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辑非鲁迅时代的杂文。 《中国当代杂文二百家》,选的是从1949至2009年60年间的杂文,起始年份已距鲁迅先生逝世13年了。编选者匠心独运,在所选400余篇上乘之作中,以胡风的杂文《鲁迅还活着》开篇,接上了鲁迅的“地气”。  相似文献   

2.
潘磊 《前沿》2010,(18):18-20
1941年至1942年初由“文抗”作家倡导发起的延安杂文运动,承继鲁迅杂文的精神,“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揭示了延安新制度下仍然存在的陈旧的封建意识,体现出了这些杂文作者作为革命者的责任感与知识者的启蒙精神。但这些杂文一方面偏离了鲁迅杂文那种经由世相发露国人灵魂的企图与笔力,而局限于依赖个人经验的就事论事,另一方面偏离了其时延安的具体环境,而陷入一种过于理想化的、不够客观的责求。  相似文献   

3.
谈到杂文的功能,人们会自然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杂文在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鞭挞邪恶势力中的战斗作用。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鲁迅先生对杂文的另一方面功能的论述。他说:杂文“虽不同于鸿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不仅喜爱鲁迅的小说杂文,也喜爱鲁迅的诗歌。鲁迅诗作数量不多,但都堪称精品。他在旧体诗上的成就,显然是被他小说、杂文的成就掩盖住了。但毛泽东是不曾放过的。1938年版的《鲁迅全集》,在延安的毛泽东得到了一部。该集第七卷中收  相似文献   

5.
山石 《天津人大》2006,(4):44-44
近日,有机会瞻仰鲁迅先生的故居,实现了积久的夙愿.站在先生的故居前,自然想到先生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之贡献.在大学念书时,就酷爱先生的作品,特别是鲁迅杂文.我的毕业论文也与鲁迅杂文相关.  相似文献   

6.
鲁迅活着     
鲁迅逝去已经70年。70年来,“假如鲁迅活着”的话题讨论经久不衰。的确,鲁迅的个体已不复存在,但是我想,鲁迅的精神至今仍然活着。鲁迅的风格,体现为一个“精”字。他的小说少而精;他的杂文精炼、精彩、精辟;他的一些文章,扩展开来就是一部部几十万字的著作,例如“流氓的变迁”、“京派与海派”、“南人  相似文献   

7.
毕淑敏非常崇敬鲁迅,她的创作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弃医从文,致力于改变人的精神,以"生命"和"死亡"、"人性"与"心灵"为主题创作了大量散文。但毕淑敏的散文和鲁迅的散文风格明显不同:鲁迅的散文冷峻、毕淑敏的散文温暖;鲁迅的散文刚毅、毕淑敏的散文柔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鲁迅是开一代文风的散文大师。作为文学家,他以其散文的卓越成就而雄视文坛,他的小说都带着浓郁的散文格调。作为思想家,他以各种样式的散文作其表达和论辩的手段,学者和文豪在他身上是密切结合着的。作为革命战士,杂文是他最锐利的斗争武器,他是新的文体——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所有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构成鲁迅散文的多样而统一的艺术结构和完美而鲜明的审美特征。探讨鲁迅散文的艺术成就与审美内涵,认识其在我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无论对鲁迅本人的研究,或是对文学史的研究,都是很必要的,本文试图勾勒一个粗略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70多年前,一位神情冷峻刚毅的青年,怀着深沉的忧患与思索离开了家乡绍兴。后来,他用那支产自家乡的“金不换”毛笔,写下了许多风靡中国、惊世骇俗的小说与杂文。1921年底,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阿Q正传》在他笔下诞生,活画出一个像压在大石下的草一样已有4000年之久的  相似文献   

