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浓度,并用该法研究大鼠静脉注射白藜芦醇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方法 取大鼠血浆样品,以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Shimadzu,VP-ODS(5 μm ,150 mm ×4.6 m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 ml/min;柱温25 ℃;紫外检测波长303 nm;大鼠静脉注射白藜芦醇20 mg/kg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并估算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结果 白藜芦醇在0.023~23.600 μg/ml浓度范围,其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最低检测浓度约为0.007 μg/ml.提取平均回收率为90.29%.大鼠静脉注射20 mg/kg白藜芦醇后其消除半衰期为81.20 min. 结论 HPLC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的测定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丹参注射液体外对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在有无丹参注射液的情况下对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 格列喹酮高浓度(12.6 μg/mL)、中浓度(6.3 μg/mL)、低浓度(1.26 μ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含有高浓度(750 mg/mL)、中浓度(375 mg/mL)、低浓度(75 mg/mL)丹参注射液时,格列喹酮(12.6 μ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2.6±3.11)%、(87.3±9.80)%、(92.6±4.21)%。在含有高浓度丹参注射液时,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剂量下,丹参注射剂不会影响格列喹酮血浆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与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后对吉西他滨在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方苦参注射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4组大鼠均在相同13个时间点眼眶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吉西他滨的浓度,借助DAS 3.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静脉注射吉西他滨在SD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拟合,在单用和复合给药时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总体消除率(clearance,CL)、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等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剂量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大鼠体内吉西他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行为无明显影响,在临床上单剂量复方苦参可以与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建立绿萼梅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绿萼梅药材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 μL,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260 nm。结果 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9个色谱峰构成绿萼梅药材指纹图谱的特征峰。结论 采用UPLC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的特点,可为绿萼梅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新藤黄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ambogenic acid-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GNA-SLN)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 对大鼠分别腹腔注射GNA和GNA-SL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NA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DAS 2.1软件拟合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腹腔注射含等量GNA的GNA溶液和GNA-SLN后,GNA-SLN组的峰浓度是GNA溶液组的3.06倍,药时曲线下面积约为GNA溶液组的3倍,体内滞留时间约为GNA溶液组的2倍。GNA-SLN显著增加了GNA的体内吸收,且延长了GNA在体内的作用时间(P<0.05,或P<0.01)。结论 SLN包载可改变GNA的体内行为,提高其血药浓度,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有望改善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葛根素纳米水分散体系和混悬剂小白鼠灌胃后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两者药代动力学特点,进一步比较颗粒大小对药代动力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葛根素纳米水分散体系和混悬荆在小鼠体内的血药浓度.3P87程序拟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小鼠灌胃葛根素后的血药浓度符合二室模型,纳米水分散体系(0.2 mg/g)和混悬荆(0.2 mg/g)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是:t1/2 K.为2.54 h和0.52 h,AUC为8.20 μg·h/ml和2.24 μg·h/ml,CLs为609.00 ml·kg-1/min和1 488.00 ml·kg-1/min,Cmax为1.86和1.62 μg/ml.葛根素混悬剂和纳米水分散体系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纳米水分散体系比混悬剂消除慢,具有一定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桃红四物汤中6种指标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Technologies 1290 Infinity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DAD检测器。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A为0.05%乙酸水(含7.84 mmol/L乙酸铵),B为甲醇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和多波长融合检测方法,流速0.2 μL/min,进样量2 μL,柱温25 ℃。结果 6种指标性成分的线性、分离度、稳定性、重复性与精密度良好;该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定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苦杏仁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藁本内酯。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高,可适用于桃红四物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纳米制姜黄素(PURCUMIN )与普通姜黄素(Curcumin 95%)的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体外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灌胃给予200 mg/kg的PURCUMIN 和Curcumin 95%,观察两者在SD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并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以评价PURCUMIN 的制剂优势。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体外模拟炎症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以关键炎症因子水平、关键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IκB)/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价两种姜黄素制剂在不同给药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在相同给药剂量(200 mg/kg)下,PURCUMIN 相较于Curcumin 95%在大鼠体内的暴露量增加了17.5倍。姜黄素能有效抑制TNF-α刺激引起的内皮细胞炎症,且PURCUMIN 的抗炎效果更为显著。在相同干预时间下,低浓度(1 μmol/L)的PURCUMIN 即可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水平(P<0.05),抑制环氧合酶-2、MCP-1 mRNA表达(P<0.05),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其药理作用与高浓度(10 μmol/L)Curcumin 95%相当;在相同干预浓度下,PURCUMIN 在2 h时即可显著降低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抑制I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P<0.05),其药理作用与Curcumin 95%干预4 h时相当。