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笔者根据近5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非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从某种意义讲,属于部分自限性疾病.Wiesel通过CT研究发现,正常人腰椎间盘突出可高达30%而无症状,特别是L5S1椎间盘中央型突出.近几年来,由于CT、MRI的应用,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者屡见不鲜,有的突出物甚大,有的与神经根接触密切,而病人却未见有根性痛的表现.这些事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正骨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对比法将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针灸正骨法和正骨法配合静脉滴注甘露醇,地塞米松疗法相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结论:针灸正骨法是治疗急性期LIDP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8例):接受运动训练,牵引,直流电药物导入,超短波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接受牵引,直流电药物导入,超短波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相近,具有可比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近期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运动训练加物理疗法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Mixter和Barr于1934年首次提出,并认为其是产生“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传统的外科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易造成术后腰椎不稳,或因术后粘连及瘢痕等而造成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缺点[1]。微创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等特点[2]。因此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为人们所关注。笔者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化学溶核术化学溶核术是应用现代医学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第一项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圆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圆利针针刺腰肌拮抗肌群(竖脊肌和腰大肌)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刺疗法,穴位选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量表评定腰椎功能,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因素内(时点)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572.19,P<0.01),治疗前、第1个疗程结束时、第2个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因素间(组别)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2.317,P=0.133)。第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37);第2个疗程结束时,两组临床疗效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结论 圆利针疗法的短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长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相当。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高,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均不理想[1].笔者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北京中天普公司研制的3DZJY-A型智能三维正脊仪牵引配合针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满意,现将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10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丁锷教授是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和安徽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国医骨伤名师"称号.笔者有幸作为全国第4批中医师承人员跟随丁老学习中医中药治疗骨伤科复杂和疑难疾病,现将丁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芒针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芒针、牵引和手法综合治疗)37例,对照组(甘露醇 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芬必得口服)3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芒针为主综合疗法能显著减轻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总结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为其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31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27例经过反复的保守治疗,疗效优0例,良1例,可2例,差24例;24例疗效差者及另外4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疗效优14例,良11例,可1例,差2例。结论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癀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 16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以新癀片为治疗组 ,芬必得为对照组 ,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迅速缓解腰腿痛症状 ,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以椎间孔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P2〗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醋氯芬酸肠溶片口服以及艾灸、低频脉冲电和红外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椎间孔针治疗,共治疗14 d。观察两组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腰腿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椎间孔针治疗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桃红四物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 靶基因- 疾病”预测模型,探究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方法 〖JP3〗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收集桃红四物汤中有效的化学成分及靶点信息,运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实现基因靶点名称规范化;从GeneCards、疗效靶点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DRUGBANK数据库中查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靶点。构建“成分- 靶点- 疾病”网络,并对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排名前20个靶点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中信号通路。结果 筛选出69个桃红四物汤的有效化学成分,235个潜在基因靶点,其中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共同的基因靶点有82个。PPI网络分析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JU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1,AKT1)是桃红四物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基因本体论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涉及对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细胞对生物刺激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对脂多糖、细菌来源分子的调节;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AGE)- AGE受体(receptor for AGE,RAGE)通路、TNF通路的差异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结论 桃红四物汤可能是通过抗炎、提高免疫、调控激素、延缓细胞凋亡等作用多靶点、多通路调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温通针法与平补平泻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160例LDH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治疗组应用温通针法,对照组应用平补平泻针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eliorat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 JOA)下腰痛评分法、简化McGill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治疗15 d后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5 d后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M- JOA评分,简化McGill量表的PRI、VAS和PPI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简化McGill量表的VAS和PPI因子评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15 d后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温通针法对LDH的远期疗效优于平补平泻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补中益气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LIF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周末、1个月末、3个月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下肢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量表评价腰椎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末、1个月末和3个月末,两组VAS评分和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各观察点VAS评分和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TLIF治疗相比,腰椎后路TLIF联合补中益气汤能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48例LDH患者均接受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检测其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latency,DL)。结果 经过3次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后,48例患者临床治愈2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8%。与治疗前比较,LDH患者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MNCV显著增快(P<0.05),DL显著缩短(P<0.05)。结论 腰突穴臭氧注射能够有效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LDH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观察患者下肢活动度,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疗法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缓解LDH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 1(interleukin- 1, IL- 1)和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 IL- 6)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的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刀组,每组10只。采用非压迫性髓核突出模型,用热痛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模型复制前后缩爪潜伏期;模型复制后第8天,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 1、IL- 6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缩爪潜伏期差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缩爪潜伏期差值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 1、IL- 6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IL- 1、IL- 6含量明显减少(P<0.01)。针刀组大鼠神经根的髓鞘、轴突和雪旺细胞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针刀疗法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的机制与其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 1和IL- 6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火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能显著提高下肢麻木的治愈率和显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