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医辨证为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的患者36例,采用温针灸配合耳针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温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及肥胖指标的变化,并观察综合疗效。结果 温针灸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压、体质量、肥胖度、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1),总有效率为91.7%,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显著提高。结论 温针灸疗法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肥胖患者具有降压和减肥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温针灸、谢氏点穴及其联合治疗对肥胖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膝骨关节炎,检测温针灸、谢氏点穴以及温针灸+谢氏点穴治疗后肥胖大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otal 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相似文献   

3.
《针灸聚英·四总穴歌》记载“头项寻列缺”,指出列缺与头项部疾病密切相关。古代文献从经脉循行、脏腑别通理论、气机升降及列缺主治角度阐明列缺与头项部疾病的关系。临床研究表明,列缺治疗颈椎病、头痛、落枕具有特异性。现代实验研究表明,列缺的解剖结构使得针刺该穴能加快血流速度,释放神经递质以镇痛,同时构成的“肌筋膜通路”有利于放松肌肉。此外,针刺列缺可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穴位温度具有特异性。列缺治疗颈椎病的中枢机制可能是针刺给予大脑皮质刺激反应,激活小脑和枕叶多个脑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肥胖病为当今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为其常见并发症,严重地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笔者随刘志诚研究员从事针刺减肥临床多年,采用针刺配合耳穴压籽治疗肥胖病100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减肥专家门诊及我院针灸减肥专科门诊,经临床检查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病者。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临床肥胖病学》[1],以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20%为肥胖,20%~30%为轻度肥胖,31%~5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分型标准:胃肠实热型:形体肥胖,多食易饥,口舌干燥,怕热多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或滑;脾虚湿阻型:肥胖,纳少乏力,肢体困重,腹胀 药所能治乎[2]?此论对如何正确运用逍遥散,全面诊治肝郁很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7例患分胃肠实热(34例),脾虚湿阻(13例)、肝郁气滞(12例)、肾气不足(8例)4型,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的变化。结果:针灸在调整患糖脂代谢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肥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肥胖T2DM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辨证选穴,比较针灸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S)、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体质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Homa-IR显著降低,ISI显著增加,总有效率为71%;体质量、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也显著降低.结论:针灸对2型糖尿病早中期具有较显著的降糖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肥胖T2DM患者具有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汪机提出“灸治疮疡”“治病无定穴”理论;吴崑将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按照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别取五输穴,且补注《金针赋》;郑梅涧提出“开风路针”“破皮针”“气针”之三针说,编写针灸歌赋;徐春甫倡导针药并用,尤其推崇灸法;王国瑞提出“穴法相应三十七穴”,首创“透穴针刺”法。新安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对丰富针灸学术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初,朱元璋废除了行逾千年的宰相制度。但是历史传统催生了一个“虚拟行政中枢”,再由于皇帝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内阁应运而生并自设立伊始即企图转变为“现实行政中枢”,即宰相化。内阁宰相化是弥补由于废相而带来的统治中枢体制缺陷而作出的必要调整。  相似文献   

9.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JP2〗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门诊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肩三针(肩前、肩髃、肩髎)恢刺法并配合牵张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推拿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提高Neer量表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和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肩三针”恢刺法配合牵张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灸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1.
药物流产不全可归属中医学“胎堕不全”范畴。李伟莉治疗药物流产不全,主张“预防优于治疗”,提出药物流产不全的关键病因为“虚”“瘀”,注重术前干预与术后调治,认为药物流产后1周是防治流产不全的“黄金期”。李伟莉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新性提出“治瘀三法”,从止血、逐瘀、生新3个阶段分期防治药物流产不全,自拟验方,灵活化裁,可配合针灸辅助疗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仝传良 《工会论坛》2010,16(4):103-104
办公室作为企业的“中枢”和“窗口”,职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工作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工作作风、自身形象,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急性腹泻,中医称为“泄泻”,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自2005年1月到3月应用香连片治疗急性腹泻病71例,其中联合针灸治疗31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铜仁地区位于黔湘渝三省市的结合部,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部边陲的中枢和纽带,为大西南的东出口。具有承东启西、东连西进的区位优势.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自古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腧穴敏化状态说”是在临床研究、文献挖掘、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腧穴本质的学术观点。该学说认为,腧穴的本质属性具有功能状态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而不仅仅是固定部位之别。“腧穴敏化”新概念是揭示腧穴效应特异性的突破口,其成果将开辟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新领域。依据近5年新的研究成果从循证评价、基础研究与理论构建3个方面再次论述腧穴敏化状态,以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的团委书记梁本哲、长江大学医学院中医学博士龚轩、武汉天佑医院的中医针灸学博士毛庆菊,响应省委组织部、共青团湖北省委“博士团服务基层计划”,分别到巴东县人民政府、县民族医院、县农业局挂职,就科技工作、政产学研合作、药业产业化建设和中医针灸治疗开展为期1年的智力服务。  相似文献   

17.
周德宜主任医师,有五十余年的针灸临床经验,其治疗“红眼病”,方法简便易行,获效甚速。“红眼病”又称“天行赤眼”,属于急性结膜炎的范畴,现将周老治疗该病的方法简介如下。 首先取患眼侧的太阳穴(如果是双眼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予以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和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价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及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患者的肢体感觉、水肿以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SHSS、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S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关节肿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组,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明代新安医家汪机主张针灸必以《内经》、《难经》为本,并对后世诸家针灸之书中违背经旨、“错杂紊乱,繁冗重复”之处,提出了批评。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认为金元医家朱丹溪提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不无道理,指出经中所言补法,即张子和所谓祛邪扶正、去旧生新之意。此外,汪机重视灸法的应用,反对无病滥灸;强调施针疗疾,必先以诊视为务;要求医家临床施治,“当知圆机活法,不可守经无权”。汪机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针灸医学的正本清源、拨乱纠偏、传承光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在于“筋损致病”,即颈部经筋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后所产生的“炎症”刺激引起头痛。治疗上应根据“顺筋取穴”“筋穴治痛”的原则,以经筋起止点、压痛点、压痛缓解点、筋结点为主穴,施以震颤松解手法和温针灸法,以达筋松脉通、通则不痛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