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加味肝豆汤联合二巯丙磺钠(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DMPS)驱铜治疗对湿热内蕴型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血脂和胆汁酸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湿热内蕴型W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加味肝豆汤联合DMPS驱铜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予DMPS驱铜治疗。每个疗程8 d,共4个疗程。各疗程中前6 d予以DMPS驱铜治疗,后2 d予以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滴注补钙。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湿热内蕴证积分并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C)、胆汁酸(bile acid,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γ 谷氨酰转移酶(γ glutamyl transferase,GGT)水平和24 h尿铜水平,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湿热内蕴证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 C、BA、ALT、AST和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HDL 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TC、LDL C、BA、ALT、AST、GGT水平降低程度和血清HDL C水平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与治疗前比较,第2、4个疗程末两组患者24 h尿铜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第4个疗程末治疗组24 h尿铜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肝豆汤联合DMPS驱铜治疗对湿热内蕴型WD疗效显著,且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清BA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月经期采用静脉滴注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共7 d;经后期采用清热利湿化瘀的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综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7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58、13、7例,总有效率为91.0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肠炎清Ⅰ号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8和IL-4影响。方法 将30例湿热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用肠炎清Ⅰ号加锡类散0.75 g,常规保留灌肠。对照组用锡类散0.75 g,保留灌肠。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奥沙拉秦3 g。临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电子结肠镜下黏膜病理变化、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 IL8)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DA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电子结肠镜显示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8水平的下降和IL-4水平的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肠炎清Ⅰ号合锡类散灌肠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8水平和升高IL-4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客观评价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对照组采用痔疾洗剂熏洗,每日2次,用药2周。观察术后第2、7、14天两组患者伤口疼痛、创缘水肿、伤口出血的改善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2 d和治疗7 d,治疗组疼痛、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疼痛、水肿和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瘀止痛方加味熏洗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的伤口疼痛及创缘水肿方面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疏肝法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口服加减柴胡疏肝散。干预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炎症指标、肝功能水平,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结石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 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AST、GGT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118,P=0.013)。结论 术后应用疏肝中药能够促进机体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肝功能及降低结石再生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组胺药物治疗,口服富马酸氯马斯汀口服液;治疗组同时采用双黄连粉针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3%硼酸洗液湿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1.43% vs 74.29%,P<0.05)。结论 双黄连粉针湿敷治疗急性湿疹,方法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初步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方法 36例患儿均接受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疗程为3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儿的主症(腹痛)积分和次症(面色少华、精神倦怠、乳食减少、食后痞胀、大便改变)积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患儿腹部淋巴结改变情况,并评价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儿治疗后腹痛积分和各次症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患儿腹部淋巴结缩小或消失33例(占91.7%)。按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治愈28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按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治愈3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2%。结论 加减七味白术散可缓解脾胃虚寒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腹痛等临床症状,可使肿大的淋巴结缩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对照组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片,疗程8周。每4周观察1次临床疗效,并按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GAG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观察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银翘散和三仁汤加减,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体温复常时间、病毒核酸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作为结局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10 d后病毒核酸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体温复常时间,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外敷消瘀接骨散)和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组30例。治疗2周后连续随访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小板(platelet,PLT)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 MG)、膝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ALP、PL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与治疗2周末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时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P<0.05)。治疗2周末和随访时,观察组患者WOMAC、VAS、Lequesne M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末,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秩边、气海、关元、肾俞、脾俞、三焦俞等穴位艾灸治疗,疗程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和检测膀胱残余尿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残余尿量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手足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外用自拟中药煎剂熏洗,西药组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种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西药组为61.5%,中药组为80.0%.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00),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连续校正χ2检验,P=0.026).结论:中药熏泡配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可显著提高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