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平故土情深曾邦才小平同志关心家乡建设的耿耿情怀永远铭记在家乡人民心中,激励着家乡人民继承他的遗志,把广安建设好。1904年8月22日(农历甲辰年7月12日),小平同志诞生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1918年下半年,离开广安,1920年自重庆去法国勤工俭...  相似文献   

2.
资料卡片     
伟人足迹邓小平生平大事年表(一) 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入协兴乡初级小学学习。 1915年,入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 1918年,入广安县立中学学习。 1919年秋,考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10月,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  相似文献   

3.
敬爱的小平同志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的耿耿情怀却永远铭记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家乡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把广安建设好。 1904年8月22日(农历甲辰年7月12日),小平同志诞生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1918年下半年,小平同志离开广安,1920年自重庆去法国勤工俭学,追求富民富国之路,这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旧居坐落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这是一所南方传统的三合院,清一色的农家瓦舍,共有16间房子。1904年8月22日(农历7月12),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诞生。读私塾、上小学、进中学,度过16个春秋之后,他于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并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从此,小平同志再没有回过老家。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早年曾留学法国、俄国,乃海内外皆知的经历.然而,邓小平还有一个颇具读书、写字、作文价值的启蒙学校——塾馆,却不闻于世.清代光绪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在四川广安州协兴场姚坪里(今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父亲邓绍昌按邓氏家谱字辈为长子邓小平取名邓先圣.1909年农历正月十五刚过,邓绍昌严肃地对不满5岁的邓小平说:贤娃儿,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今天送你去发蒙.从现在起就要发愤读书,好好听先生的训导.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武兼备。本文就他在“文”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才、文事、文道、文韬 ,作一个梳理 ,以飧读者。求学生活邓小平 5岁进私塾发蒙 ,6岁进入家乡协兴乡初级小学念书 ,1 1岁转学插班考入广安县高小。当时广安只有一个高小 ,他被分在 1 2班。学校里教的东西很少 ,自然科学的东西几乎没有。当时的国文课除了孔孟“经书”之外 ,还教授《古文观止》上的一些文章 ,有柳宗元的 ,有韩愈的。邓小平求学认真 ,在这里得到了较早的知识教育。1 91 8年邓小平 1 4岁时高小毕业 ,考入全县仅有的一所中学——广安县中学。邓小平不久就离开了广安中学。他…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旧居坐落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是一所南方传统的三合院.到邓小平旧居瞻仰的人们常在小平旧居横堂屋门前驻足,动情吟诵一副五百字长联.这副长联曾荣获全国老同志言志征联大赛一等奖第一名.作者是今年六十七岁的四川楹联学会会员刘利,长联于1994年初悬挂在邓小平旧居堂屋门楹左右,用四块云南红松木精雕细刻而成,红底白字,璀璨夺目,气势壮观.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年表     
从牌坊村到天安门 (1904-1949) 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入协兴乡初级小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位影响近百年历史的老人离我们而去了。养育他的乡土在饮泣,思念他的乡亲在痛哭…… 1997年2月19日,中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离开人间的消息刚一传出,爱戴他的中国人民无不悲痛万分,江河一片呜咽。养育了他的故土——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群众更是出奇地悲痛,那些翠竹掩映的农舍也在轻轻饮泣,伟人逝世的不幸消息给这里带来了难以言表的悲凉。 1904年8月22日,广安协兴场姚坪里(今牌坊村)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在这里生活了15年,后来他成了中  相似文献   

10.
1919年,邓小平在四川广安县立中学堂读书.可以说,这一年的经历对他告别家乡、走向法国有很大的影响.广安县立中学堂在县城西秀屏山下,原是清代广安举行科举考试的试棚,建于道光十年.清末兴学校,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建为县立中学堂.当时开设的课程有修身、国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化学、物理、体操等科;在广安的法国传教士也在这里执教.然而这些课程已不能完全吸引这位年轻人.他一面读书,一面开始从当时国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变中思索着,并开始摸索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对于不满15岁的邓小平来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当时的军阀混战局面,无疑对他的思想有很大触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5岁进私塾发蒙.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中学.1919年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从此接受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对自己的家乡四川这片美丽的沃土也十分热爱和关心.建国后,连同主政西南地区一起计算,他十次回四川,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四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与广安一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与广安一中尹世全,徐怀林奔腾不息的渠江水,流转到广安县浓洄镇变得宽阔而明净。岸边,依山傍水的那所美丽的学校,就是四川省重点中学广安一中。广安一中的前身是广安县立中学堂,邓小平曾在这里渡过了他的中学时光。广安一中建校以来,矢志不渝地坚持发扬“勤、...  相似文献   

