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逐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血脂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降浊逐瘀方,疗程为16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逐瘀方可改善2型糖尿病痰浊瘀阻证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秩边、气海、关元、肾俞、脾俞、三焦俞等穴位艾灸治疗,疗程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和检测膀胱残余尿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残余尿量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泻胃补脾针灸疗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针灸组在科学生活方式干预前提下以泻胃补脾为指导原则选穴针灸;对照组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证候积分即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2个月后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PG和HbA1c均显著降低(P<0.05);针灸组FPG和HbA1c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胃补脾针灸法是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真武冲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复方真武冲剂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NP水平和升高LVEF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复方真武冲剂可提高CHF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取督脉百会(DU20)、神庭(DU24)、风府(DU16)、大椎(DU14)、命门(DU4)、至阳(DU9)、腰阳关(DU3)为主穴,耳穴取神门(TF4)、丘脑(AT34i)、皮质下(AT4)为主穴,星期一至星期六治疗6次,每日1次,星期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早餐后顿服,连服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BI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HAMD、SD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I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单项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合耳穴压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犀黄丸对火毒血瘀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接受放射治疗,实验组加用犀黄丸口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50.00%)与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犀黄丸可改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天舒胶囊联合西比灵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为偏头痛患者60例,按序号奇偶数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天舒胶囊联合西比灵胶囊,对照组仅采用西比灵胶囊,疗程为30 d,疗程结束后1个月比较患者偏头痛积分、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指数等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偏头痛积分、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指数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偏头痛、疼痛、证候等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天舒胶囊联合西比灵能显著改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的偏头痛积分、疼痛指数、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芪贞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R肝肾阴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最终对照组完成28例,治疗组完成2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贞降糖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力疗效积分、眼底疗效积分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1Ac)的水平变化情况,评价血糖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变化情况,评价血管状态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疗效积分、眼底疗效积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视力疗效积分、眼底疗效积分增加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VEGF、ICAM-1、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间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贞降糖颗粒可改善DR肝肾阴虚型患者的血糖和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视力眼底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头皮埋针联合耳穴压籽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片、吡拉西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予头皮埋针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共治疗4周。〖JP2〗治疗前后和随访时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valu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MMSE、MoCA、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4周和随访时,治疗组患者MMSE、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B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埋针联合耳穴压籽可以明显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化肝煎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难治性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化肝煎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GERD-Q)积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GERD-Q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GERD-Q积分减少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肝煎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难治性GERD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热毒壅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联合维生素B12 0.25 mg 每日1次含漱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加味四妙勇安汤(配方颗粒),对照组口服康复新液,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口干口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对肿瘤重症患者留置鼻肠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肿瘤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贴压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2次置管率、置管并发症等,监测患者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1 h的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指端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 2)变化。结果耳穴贴压组、甲氧氯普胺组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的二次置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氯普胺组与耳穴贴压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3组患者置管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置管前比较,置管中3组患者HR、RR均明显加快(P<0.05),MAP明显增高(P<0.05),SpO 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置管中比较,置管后1 h,3组患者HR、MAP、RR均明显降低(P<0.05);与置管前比较,置管后1 h,3组患者HR、MAP、RR、SpO 2均无明显变化(P>0.05)。置管中,甲氧氯普胺组和耳穴贴压组患者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可提高肿瘤危重症患者鼻肠管的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实秘患者以小承气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虚秘患者以济川煎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理疏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积分和便质积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肛门坠胀、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便感、排便方式和便质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在降低排便时间及便质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辨证论治对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平目汤治疗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病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2例40眼)、中药组(22例39眼),中药组予平目汤颗粒口服,针药结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远近配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突眼度、突眼临床有效率、眼部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突眼度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度降低程度显著大于中药组(P<0.05);针药结合组突眼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眼部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针药结合组眼部症状积分降低程度大于中药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除“面色晦暗”“自汗”外,其余各项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针药结合组在降低眼球疼痛积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 平目汤联合针刺能更好地降低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的突眼度,改善其眼部症状,缓解眼球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治疗组在通督调神针法的基础上予以经筋结点放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ion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价肢体痉挛程度,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显著降低(P<0.05),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MAS等级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经筋结点放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且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脂代谢异常湿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KD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口服,8周为1个疗程。采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价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采用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C)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采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功能状态及炎症反应,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TG、Hcy、CRP水平显著降低,eGFR、H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SCr、BUN、TG、Hcy、CRP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eGFR、HDL- C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改善CKD患者肾功能、脂代谢及微炎症状态,有利于保护血管,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SLE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狼疮生活质量(lupus quality of life,Lupus QOL)量表评分、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24 h尿蛋白(24 hour urine protein,24hUP)、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M、IgA及血清补体(complement,C)3、C4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5),NLR、24hUP、IgG、IgM、Ig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减少或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Lupus QOL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C3、C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增加或升高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治疗SLE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芒针深刺会阳穴、次髎穴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9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芒针深刺会阳穴、次髎穴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针刺方案均为每日1次,每周6次,持续4周,共计24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平均自主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