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安医学起始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在新安地区一郡六邑之地(歙、休、祁、黟、婺、绩)名医之众,著作之多,实为全国罕见。本文仅就新安医学医案之梗概简而述之。 一、新安医案的发展及形式 1. 医籍中的散见医案:南宋新安歙人张杲《医说》10卷,博采宋以前多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及古代医书、医案而成。这是新安医学有医案记载的最早医书。  相似文献   

2.
新安医家孙一奎为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其倡导命门动气说,重视元气;受道家思想影响,重视养生,主张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受师祖汪机影响,重视脾肾,固本培元,先后天并重。孙一奎的养生学术思想至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新安医学的传承、研究和开发,逐渐形成“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方剂学教学应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以及新安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等融入其中。具体方法为总论概述新安医家对方剂学理论的贡献,各论突出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和制方特点,联系新安医家有关论述和用药经验剖析药物。  相似文献   

4.
安徽徽州地区,古称新安郡,历代医家辈出,医籍充栋,其医家之多,典籍之丰,堪为东南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安医学。在我国的医学发展史上,其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明珠。 安徽皖南医学院李济仁教授主编《新安名医考》已于1990年7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收集新安医家668人,书名463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新安医家家族链涌现了大量的新安医家,促进了新安医学专科特色形成,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理论与临床。认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新安医家家族链形成的特殊原因主要是与新安的宗法制和文化发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新安医学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促进作用。新安地区自1641~1862年,200年间有记载的温疫流行即达7次之多,为此该地医家不得不深入研究、探讨温病学。在现知的数百名新安医家中,其中值得提出的有: 一、畅发朱丹溪之旨的方广 方广,字约之,明代休宁人。方广之母,曾先患内伤脾胃,继又遍身发赤斑。当时正值天疱疮流行,医家不辨,误以疫症治疗而致死。方广愤而习医。他学崇丹溪,认为“得医道之全者,丹溪一人;发丹溪之蕴  相似文献   

7.
汪机(1463~1539)字省之,号石山,明代安徽祁门人,是新安医学流派的先驱者,明史列其为当世四大医家之一。 在汪机的医学思想中,易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医人物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他介绍是:“幼业儒,后随文习医,研读诸家医书,参以《周易》及儒家性理奥论,治医屡效”。汪机幼习举子业,对于《周易》及程朱之学颇有研究,汪氏习医,远溯《内经》、《难经》,近法丹溪,东垣诸家。因《内经》的成书便依据了易理,朱丹溪亦是先习易后学医,医易兼通,所以易学原理对汪氏学术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后汪机更是行医不忘研易,研易以究医理,终于集诸家之长,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安医学流派——培元派。 培元派是建立在营卫一气论的基础上,以擅用参芪为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乐陶先生所著<新安医籍考>(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收录新安医籍850余种,洋洋大观,实为研究新安医学之利器.笔者读书之暇,补遗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安古医籍承载着新安医学千百年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既是新安医学传承的载体,又是其理论的不竭源泉和实践的有力指导。随着新安医籍文献的整理工作从传统文献研究转向深层次挖掘,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新安古医籍进行加工处理,建设新安古医籍数据库,进而揭示和利用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和学术价值日益重要。从数据库特色、结构与流程、数字化障碍及对策分析等方面对新安古医籍数据库的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汪启贤是清初新安医家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弟启圣及门生等所撰注的《济世全书》,内容涉及基础理论、临床各科以及养生等方面。其养生思想尚易简,并以内丹炼养结合服饵药物为特色,是宋明以来传统医学养生学的集大成者,颇有承前启后之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新安医学促进古今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方法:以〈新安医籍考〉收载的新安医家医著为依据,分析新安医学促进古今中医教育发展的影响因子及其特征.结果:新安医学促进古代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表现在"医德"、"医链"、"著书"、"刻书"4个方面;促进现代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表现,在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教材建设中,大量收载了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结论:新安医学对古今中医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安妇科学术成就评析黄孝周(歙县中医院245200)关键词新安医学,妇科,学术成就新安妇科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料可远溯于张果《医说》一书,其专设以“妇人”篇,收有妇科证治等凡31节。明清之际,专著较多,如徐春甫《妇科心镜》、吴谦《医宗金鉴...  相似文献   

13.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著名医家与医著甚多,且各具特色。广泛深入地研究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系统而全面地整理新安医家的医学著作,对继承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刊从今年起,开辟“新安医学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新安医学的兴盛与当时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等诸多因素有关。“新安”从南北朝至清末共有医家745人,共撰刻汇纂医籍615种。新安医学的特点为:重视对经典著作的注释、阐发,注重普及医学知识,专科多为世袭代传,学术上既有继承,亦善创新。“新字医学”系笼统地指新安地区历代所出现的医家、医籍,不宜称“新安医学派”。  相似文献   

15.
《丹台玉案》是新安医著中一部精到而独特的综合性医著。该书不但对内外妇儿各科皆有详论,而且对养生也独有见地,在首篇之末列有养生专目,条分缕析,详加论述。强调神志的摄养,重视修身养性对调摄身体的积极作用,重视疾病的未病先防,又善于在实践之中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新安名医考》“王国瑞”条考辨杜勇(安徽省庐江县乐桥医院231581)关键词:《新安名医考》;王国瑞;王开李济仁先生主编《新安名医考》一书收自晋以降新安名医600余人,考证详实,实为研究新安医学之力著。笔者在参阅该书时,发现书中“王国瑞”条有关内容有...  相似文献   

17.
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新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将文献研究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结合,应用关联规则、决策树方法、CBR技术等,对新安医家的临床经验进行分析,为继承和发扬新安医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儒医”一词始于宋,见洪迈《夷坚甲志》:“有蕲人谢与权世为儒医”,一般是指儒生而从医的人。有医儒并行,有弃儒从医。这些文化素质较高的读书人进入医界无疑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具体涉及到新安医学的发展是否与儒医有一定的关系,笔者试作一初探。 一、新安儒医的类型 1.旁通医学 新安儒家旁通医学多为名贤硕儒。他们兼通医理,并著有医书。有的仅晓医理,不曾医务,有的则利用闲瑕之余,兼行医业。通晓医理而无医迹的如俞正燮“自纬度,舆图、经疑、史证以及道焚奥(臣责)、方言、志乘之同异,皆兼综条贯,发前人未发之覆,远绍旁搜,搏观其会通。”(《黟  相似文献   

19.
徐春甫(1520~1596),字汝元,号东皋(又号思敏、思鹤),皖南新安著名医家。授太医院官,曾于嘉靖35年(1556)完成我国十大医学丛书之一《古今医统大全》。现据该书中《老老余编》、《养生余录》两篇所及,浅析徐氏对老年医学方面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安医学是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成就主要表现为:医家辈出,医著宏富;学术创新,影响深远;名医世家,经久不衰;学术交流,引领时尚;海外传播,广受关注;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继承与创新、学派纷呈与和谐融通、家族传承与学术传承、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地理新安"与"医学新安"、中医科学与微学文化这6个"有机统一与结合"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