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颖 《新视野》2006,(4):43-45
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现代政府的公共行政精神表征着公平与正义、理性与法制、伦理与责任。政府的公共行政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体现在:政府行政要构建符合中国现实的政府理念,即民主行政的理念、法制行政的理念、责任行政的理念,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政府要公平施政,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基本职责,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政府要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利益整合与组织整合,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行政学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对其基本概念加以反思是非常必要的。行政的概念是行政学中的最基本概念。行政的概念是与管理的概念相近的,在一定程度上,行政也可以被看作为管理。行政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政府自身的管理;再一个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行政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两大阶段,传统社会的行政属于统治行政,近代以来的行政是朝着管理行政的方向发展的。在未来,可能会有一种全新的行政模式出现。管理行政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在20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进入20世纪的后期,世界各国都在谋求行政改革,这一改革造就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化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3.
发展公共管理体制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瑞 《新视野》2002,(3):32-3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情况下,在我国已经加入WTO,政府管理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正在与国际日益接轨,社会管理改革也在深入发展的情况下,研究我国的公共行政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政府改革的本质,就是公共行政体制的建立;而从社会管理方面看,就是公共管理体制的实现。我们过去的政府文件,一直没有采用公共行政体制、公共管理体制这样的概念,我们只讲“行政管理”、“行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现在看来,这是不能适应形势要求的,同时它也暗含了许多问题。为了…  相似文献   

4.
行政审批是公共行政权力的体现,是政府组织管理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其他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行政审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分配稀缺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发展,也为腐败提供了条件。在经济全球化和规则国际化的过程中,放松规制政策、改革审批制度和反腐败已成为各国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相互关联的几个课题。改革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从根本上和源头上遏制行政领域的腐败十分迫切。一、行政审批权的滥用必然滋生公共行政权力腐败我国…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的行政改革应该以公共行政改革为目标,在现阶段应以机构改革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为重点公共行政改革与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比,前者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公共行政改革是指公共部门的改革,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非政府性质的组织和机构、团体和单位,如事业单位、公共企业;既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既包括这些部门和组织内部之间的关系,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上述机构和组织、单位与社会、与市场、与企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而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6.
行政传统对行政改革的价值重塑、改革路径选择以及改革效果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行政传统作为欧洲公共行政的四大传统之一,其理念与欧洲近三十年来开展的以新公共管理为模式的行政改革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法国是拿破仑行政传统的典型代表,意大利深受拿破仑行政传统的影响,这两个国家分别开展了以新公共管理为主的行政改革,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改革路径,得到了不同的改革效果。其行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行政价值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与灵魂,公平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行政价值观的缺位给我国的政府行政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问题。行政改革,必须对价值观进行重塑,公平行政价值观回归是行政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金正帅 《党史博采》2006,(12):48-49
中国政府管理处于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期.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尽一切努力弱化"部门行政",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公共行政".部门利益已经构成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的最大障碍,必须以弱化部门利益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计,推进依然具有"部门行政"色彩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公共行政"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管理处于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期。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尽一切努力弱化“部门行政”,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公共行政”。部门利益已经构成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的最大障碍,必须以弱化部门利益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计,推进依然具有“部门行政”色彩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公共行政”转变。  相似文献   

10.
面对经济全球化,公共行政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一股强劲的潮流。公共行政改革,需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辩证的历史眼光。通过回顾公共行政基本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深入探讨三种基本治理模式内在的逻辑机理,进一步探寻完善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处于这一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公共行政学要获得进一步发展,要走向成熟,实现科学化,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确立问题意识,关注行政现象与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引领行政理念变革方向;聚焦行政改革,构筑创新型政府体系;弘扬行政文化,构建公共行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虽然公共行政正在经历从“统治型”行政到“服务型”行政的转变,可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公共行政的根本精神却是始终没有变化。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体现为不同的政府组织形式。在当代,服务、负责、参与、创新便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它们又分别是四种政府组成模式(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善治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3.
责任行政: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责任行政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发展的基本理念,所以,西方的行政改革都致力于行政责任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而传统社会主义的“领导行政”是一个责任缺失的体系,其根源是“全能政府”的形象和“政府本位”的理念,本质上它仍然是“权力行政”的模式。所以,实现社会主义行政模式由“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的转变是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 Frederickson)是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新公共行政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主席。其代表作有《新公共行政学》和《公共行政的精神》等。本文希望诠释其宪政思想,评析其实践和理论意义,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子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已成为各国政府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广西玉林市电子政务建设为例,阐述了电子政府建设对公共行政改革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地方电子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新电子政府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爱英 《学习论坛》2005,21(10):10-12
政府是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政府要担当这一历史使命,就要遵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体制。实现政府创新,不断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刊为此编发下面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就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进行探讨,力求对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李民昌 《学习论坛》2005,21(10):5-7
政府是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政府要担当这一历史使命,就要遵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体制。实现政府创新,不断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刊为此编发下面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就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进行探讨,力求对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樊怀洪 《学习论坛》2005,21(10):13-14
政府是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政府要担当这一历史使命,就要遵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体制。实现政府创新,不断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刊为此编发下面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就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进行探讨,力求对行政改革与政府创新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推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制定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为此,需要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行战略分析,科学设计行政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并就公共行政体制构建的战略任务、阶段性目标与推进策略进行设计与安排.具体说来,应实施"三坐标的公共行政体制建构战略":一是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公共需求为轴心,分段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战略;二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化进程为轴心,收缩干预权力、提高治理能力的法治政府与效能政府建构战略;三是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为轴心,强化政治责任、拓展人民责任的渐进型责任政府建构战略.  相似文献   

20.
行政服务中心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治理模式上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然选择。但是,行政服务中心的问题牵涉到整个政府组织及其职能转变,需要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其组织机制需要行政法制来保障,并克服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