结论 PURCUMIN 在较低浓度、较短时间即可发挥较好的抗炎作用,这可能与其显著提升的生物利用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内毒血症大鼠模型血液流变性及血管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NC组)、内毒血症模型组(LPS组)、TP低浓度干预组(LPS+TP- L组)、TP中浓度干预组(LPS+TP- M组)、TP高浓度干预组(LPS+TP- H组)和多黏菌素B组(LPS+PMX- B组)。用LPS 10 mg/kg腹腔注射处理6 h复制内毒血症大鼠模型。TP干预组在大鼠腹腔注射LPS前15 min进行预处理。各组行颈总动脉插管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取胸主动脉环测定其张力变化。结果 与NC组比较,LPS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左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the increase/decreas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dp/dt max)]均显著下降(P<0.05);LPS组主动脉环对10-8~10-5 mol/L去氧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he)的收缩率明显降低,对乙酰胆碱的舒张率亦明显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TP干预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TP干预去内皮血管环组对10-8~10-5 mol/L Phe引起的收缩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或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预处理后,各组内皮完整血管环对Phe的收缩率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TP改善内毒血症大鼠血管低反应性与其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制载有杨梅素(myricetin,My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 mPEG-PLA)/Pluronic F68混合胶束(mixed micelles,MMs),并对Myr-MMs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方法 通过丙酮溶剂挥发法研制Myr-MMs,以单因素及L9(34)正交实验优化处方及其工艺;并对制得的载药MMs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 最优处方制得的Myr-MMs的包封率为(84.65±0.98)%、载药量为(2.73±0.03)%;透射电镜下观察Myr-MMs呈球形或类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粒径为(41.74±0.27)nm,多分散系数为0.115±0.004;Zeta电位为(-25.47±1.22)mV;体外释放研究发现,MMs体外释药过程近似符合Weibull释药模型:ln(ln(1/(1-Q/100)))=0.927 1lnt-2.057 6(r=0.953 8)。结论 利用丙酮溶剂挥发法成功研制了Myr-MMs,其成型好、粒径小、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且Myr经mPEG-PLA/Pluronic F68 包裹后其体外释放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在音乐、诗、绘画、戏剧、小说、电影等方面的流变,即所谓唯美主义倾向,是启蒙时代微妙精神的延伸.现代欧洲艺术放弃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传统理论一方面放弃了作为理念的形式,而把艺术活动必需的物质材料本身当作艺术和艺术欣赏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放弃了西方艺术传统根深蒂固的偏见,即所谓艺术的不同物质手段只是为了表达或表现感情、观念、外部世界的模特.现代西方不同艺术门类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古典艺术中的形而上学追求,从而把艺术活动中的所谓"内容"只作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甚至取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回顾了证人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主要探讨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并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罪状中的“帮助”应予去掉;变造证据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隐匿证据属于毁灭证据行为;教唆、指使他人帮助自己毁灭、伪造证据的,不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方便远程通信。作者在文中就小型局域网的几种常见的组网方案做了简要的介绍,比较各自的优缺点,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应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侦查运动中的"己"与"彼"比较研究侦查与犯罪是一种联动行为,侦查是与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与犯罪和犯罪分子的一种较量,其斗争的双方是侦查机关、侦查人员--"己",和犯罪、犯罪分子--"彼"."已"与"彼"是互为对立的双方,从侦查角度来讲,对"己"与"彼"双方情况把握程度是决定侦查工作成败的首要因素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刑法第312条所规定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在许多问题的界定上不甚明了,引发了理论界以及实务部门较多争议。通过对构成要件诸方面的重新解析,对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犯罪对象以及罪数形态等存在较多疑惑之处做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以期对司法适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个可能使用EJB组件的系统时,做出正确决定的第一步是要能透彻的理解EJB组件的特性,从而懂得如何确定EJB技术是否适合该应用,包括选择EJB组件作为一种实现手段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否则,别的技术可能更合适。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哲学--爱智"作为"学术--科学"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和问题,哲学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欧洲哲学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层面:在古代希腊创始阶段,希腊哲人摆脱"知识"之原始经验技术之束缚,确立了"自由知识"之地位;至康德哲学,"自由"通过"实践理性"上升至哲学之最高层面,使"道德"以"自由--职责"为基础;由康德经过黑格尔直到海德格尔,"自由"由"理念"回到"存在".对于"自由"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主体--客体"、"有限--无限"、"存在--非存在"、"生--死"等问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证人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认知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对儿童作证主体之适格性问题的争论已经转变为对儿童证言的可靠性的判断。儿童证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其记忆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方面存在着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儿童作证的适格性。相反,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相应可行的实践操作原则以提高儿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将哲学称作“形而上学 (metaphysics)”,“meta”和“physics”缺一不可。“形而上学”不能“形式化”,“时间”与“自由”进入“形而上学”,也不能“形式化”。“时间”不可分割,但“时间”与“自由”皆有“度”。“自由”有“你我他”,“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同时这也是“存在”的状态———“人自由者”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 (Dasein)”。“人”作为“Da sein”是“有死者会死者”,以“死”来划分“时间”的“维度”。“生死”这一过程,就是“自我”的“现时在世”。然而,“死”仍提示着“他者”。在“Dasein”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度”中,“未来”居于核心的地位。“人”作为“自由者”,是“创造者”。“自由”的“创造”,使“非存在”成为“存在”。“自由”之“创造”,使“未来”成为“希望”。“希望”又使传统哲学范畴的地位发生变化,“可能性现实性”如同“自由必然”一样在理解上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