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3年5月公开发表的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伴随症状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对筛选出的文献查找全文,经质量评价最终纳入文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章,共计1 7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终点,养血清脑颗粒组高血压伴随头痛、头晕、失眠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的危险比(risk ratio, R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分别为(RR=1.37;95% CI:1.27~1.47;P<0.01)、(RR=1.34;95% CI:1.21~1.48;P<0.01)、(RR=2.20;95% CI:1.36~3.54;P<0.01)。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性头痛、头晕、失眠症状,但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RCTs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枳术宽中胶囊治疗F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ests, RCTs),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RCTs,共包括2 399例患者,文献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方面,枳术宽中胶囊治疗FD优于促消化药物(RR=1.15,95% CI为1.04~1.26,Z=2.72,P=0.007),枳术宽中胶囊结合促消化药物治疗FD优于单纯促消化药物(RR=1.28, 95% CI为1.18~1.39,Z=5.81, P=0.000),枳术宽中胶囊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FD优于单纯抗抑郁药物(RR=1.38, 95% CI为1.21~1.56,Z=4.98,P=0.000),枳术宽中胶囊结合抑酸药治疗FD优于单纯抑酸药(RR=1.25, 95% CI为1.09~1.43,Z=3.16, P=0.002)。另外,枳术宽中胶囊对比促消化药物在改善FD患者腹胀、胃痛方面优于促消化药物(腹胀积分:MD=-0.75, 95% CI为-1.20~-0.31,Z=3.30,P=0.001;胃痛积分:MD=-0.60, 95% CI为-0.91~-0.30,Z=3.88,P=0.000)。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单用或联用西药治疗FD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腹胀、胃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但尚需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PsycINFO、Embase中所有关于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和Meta分析。结果 最终23项研究共2 314个对象被纳入数据分析,未发现中成药与安慰剂比较的研究。中成药组与哌甲酯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6,95% CI为0.99~1.13,P=0.08),但中成药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4,95% CI为0.08~0.24,P<0.000 01)。中成药联合哌甲酯组总有效率高于哌甲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 CI为1.07~1.29,P=0.000 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53,95% CI为0.24~1.17,P=0.11)。结论 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但仍需要设计更合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尤其是与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联合针灸和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集半夏泻心汤联合其他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及Stata1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研究对象共1 521例。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或联合针灸和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对比单纯西药:RR=1.23,95% CI为1.15~1.31,P=0.000;半夏泻心汤联合针灸和西药对比单纯西药:RR=1.17,95% CI为1.10~1.25,P=0.000);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清生长抑素水平明显升高(MD=15.49 ng/L,95% CI为10.12~20.86,P=0.000)。结论 联用半夏泻心汤可提高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促进血清生长抑素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单用口服中药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16年4月发表的单用口服中药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并进行Jadad评分,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口服中药治疗在改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疗效(OR值为3.32,OR值的95% CI为2.42~4.57, P<0.000 01,I2=0%);在治疗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异常方面较单独西医常规疗法无明显优势(OR值为1.94,OR值的95% CI为0.98~3.85,P=0.06, I2=71%)。结论 单用口服中药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中文学术搜索、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经质量评价最终纳入文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全部为中文,Jadad评分均为1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心颗粒组与西药常规治疗组比较,稳心颗粒可提高临床疗效(OR=3.40,95% CI为2.41~4.80,P<0.01),降低心室率(WMD=-5.86,95% CI为-6.73~-4.99,P<0.01),提高转复率(OR=2.76,95% CI为1.29~5.92,P<0.01),降低不良反应率(OR=0.52,95% CI为0.29~0.94,P=0.03)。结论 与西药常规疗法比较,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室率,提高转复率,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 XF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XFC治疗RA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收集XFC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干预措施为来氟米特,应用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研究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提取的关节症状和免疫炎症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567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XFC组能显著改善关节疼痛(SMD=-1.50,95% CI为-1.69~-1.30,P<0.000 01)、肿胀(SMD=-1.03,95% CI为-1.52~-0.54,P<0.000 1)、晨僵时间(MD=-0.54,95% CI为-0.72~-0.37,P<0.000 01),降低血沉(SMD=-1.19,95% CI为-2.19~-0.19,P<0.000 01)、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SMD=-1.21,95% CI为-2.02~-0.41,P=0.00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SMD =-0.79,95% CI为-1.36~-0.23,P=0.006)。结论 现有的证据表明XFC治疗RA具有确切疗效,能显著改善RA患者的关节症状及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纳入23篇文献,共2 675例,其中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1 382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1 293例。各研究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加西药常规治疗在提高心电图疗效[RR=2.84, 95% CI(2.28,3.55)]、心绞痛疗效[RR=4.13,95% CI(3.12,5.47)],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WMD=0.29,95% CI(0.05,0.52)],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WMD=-0.98, 95% CI(-1.33,-0.63)]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WMD=-1.42, 95% CI(-2.18, -0.65)]方面均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疗效,升高HDL-C,降低LDL-C和hs-CRP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用乌梅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乌梅方加减与单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方法评价文献的质量;对疗效(临床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隐蔽、盲法和意向性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均为低质量文献。