10.
良心几块钱一斤□牟丕志笔者的一位邻居靠坑蒙拐骗起家,成了大款,生活得很滋润。有人半真半假同他开玩笑:你这样不讲良心发财,于心何忍。他却回答得很干脆:“良心几块钱一斤”。记得在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中,有“公德几块钱一斤”一语,那是鲁迅讽谏一些人不讲社会公...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中,有几篇谈论或论及刘半农的,涉及其全人的,从而要算是重要的,是《忆刘半农君》和《趋时和复古》两篇。前一篇收在《且介亭杂文》,后一篇收在《花边文学》,而作期均在1934年8月,即刘半农先生病逝后不久。  相似文献   

12.
罗素舆中国固有文明李永辉1925年4月,鲁迅先生写了一篇题为《灯下漫笔》的杂文,他感叹说:“但是,赞颂中国国有文明的人们多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近70年后,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又多起来了,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这也难怪比起鲁迅那个时代来,现在的中...  相似文献   

13.
林秀琴 《前沿》2014,(9):179-181
以报刊为载体开展文学活动是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色,《晨报》副刊作为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报纸副刊之一,为现代杂文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努力,它刊载的杂文数量多、质量高,并率先进行杂文文体的理论探索,还倡导科学杂文,使现代杂文家族增添了风格独具的新成员,标志着中国现代“科普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已具雏形,其历史贡献值得铭记。  相似文献   

14.
不必奉人杰为偶像中国纺织大学副教授郭太风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社会文化,以犀利的笔锋剖析病态弊端,称为一代文豪,鲁迅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不必将人杰奉若偶像,似乎已是时代赋予人们的共识。而今做文章,整段整段抄录马恩列斯毛的语录已经不时兴了,抄摘鲁迅语录的风气...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中“看客”形象的文化底蕴廖超慧鲁迅说他的杂文创作是“砭锢弊常取类型”。①他的小说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以往大多数论者都将(呐喊)/仿惶)归纳为“主要描写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类型的人物”。其实,在鲁迅的这两部小说集中,不仅有专写“看客”的篇什,...  相似文献   

16.
申燕 《求索》2006,(12)
鲁迅与许地山所塑造的女性艺术形象,一个表现出的是冷峻的观察,一个表现出的是热情的关爱,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学中关于女性解放的有意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我和老伴自1972年开始重读《鲁迅全集》,决心用画笔把自己体察到感悟到的鲁迅和他的思想忠实地表现出来,转眼已过去二十五个年头了。在这既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中,当我们把鲁迅的著作从小说到杂文,从日记到书信,一字一句地琢磨过去,一幅又一幅地描绘出来的时候,反复交织在心头的,经常是这样一种感慨,而且越到后来越是强烈:鲁迅太伟大了!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真是一座发掘不尽的宝库,他那不断被社会实践所证实的远见卓识,真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我们深为中华民族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感到无比的欣慰。鲁迅太超前了!他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鲁迅与蒋介石这一文一武两位浙江老乡,都是对中国近现代史有非常大影响的人。但一直以来,研究和介绍他们两人之间关系的文章却很少见。许多人只知道鲁迅是如何以杂文作为匕首,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战斗的一面,而对于鲁迅和蒋介石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9.
一位住在河南伏牛山区深处的小学教师,其事迹被鲁迅写成碑文,其名字被毛泽东提及,其子则成为中国文坛著名的翻译家,他成就了一段中国文化的隽永佳话——在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编》中,有一篇《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此前,鲁迅还曾为曹靖华的父亲曹植甫写过一篇碑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据说这是鲁迅一生写下的唯一碑文。从1934年至1936年,鲁迅接连为河南卢氏的曹氏父子写下两篇锦绣文章,这是为何?料峭春寒二月天,笔者来到豫西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路沟口的曹氏父子故居。现今,曹植甫先生的孙子曹长龄一家就住在里边…  相似文献   

20.
杨曙明 《春秋》2010,(4):52-54
提起傅斯年,如今国人知道他的不是太多,但是.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这可是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不是文学家,却是与胡适齐名的国学大师。傅斯年也写过不少针砭时弊的杂文。相对而言,他比鲁迅的名气还大,比鲁迅的名望更高,如果单就学术而言.鲁迅更是难以与之相比。只不过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如今大陆的国人只知有鲁迅而鲜知有傅斯年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