13.
1978年2月2日,阔别故土58年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在成都会见广安故乡人。那年1月31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广安县委接省委电话:有中央首长来川视察,托买点土特产送至成都。县委常委们猜测,可能是小平莅蓉过春节,一时个个欢欣,都想去成都,又怕“擅离职守”挨批评。最后“一致决定”:买点广安的土产白市柚、锦橙和奎阁酒,派县委办公室主任邓欲治、干事黎仁海、驾驶员张家义送去。2月1日下午2点,三人驱车登程。抵达成都金牛宾馆,已是2月2日凌晨5点。  相似文献   

14.
梁衡 《新湘评论》2014,(16):38-38
这是作者在2004年邓小平百年诞辰时为新铸宝鼎写的一篇记,原题“广安真理宝鼎记”。10年后,纪念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我们重新拟题“人民儿子,永远小平”编发这篇记,以表达对小平同志的深切缅怀。  相似文献   

15.
1904年8月22日,即农历七月十二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他的出生,对于一个三代单传的家庭来说,自然是件非常喜庆的事。于是父亲邓绍昌按照邓氏家族谱系的字辈,给儿子取名邓先圣,后来又取学名邓希贤,希望他能够建功立业,超过先祖成为贤才、人圣。20多年后,他投身于革命事业,为适应秘密工作的需要,于1927年自己改名为邓小平。  相似文献   

16.
晓燕 《党史文苑》2004,(1):28-29
一百年前,也就是1904年的8月22日,一位日后对中国现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在中国西南内陆省份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降生,父亲给他取名为邓先圣,学名邓希贤。他,就是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因如此,邓小平上下求索,历经磨难而不停其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步伐。他的一生因此充满传奇色彩,他也因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史上与毛泽东齐名的一代伟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站了起来,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裕起来。 百年后的今天,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人民正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奋力前行。饮水思源。在2004年到来之际,我们选择了邓小平人生的12个侧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六期展示给读者,以此来纪念小平百年诞辰,表达我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自琢明珠更光华──广安县四九滩电站自建纪实王世春,尹世全如果把“金广安”喻为渠江中游的一个玉盘,那么四九滩电站就是玉盘中的一颗明玲。它位于广安城北,与下游天然游泳汤青龙嘴相互辉映。邓小平同志少年时代,常与同学在青龙嘴游泳。1988年6月15日晚10时...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08,(9)
"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出生地四川广安牌坊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共产党员李良国一直把小平同志的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带领乡亲发展红色旅游。在奥运圣火四川传递中,他是广安站第10棒火炬手。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22日,是小平同志的百年诞辰。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小平故居管理办公室略显陈旧的储物柜里,存放着99册写满了参观者留言的留言簿,而目前放在前厅供人们留言的,是第100本。并没有人刻意去规划这个数目,只是历年来不停地换着各式各样厚薄不一的留言簿,最后,在小平99岁时,人们发现居然恰好是99册。1984年,小平故居对游人开放时,只有一个工作人员,他把当时大队记工分的报表包上旧报纸,用粗棉线一针一线地订成了留言簿,这样的手工简装本一共有19册。后来,换成了从乡场供销社买回来的正式一点儿的硬皮抄,100多页,封面是蓝色和红色。1…  相似文献   

20.
正李克强2008年2月参观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当邱丽琴讲解至改革开放时,他精神振奋,尤其讲到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时,更是开怀大笑。"我认为老人家是有回乡想法的。1986年春节时,他在成都过年,在金牛宾馆接见了广安的地方官。那段时间正好广安有一个民警把手枪丢了,很危险。况且,那时从成都到广安,交通很不便,翻山越岭,可能一天时间都到不了。再说,老人家也很忙。"8月16日,邓小平故居讲解员邱丽琴对廉政瞭望记者说。广安作为小平故里声名远播。虽然邓小平年少离家,终生未返乡,但在他身后,广安邓家旧宅被重新修葺。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来观瞻伟人诞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