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匮要略》治瘀血之方,活血化瘀药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佐以扶正,或峻药缓攻,或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刚柔并济。仲景活血化瘀诸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对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桂枝汤证上原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柯注: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症。 程批:“汗不出者便非桂枝症”,然南人体弱汗不出,亦不必用麻黄,只须用此汤亦能作汗,每用屡验,非虚语也。若汗不出而脉弱者则若何?曰:仍用桂枝,少加白芍,或去芍可也,以芍能敛汗。原文: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相似文献   

3.
余无言为民国初年著名“汇通派”医家,致力于研究、整理仲景学说,为上海研究仲景学说“三大家”之一。其善用大黄、石膏,治温热病善用清热与攻下二法,并能根据病证,灵活运用汗、和、温、补各法。  相似文献   

4.
玉屏风散儿科证治举隅朱宁生(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医院210015)关键词:玉屏风散;儿科疾病中图法分类号:R272玉屏风散方出自《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药组成,为益气固表止汗之剂。临床主要用于表虚自汗,表卫不固易感风邪之证。据笔者临床实践,玉...  相似文献   

5.
试谈汗法     
汗法,它是通过内服或外用方药,或其它治疗手段,使机体适当出汗,以收疏散外邪,解除表证的治法。本文拟就内服药物发汗作一阐述。 汗法的发展 汗法首见《内经》,如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由于外邪犯人一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而发汗则有开泄腠理、调和营卫、解表驱邪、调整阴阳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外邪的进一步传变。《内经》中所谓“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硝酸脂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结果:心绞痛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王会仍认为,肺系疾病的病位在肺脾肾,肺脾肾亏虚为本,滞、痰、瘀、热为标,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为诱因;强调从肺脾肾论治,主张以“急则标本兼治”“缓则治其本”为治疗原则,兼顾补气理气、清肺化痰、活血化瘀,重视调畅气机,擅长运用虫类药及膏方。  相似文献   

8.
《温疫论》郁热的形成与感染疫邪有关,误治可加重郁热。郁热可分卫分、气分、营分的无形郁热和燥屎、积滞、热瘀导致的有形郁热。卫分无形郁热可用柴胡清燥汤“发之”。气分无形郁热可从吐、下、汗解。营分无形郁热可治以养营阴、透热转气之法。营分燥屎热结者,治以承气汤;积滞郁结者,治以芍药汤加大黄;热瘀互结者,轻则治以调胃承气汤,重则治以大承气汤;热减瘀血不去者,继以桃仁承气汤;瘀去热仍在者,治以犀角地黄汤。阐明《温疫论》无形郁热和有形热结的病机和治疗方法,可丰富吴又可学术思想和温疫学说,促进疫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及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补肾疏脉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取得了初步效果,特就此作一探讨。一、病机:对于老年性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通常使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治之,但疗效每多欠佳,这是因为人届老年,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治疗膜样痛经22例陈梅林(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230011)关键词膜样痛经;活血化瘀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痛症,而膜样痛经则为痛经中的重症。痛剧者可致恶心呕吐,四肢发凉,甚至晕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育。笔者根据中医理论,用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 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head,ANFH)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该病属中医学“骨痹”、“骨蚀”、“骨痿”的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理想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很多优势,临床疗效较好。现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ANFH的情况综述如下。1中医药治疗1.1辨证分型袁浩[1]将其分为5型进行辨治。肾阴亏损,先天不足型:治以填阴补髓、强壮筋骨,佐以活血化瘀,药用六味地黄丸加川芎、丹参、牛膝、当归、龟板胶等。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活血、破积散瘀,药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痛甚者加三棱、莪术等。肾阳亏损,脉络瘀阻型:治…  相似文献   

12.
张子和不但擅长汗、吐、下三法,且善于用补。其补法的特点是:以祛邪为前提,以补不足为宗旨,攻补兼施,并重视寒补、食补,对虚损无邪之人才纯用补药.  相似文献   

13.
自全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视频会议召开以来,鄂州市以“学习先进树新风、治庸问责提效能、争创佳绩促跨越”为主线,以“苏柳英志愿服务”、“治庸问责”、党员“亮守作”等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的浓厚氛同。  相似文献   

14.
曹恩泽出身于新安医学世家,其对新安固本培元学说、脾胃学说、活血化瘀通络法、"燥湿为本"和"化湿攻下"学说进行继承与创新,创立了"清补法""清降法""化瘀通络法"等中医辨治肾病的独特疗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15.
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出发解读《福乐智慧》发现,喀喇汗王朝时期对女子在交往安全、信任安全、生命安全、尊严安全等方面具有严格的限制,《福乐智慧》中对女性的禁锢都是以男性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和旨归的,对女性各种“安全行为”的侵害实际上也是为了在伦理道德上满足喀喇汗王朝男人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汗证的阐述系统全面,其论治汗证时均以阴阳为本,并提出查脉证有火无火辨汗证阴阳。其指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尤应重视阴汗的存在;战汗之难出者为病态,为阴证,需培补元气助汗出病愈;头汗亦分阴阳两证,即邪热上壅之阳证和阳气内脱之阴证,应分辨阴阳论治;小儿汗证应识常与变,重视汗出过多之变及病情之变,而辨阴阳论治。张景岳对汗证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后世治疗汗证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今临床诊治汗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艾灸活血化瘀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寒凝、热毒、气虚、血虚”等4种血瘀证大鼠模型,分别观察灸治“肾俞”穴对其血液流变性、自由基代谢、免疫功能和微循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艾灸能改善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调节血管舒缩活动、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胸腺和抑制其细胞凋亡、调整体液及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的稳定,起到祛风散寒、解毒化瘀、培元扶正、行气活血的作用。结论:艾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省第六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提出"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以治贪顺民心"。抓作风即抓发展。用过硬作风出速度、出质量、出效益、出管理、出诚信。作风好没事干不成,作风不好一事无成。作风正,民心顺,海南兴。治庸提能力,治  相似文献   

19.
盗汗是指寐而汗出、寤则汗止的病证。历代医家多从阴虚论治,目前教材亦独论阴虚。但临床上盗汗并非全属阴虚,如仅仅从阴虚论治盗汗,则无异于以偏概全。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论述,盗汗总体上是以“营卫不和”为主。临床上通过滋阴、清热、和解少阳等治法,营卫可达到“和谐”的状态,则盗汗自止。  相似文献   

20.
"月事不来"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秦汉以降,又衍生出诸多称谓.至明代,其命名趋于统一,谓"经闭".唐宋金元时期,历代医籍对闭经之认识日益完善.明清时期,形成了完备的闭经辨治理论体系.闭经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脾失运化、肾水不足、肝伤失藏、痰湿壅滞、寒凝血瘀;治法以祛痰除湿、活血化瘀、调补脾胃、补肾益精、疏肝调气、养血调经、针灸及纳药疗法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