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新安医家辨治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其中的方药及其相关属性进行统计,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主要用药类型为补虚药和理气药;常用药物为茯苓、半夏;常用药对包括茯苓配半夏、茯苓配陈皮、川楝子配延胡索、半夏配陈皮等。结论 针对“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的发病规律,新安医家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祛湿化痰为主要治则,善用茯苓、半夏、陈皮等药。  相似文献   

2.
益火补土理论主要包括君火论、补心生脾论、命门火论、两火论、脾胃火论等。君火论指温心阳助脾阳的治法;补心生脾论是根据心脾两脏生理病理关系,补心养脾;命门火论是着眼肾阳、脾阳联系,温肾阳壮脾阳的治法;两火论则是根据“脾胃分治”原则,以肾阳、心阳分补脾胃之阳的治法;脾胃火论即直接补脾胃之阳以恢复脾胃功能的治法;另有从用药角度诠释益火补土理论,即根据“脾得阳始运”用温热药补脾阳,或根据“泻心火、实脾土”采用甘温佐以苦酸的用药之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孙文垣医案》中痞满、泄泻、黄疸及带下案之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加以分析,发现孙氏运用健脾化湿法独具特色,将汪机“参芪用法”与薛己“温补下元法”有机结合,温阳药与补气药同用,共奏温阳益气、健脾化湿之功;同时还强调慎用苦寒,防其攻伐脾胃,损伤机体阳气。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治脾胃,多重脾阳而忽脾阴,新安医家吴澄较系统地阐述了理脾阴之说。徐经世根据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结合前贤“理脾阳”“养胃阴”的思想,提出“补不峻补,温燥适度;益脾重理气,养脾用甘平”的理脾阴观点,弥补李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备,与叶桂“养胃阴”之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于庆生在胃癌术中以及术后分阶段通过不同的给药方式应用中药提高治疗效果.在胃癌术中,予以丹参联合5-氟尿嘧啶,加温至43℃行腹腔温热化学治疗.胃癌术后早期,选经验方芪黄煎剂经胃肠营养管滴入,加速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期间,予补气养血、健脾和胃、补益脾肾等法;康复期以扶正固本、调和脾胃、祛除余毒;复发时治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晚期益气养阴、扶正补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脾胃失调,骨痹由生,现代医学也发现肠道健康与炎症性关节病密切相关。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受损通过免疫、代谢等途径影响着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提示关节炎的诊疗过程中尤应注重肠道功能的调理。这与中医学的“从脾治痹”的概念十分相似。“从脾治痹”是近现代中医治疗关节炎的重要思路之一。脾胃亏虚,一方面影响营卫气血生成,风寒湿热易于内侵,骨肉关节失充失撑;另一方面影响气血津液运行,水湿痰瘀继之内生。脾胃功能异常贯穿痹证发病的始终。临床运用健脾利湿类方剂及循脾胃二经选穴针灸治疗痹证均有较好疗效,还可维护肠黏膜屏障、调整肠道菌群,为“从脾治痹”提供了现代医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议调理脾胃法翟大泗,陶成兰(滁州市中医院239000)关键词调理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是造成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辨证施治上,“调理脾胃”是一个重要的法则。1调理脾胃应重在升降脾主升属阴,胃主降属阳,共居中焦,乃人体升降的枢纽,...  相似文献   

8.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的基本病机为“热、积、虚”。治疗需采用“清、消、补、养”动态序贯疗法。疗程早期以清消之法清热消积通下;疗程中期以补法健脾养阴;疗程后期则以养法调理体质。以中医序贯辨治方案治疗小儿便秘,既可使大便得以通下又可顾护脾胃,同时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9.
以<景岳全书>中所载治胃脘痛的131首方剂为依据,通过频数表对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张景岳认为胃脘痛与肝、脾、胃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以温补为主,辅以理气和胃之法,药味多为辛甘入肝胆、脾胃经的药物,阴阳并调,补泻兼施.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虽以六经分证,但其病机变化主要落实在有关脏腑,对五脏各有不同治法。其治肝法包括疏肝理脾、温肝散寒、养肝通络、柔肝缓急、凉肝解毒、制肝安胃等法,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 一、疏肝理脾法:以四逆散为代表方,主治肝郁气滞导致肝脾不和、腹痛泄利或四肢逆冷者。四逆散的创制使后人认识到肝病易影响脾胃之一斑。自丹溪倡“六郁”后,更视肝气郁滞为肝病现律之一,以疏肝为主的治郁法应用尤广。诸如《局方》逍遥散、《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11.
跷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叶天士擅长采用奇经辨证方法治疗各种内科病,在治疗“卫气夜不入阴,阳跷脉盛”型不寐时提倡以“半夏秫米汤”为基础方加减。若病机包括“厥气客于胃”,则治以加减温胆汤类方;若病机包括“阳伤痰阻气道”,则治以加减外台茯苓饮。  相似文献   

12.
胃脘痛为常见病之一,痛因甚多,唯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王肃明老中医在临床上常将胃脘痛分为脾胃内伤、肝病及胃两大类,遣方施药颇有效验,现介绍如下: 一、脾胃内伤:多由饮食伤胃,劳倦伤脾所致。常因体质禀赋不同,或从阴化为脾胃虚寒、寒饮留中,或从阳化为阴虚胃热、湿热内郁。  相似文献   