与单用西药对比,乌梅方加减的临床疗效的RR值为1.17(95% CI为1.10~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R分别为0.19和0.22。漏斗图分析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与单用西药对比,乌梅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更好,复发率更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纳入文献的偏倚较多,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外敷方案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运用中药外敷方案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5年10月),运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共879例。中药外敷治疗组腹水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5.48,P<0.05;OR值=2.32,OR值的95% CI为1.72~3.14);中药外敷组KPS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4.78,P<0.05;OR值=4.27,OR值的95% CI为2.35~7.74),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Z=19.29,P<0.05;均数差为10.88,均数差的95% CI为9.77~11.98),中药外敷后患者偶有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无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结论 中药外敷方案对于消除癌性腹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放血治疗慢性头痛的疗效。方法:86例慢性头痛患者,分为针刺配合放血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结果:采用针刺配合放血治疗慢性头痛疗效显著,且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采用针刺配合放血治疗慢性头痛是较好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督调神针法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通督调神针刺疗法,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注意网络功能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警觉效率和正确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执行控制效率和总反应时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警觉效率、执行控制效率、总反应时和正确率的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可一定程度恢复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松弛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盆底松弛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刺支沟、大肠俞、肾俞、长强、天枢、八髎等穴位;对照组30例,仅予以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至少1个疗程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肛管压力测定和Glazer评估。结果 两组便秘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便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排便费力、排便间隔、肛门直肠阻塞感积分,升高肛门直肠最大收缩压和最大耐受量,以及升高盆底表面肌的快速收缩值、耐受测试值及持续收缩值方面,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盆底松弛型便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的疗效。方法将13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3例、MBCT组43例和针刺+MBCT组44例,其中针刺组和针刺+MBCT组各脱落4例,MBCT组脱落3例。针刺组取穴百会、神庭、命门、腰俞、腰阳关、关元、中脘、中极,根据穴位位置取仰卧位和俯卧位,每穴治疗各15 min,每周2次;MBCT组进行正念认知干预,每周1次;针刺+MBCT组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联合MBCT。3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经前期症状评定简表(shortened premenstrual assessment form,SPAF)评定PMS症状改善情况,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定治疗前后状态焦虑(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和特质焦虑(trait-anxiety inventory,T-A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以及S-AI和T-AI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3组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S-AI和T-A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MBCT组差值最大。结论针刺联合MBCT较单纯应用针刺和MBCT治疗PMS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法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5例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在保持原糖尿病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治疗组予针刺拔罐治疗,对照组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针刺拔罐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从而改善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117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选取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针刺,而对照组选取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旁非经非穴点微针刺。每周治疗3次,治疗8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和挤压前列腺分泌物(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和EP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EPS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随访时,治疗组NIH-CPSI较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治疗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与美沙酮合用对吗啡戒断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复制吗啡戒断模型,观察比较戒断组、美沙酮组、针刺组和美沙酮 针刺组的体质量、戒断症状的变化.结果:与戒断组比较,美沙酮组、针刺组体质量明显增加,戒断症状积分明显降低,针刺 美沙酮组的戒断症状积分与戒断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与美沙酮合用对抑制戒断症状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康复训练,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60 d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前一时点比较,两组治疗后和随访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1), 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 随访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值及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吞咽障碍复常率及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用针刺疗法可提高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板块(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评分及伸腕主动运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基于FMA-UE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ICF评分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增加程度,ICF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腕AROM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