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2014,(11):52-53
2010年以来,通城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把陶瓷建材产业作为兴工强县的支柱性产业,全力打造“楚天瓷都”,推动全县工业崛起。目前,通城陶瓷产业园建成面积4平方公里,产品涉及建筑陶瓷、工艺陶瓷、高压电瓷等领域,2013年,通城陶瓷产业完成工业产值13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一、立足优势谋划“瓷都”一是得天时。近年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政报》2002,(5):31-32
“九五”期间,全区机电产品出口1.55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出口31.66亿美元下降6.63%,2000年出口2451万美元,占当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的2.32%,这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九五”比“八五”时期增长170%,2000年出口占当年出口总额42.26%的比重差距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  相似文献   

3.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4.
屯留县过去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200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只有1.9亿元,农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85%以上,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4:35.4:22.2,全县财政总收入4144万元。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召开的工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上海工业进入新一轮发展,由前几年的调整中发展,转向发展中调整。明确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第三产业要继续保持各占48%到50%左右,第一产业保持在2%左右。具体目标是,上海工业经济总量,到2000年,按不变价要达到7000亿元,其中:高科技产业产值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0%的比重、约1400亿元;支柱工业产值比重45%、约3150亿元;都市型工业和部分传统工业产值比重为35%、约2450亿元。以上三  相似文献   

6.
地处伊犁河谷中部的伊宁县,总人口37万,其中农村人口31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6%,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7.2亿元,占GDP总量的37.5%,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53.56元,在全疆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廖晓军 《江西政报》2006,(20):42-43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泰和县按照“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以及“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等战略思路,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步人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401.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054.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1%、21.9%;全县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11亿元,增长31.4%;实际利用外资1857万美元,同比增长92.6%;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5.3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085.4元,同比分别增长8.1%、11.49%。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十一五”发展宏伟蓝图,泰和县将牢牢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六大特色经济,努力培植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全县GDP达65.4亿元,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达5.059亿元,年均增长17%,基本实现“实力泰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国强 《江西政报》2006,(14):43-44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科技部指导下,我省科技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39.8%提高到4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2.55%。200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0家,实现总收入350亿元,是“九五”末的2.9倍;高新技术产业创出口交货值46.3亿元,年均增长42.6%。“十五”期间全省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761项,获经费资助3.4亿元.相当于“九百”的7.2倍。  相似文献   

9.
位于中越边境上的宁明县总人口38.46万人中就有33.23万农民,占总人口的86.32%。农业成了该县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全县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出路。1994年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党委和地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全面开展以整顿后进村为重点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很好成绩。1995年农业生产总值达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9%;1996年达6.1亿元,比上年增长6.3%;预计1997年可达6.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农…  相似文献   

10.
李力 《当代广西》2008,(21):40-41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亿元,增长18.5%;财政收入完成1.01亿元,增长22.3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3亿元,增长30.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5元,增长28.63%;农民人均纯收入2202元,增长25.18%。其中,特色经济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比重占70%以上,仅长寿食品工业园产值就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3%。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武穴市委、市政府把组织农民“造场”、“造厂”、“造城”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努力做到“兴一批产业转移一批人,吸引一批人造一片城”,把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与农村的工业化、城乡的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协调发展。199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5.45亿元,工业产值达38.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0%以上,城市化水平由1987年的14.1%提高到目前的28.4%,财政收入达9278万元,全市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达21万多人。武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全方位转移具有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野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突出抓住了四个环节,使乡镇企业呈现出决这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1996年元至9月底,全县完成乡江企业总产值44.9亿元,完成工业产值32.2亿元,实现利润3.6亿元,入库税金991.2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3.7%、93.8%、69.1%.其具体做法是:一、抓经济增长点.该县筛选出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优势主导行业、大户企业、商贸市场、工业小区6个经济增长点,重点培育,强力推进.1995年初,县…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8,(21):64-64
2007年,钟山县围绕“打造优质软环境,建设工业强县”阶段性工作目标,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突破口,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打造亿元企业,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58亿元,增长32.5%;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30.5%;  相似文献   

14.
张能秋 《人大论坛》2012,(10):14-15
8月中旬,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511”民营经济培育园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岑巩工业园区正式挂牌,在众多工业园区中脱颖而出,标志着该县工业发展向着更高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35.6%,工业增加值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15.8%,财政总收入完成15098万元,同比增长62.9%...  相似文献   

15.
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在解放前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桂系军阀的奴役和统治下,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11.4亿元,其中农业9.8亿元,占86%;工业1.6亿元,占14%。作为经济主体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70斤。1.6亿元的工业产值中手工业产值1.45亿元,占91%;现代工业2500万元,占9%。工业生产设备技术落后。人民生活艰辛,疫病流行,人口死亡率高,90%以上的农民是文盲。广西又是解放较晚的…  相似文献   

16.
杨峰 《江西政报》2007,(7):47-48
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全县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总人口34.1万人,是个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的典型山区县。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江泽民同志视察婺源以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县内保存完好的生态和古村落资源,依托“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自2001年以来,我县多项旅游指标连续几年都以35—40%的速度增长,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2006年全县接待游客由2000年的12.5万人次飚升到283万人次,综合收入达4.7亿元,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县GDP的41.4%,成为县域经济中最具强势拉动力的朝阳产业,回顾几年来婺源旅游的发展历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17.
李艺 《当代广西》2005,(13):59-59
贺州市八步区以资源培植财源,大力发展水电、石材、陶瓷、矿产等资源型工业,不断整合提升工业档次,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增强工业对财政的支撑力,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2亿元,同比增长38.6%,提供财税收入2526.5万元,占第一季度财政收入的50%。  相似文献   

18.
技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在抓乡镇企业发展中,注意突出重点,带动一般,收到了良好效果。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5%;乡镇工业产值达8.74亿元,比上年增长88%;乡镇企业入库税金达2565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04%;农民人平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520元,占当年农民人平纯收入的473/。今年元至3月,乡镇企业产值完成4.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3%。──抓一个工业示范区,带动8个工业小区建设。1990年以来,松木坪镇选定小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后在工业小区建成了年产值1.5亿元的昌鹤药厂、30万吨水…  相似文献   

19.
汤阴是一个内陆农业县,总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14年,全县GDP达到32.5亿元,同比增长13-4%:财政收入6650万元,同比增长17.7%;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26%;限额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完成2.7亿元,占全县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初步形成了面粉、肉鸡、饼干、木糖醇、挂面和小杂粮等食品加工群体,食品工业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2004年12月,汤阴被国家食品工业协会评定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成为河南省3个获此荣誉的县之一。汤阴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发展思路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宜州市循环农业模式探讨——以桑蚕甘蔗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宜州市桑蚕、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1.桑蚕产业发展水平。借助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发展战略,宜州市大力实施“优茧工程”和“桑蚕良性循环工程”,积极推进桑蚕产业化经营,全市桑蚕产业一年上一个台阶。据统计,从2000~2006年,宜州市桑园面积由3.51万亩发展到25.16万亩,鲜茧产量由0.38万吨提高到3.8万吨。2006年全市养蚕95万张,产值8.3亿元。全市鲜茧产量占广西鲜茧总产量的23%,占全国的5%左右;全市养蚕户达8.5万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