13.
拜读贵刊1982年第1期所载“‘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辨析”一文,颇受启发。我们同王锡安同志一样,对历代医家注释都感觉不甚满意。我们认为,正确理解这段经文的关键,是首先弄清“阳病”、“阴病”的概念。“辨析”一文虽然从多方面对经文作了探讨,但对“阳病”,“阴病”的概念仍含糊不清,如文中说;“阳盛固属阳病,阳虚也应是阳病……阳病既可以治阴也可以治阳”等等,给人的印象是模棱两可。为此,我们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为商榷。  相似文献   

14.
《素问*咳论》说:“五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历代医家多崇之,然诸家立论太繁,难得其要领。自明代张景岳以外感、内伤立论起,则纲目分明。然而,诸家率以辛温治外感咳嗽,误人多矣。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对温病咳嗽的辨治独出心裁,纵辨三焦,横辨燥湿,确能补前人之未逮,启后人之思路。 笔者兹以《温病条辨》[1](简称《条辨》)、《吴鞠通医案》[2](简称《医案》)医论医案为依据,对其温病咳嗽辨治经纬观探析如下。 1 辨治经纬观内涵 1.1 纵辨三焦《条辨》上焦篇论及咳嗽计9条(第3、4、6、28、29、52、55、56条及“补秋燥论”之第2条);中焦篇论及咳嗽计3条(第17、23、67条),下焦篇论及咳嗽计7条(第31、35、41、47、48、70、78条),可见在温病的上、中、下三焦三个不同病理阶段皆可出现咳嗽。咳嗽是温病的症状之一,而处于不同病理阶段的咳嗽必然带有其所处阶段的病理特点,因此纵辨三焦是温病咳嗽辨治的关键。 1.1.1 上焦咳嗽,其治在肺:吴氏认为:“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当然,此等温病未必皆咳,而“咳者,加杏仁利肺气”[1]则已。可见吴氏治上焦咳嗽,力主辛凉,确补前人之未备。向来诸家以辛温统治伤寒温病咳嗽,不知寒为阴邪,太阳为腑属阳,阴邪伤人之阳,自当辛温;而温为阳邪,太阴为脏属阴,阳邪伤人之阴,则当辛凉,诚有以也。虽然辛凉宣上之法已定,但病有轻重,咳有微甚,不可不辨。如“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1]。此较银翘散病轻而咳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筛选的古代91本医籍中的 1 040 条情志病证医案为研究对象,采用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建立情志病证医案数据库,规范录入数据,运用频数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古代情志病证治疗常用药物为健脾、安神、清热化痰、养阴、行气解郁类药物;其中,化痰、健脾、安神药物常被联合使用;调肝是中医情志病证的重要治法.结论:古代中医治疗情志病证的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历代经典名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叶天士(1666~1745)在祖国医学史上不仅以温病学家著称,而且对内科杂病亦颇有建树。对于疸病的治疗足可开人心窦,以为后学津梁。现就《临证指南医案·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剪录数案,归纳成八法,试析之。 一、宣腑湿热法 疸有阳黄阴黄之异,病位有在脏在腑之分,虽病因皆以湿得之,但湿之转化具有双向性,一从火化为阳黄治在胃,一从寒水为阴黄治在脾,治脏治腑二者不容混淆。临床所见阳黄者多,治腑的方法也较纷繁,医者常用攻下,或者执一清利,每致阴阳两伤而变生他证。叶氏深明其理,提出:“当宣腑湿热,但不宜下”,如:  相似文献   

17.
唐氏治血四法,止血以调气为主,侧重泻实降逆,不废补虚升陷;消瘀分别部居,强调“瘀血去则新血已生,新血生而瘀血自去”;宁血首当宁气,着意澄本清源,调和脏腑气机;补虚(血)以补脾为主,补肝为要,补肺为先。  相似文献   

18.
唐容川《血证论》,为自古绝少的血证专书,流传既广,影响亦大,拙文拟就书中辨治思想略作评述,敬祈指正。 论气血水火 曲尽周详 唐氏从“气著于物,复还于水”之征,详述水能化气之理,认为水火是化生气血之源。气生于水,即能化水;水能化气,亦能病气。气与水,血与火同属一家。“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  相似文献   

19.
甘温除热法是重要的中医治法,是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即运用性味甘温的方药治疗脾胃阳虚、水火气机升降失调或气虚、阳虚等所致的阳损及阴,出现发热表现的一种治疗方法。甘温除热法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甘温除热法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治疗提供了广阔思路,在此基础之上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益中气除余热法、健脾清肝治疗脾虚肝郁之热证法等,使发热的病机理论更趋完善与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胃动力障碍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及胃壁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细胞分布;探讨健脾活血法中药“脾胃康”治疗糖尿病大鼠胃动力障碍作用机制。方法:同步记录对照组、中药组、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模型组清洁级雄性SD大鼠胃窦部的胃电活动,并应用NDP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糖尿病组大鼠与对照组和中药组大鼠相比,胃电慢波频率及振幅明显下降;胃电节律失常;慢波频率变异系数(CV)及异常节律指数(ARI)显增加;胃肌间神经丛的氮能神经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脾胃康可通过降低糖尿病组大鼠氮能神经的含量,使糖尿病大鼠胃电失常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