上滞后于时代发展和公民要求。化解合法性危机的必然路径选择是顺应世界性的民主化潮流,倡导公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和协商。协商民主理论为社会转型期合法性危机的化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应普遍发展协商民主,以有效实现合法性危机的化解。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除具有提升公共决策合法性及品质等一般价值之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土壤中,还具有提升我国政治合法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等特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秋燕 《传承》2014,(9):94-9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作为一种对自由民主反思和修正的民主范式,它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兴起于特定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协商民主,其实现需要公民素质、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晚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模式.它强调民主的协商性、决策的合法性、协商的平等性、公开性和责任性,是对西方竞争性民主模式的反思和替代.  相似文献   

6.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多元社会的挑战,西方学术界逐渐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国内一些学者将西方的协商民主引入中国,视之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本文认为,协商不但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而且已经在实践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同时我国的协商与西方所谓的协商民主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但同时必须从国情出发,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民主合法性理论经历了古典民主主义、古典共和主义和代议制民主的发展,认为多数人的决定就是合法的.但在民主的漫长成长过程中.民主本身的一些缺点慢慢暴露出来:少数的影响、多数的暴政、代表的限制、少数的受侵犯.于是人们提出了民主的合法性的疑问.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提出了民主与专政的不可分割、民主的阶级性、民主的经济基础这三大观念,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民主的合法性的疑问.  相似文献   

8.
政绩合法性和民族主义合法性都不能有效解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在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中,西方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在于竞争性选举,中国政权合法性的基础在于协商。西方选举合法性立基于国家与社会分立、政府与精英对立之上,中国协商合法性立基于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精英合作之上。西方选举合法性主要通过选举形成的社会力量制约国家力量,中国传统协商合法性主要通过"天命"制约皇权,要求皇权爱民护民。协商合法性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协商思维方式,即不重视程式性选举,而重视实质性的解民生之困。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协商合法性传统,又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批判了其中的"天命"观念,摆脱了传统协商的居高临下姿态,建构了以群众路线、三三制、协商民主和统一战线为主要内容的协商合法性新形态,使协商成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执政的合法性之源。  相似文献   

9.
当前,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之一,已成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十八大对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寄予乐观的期待。中国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多级政治协商制度,探索出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等基层民主实践,这些为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经验。同时,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协商民主的协商场域正在不断拓宽。工资集体协商的广泛推行就是协商场域拓宽的一种表现,在这方面,福建泉州的工资集体协商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肇始于西方1980年代的协商民主理论不仅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样可延及至经济领域,一方面在企业的管理领域和分配领域引入协商机制,另一方面大力创新工会工作,不断提高协商质量,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这是协商民主在经济领域有益的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1.
张鼎良 《前沿》2011,(4):33-35
马克思的民主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它对无产阶级民主做了原则性论述。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仍然指导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全和发展。当前,探究马克思的民主理论,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2.
张睿丽 《理论月刊》2008,2(1):49-51
民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主要经历了四个大的发展阶段,理论内容逐渐成熟与完善,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探索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民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同许多政治现象一样,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探索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中,对民主有过深入的研究,多层次多侧面地论述过民主问题,对民主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则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民主的真义与政治排斥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主的定义很多,但是主要可以从理论基础、制度安排和实践保障3个方面加以界定。民主的理论依据是人性的不完善;民主的制度安排重在监督和规范权力拥有者的言行,防止权力的误用乃至滥用;民主从实践上严格保护少数,强调少数人的利益不能被所谓的“大众利益”或“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任意牺牲。近年来新出现的政治排斥理论说明,任意剥夺所谓“少数人”政治权利的做法是违反民主原则的。  相似文献   

15.
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认识党内民主,离不开对民主范式的基础研究。本文在对民主理论包括民主的两种形态、民主的运作方式、民主的价值判断、民主的实现途径等梳理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党内民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进而阐述了党内民主的科学内涵及特征,最后进一步明确了党内民主与集中统一的边界与范围。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以伟大的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 ,重新审视民主建设的重要性 ,赋予民主建设新的内涵 ,明确了中国民主发展的战略。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建设理论 ,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充分展示其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大师及精英民主理论和多元民主理论家们通过对古典民主理论的反思认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论只解决了由"谁"行使权力而没有解决行使权力的制约问题,民主要有效运行必须内在包含着权力制约的理论,而对权力的制约不仅仅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更重要的是对权力资源转化为法律层面的各种权利规定,以划定民主政府权力运行的边界,以权利制约权力.通过法律授权给各种社团组织,使其成为社会制衡力量,以社会制约权力,否则,民主要么是有名无实,要么就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专制,这些观点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傅强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11):39-42
凯·尼尔森对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正义原则进行了比较与批判,着重指出“差别原则”与“平等自由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并不能实现人们平等的自尊,同时也因为差别原则所导致的实质性不平等,而使自由成为“无用的自由”。尼尔森在批判中构建,提出了平等正义论的两原则,力图将平等贯彻始终,实现两个正义原则在平等维度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 ,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德拉·沃尔佩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深入探讨。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同和对立 ,而德拉·沃尔佩则强调了二者间的肯定———否定的关系 ,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恢复和更新。他认为共产主义应该得到继承现代民主制的遗产的资格和权利 ,主张社会主义民主应当吸收资本主义民主中的合理成份 ,并论证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德拉·沃尔佩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冲突 ,归结为民主和自由的冲突 ,并追溯到卢梭的民主精神和洛克、康德的自由主义精神的冲突 ;而他主张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卢梭的民主精神和洛克、康德的自由精神的合题 ,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民主和自由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