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采用压痛仪测定患者主诉最为疼痛部位的数值,采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测仪及其配套电脑软件采集并分析治疗前后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的值,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减少,压痛数值、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腓骨长短肌iEMG值和MF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减少或增加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陈旧性踝扭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踝周肌肉募集程度,降低踝周肌群疲劳度,改善踝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法组给予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压痛阈值、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评分(Constant Murley score,CMS)、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图(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值。结果 手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手法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压痛阈值、CMS、肩关节ROM、iEMG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手法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可缓解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名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联合运动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手持式压痛仪检测患者颈部疼痛部位压痛阈值,关节角度尺测量颈椎关节活动度,采集颈部肌肉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计算颈椎前屈、后伸、侧屈的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采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功能改善程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减轻,颈椎活动度增加,颈部肌肉CCR下降,NDI降低(P<0.05);治疗组疼痛、颈椎关节活动度、颈部肌肉CCR、ND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颈部肌肉协调性,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其疗效优于牵引疗法结合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及对比以膏摩法和“消痛贴膏外敷加主动功能锻炼”两种治疗手段治疗踝关节扭伤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方法 将93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膏摩疗法)和对照组(消痛贴膏外敷和主动功能锻炼),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踝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膏摩法和“消痛贴膏外敷加主动功能锻炼”对踝关节扭伤后疼痛均具有一定疗效,膏摩组疗效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接骨续筋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接骨续筋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侧肿胀情况,治疗4、8周后骨折愈合X线评分,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采用Garland-Werley评分对腕关节的活动功能进行评价;治疗90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及患侧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患侧肿胀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均较治疗4周后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Garland-Werley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90 d后,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基础上服用接骨续筋汤可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骨折后疼痛、肿胀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对步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KOA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刀组32例,行“矫筋正骨法”针刀治疗;对照组33例,行常规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步态分析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显著降低(P<0.05),HSS评分中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针刀组屈曲畸形评分也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针刀组和对照组步频、步速、步长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刀组治疗后VAS显著降低(P<0.05),HSS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步频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针刀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矫筋正骨法”针刀可以显著减轻KOA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活动度以及步频同步得到改善,体现了KOA治疗中“筋骨并重、标本兼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配合活血利水汤内服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观察组术后予以活血利水汤中药内服,对照组术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两组均连续服用14 d,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Lequesne MG评分、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ysholm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关节活动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Lysholm评分、JOA评分、Lequesne MG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WOMAC评分、VAS评分、Lysholm评分、JOA评分、Lequesne MG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后2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月板成形术是治疗退行性半月板损伤的有效方法,活血利水汤可改善术后膝关节肿痛,促进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LDH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观察患者下肢活动度,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疗法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缓解LDH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肩关节功能Melle评分量表及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Melle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优于关节腔注射联合运动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桂枝汤类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早期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最终治疗组完成56例,对照组完成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叶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风寒湿痹以及风湿热痹两种不同证型,分别采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两组均治疗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痛数、晨僵时间、VAS评分、DAS28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ESR、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中医证候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汤类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RA的效果优于单用常规西药甲氨蝶呤的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早期RA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RA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巴布剂外敷结合弹性绷带固定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于踝关节外伤后48 h内采用冷疗及弹性绷带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采用自制巴布剂外敷踝关节肿胀处。治疗后第2、4、8周分别观察两组Karlsson评分,治疗后第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周、第4周,观察组Karlsson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踝活动功能Karlsso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弹性绷带固定联合自制巴布剂外敷能够更快、更好地恢复急性外踝扭伤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提高Neer量表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和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灸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法作用机制,形成手法治疗KOA规范化诊疗评估方案。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40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被剔除1例和2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对照组采用自我按摩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2周后,以膝关节区域温度、督脉温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为指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OMAC的疼痛、僵硬、生活功能评分和总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前后WOMAC总分和僵硬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区域温度显著降低(P<0.05),督脉区域温度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区域温度降低值和督脉区域温度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于WOMAC总分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手法治疗可减轻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症状,改善日常生活功能,疗效优于自我按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