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崇拜与怀疑     
崇拜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伟大的时代都是拥有信仰的时代,每当出现一位精神领袖,那么也就必然会产生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艺术。这些伟大的人物,都具有执著的精神,就像军人持剑、文人执笔、匠人拿瓦刀那样坚定。良知与道德是密切相关的。良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支配着人的精神状态。良知的作用要大大优先于技巧、言辞以及风貌。良知与理智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
张新实 《创造》2009,(1):98-98
每次选拔任用干部都会引起另一些人的想法,“为什么用他不用我”,“他的能力还不如我”,有这想法也属正常。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总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短处,拿自己的经历比别人的资历,拿自己的职位比别人的职级,比来比去心不服,气不顺,埋怨起对其不公,就会影响情绪,波及工作。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您认为目前中医养生热兴起的原因何在?黄建始:中医养生热的兴起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SABS危机唤醒了中国人的健康意识。中国在改革的前20年解决了温饱问题,‘命’变得值钱了;二是重技术、轻科学的风气,使得学术界没能为百姓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百姓只好拿老祖宗的东西来满足自身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法国人向来以浪漫著称,连在食品安全方面也有着不改本性的作风,就拿小小的鸡蛋来说,为确保质量,每个鸡蛋上都印有一个编码。这些编码就像是鸡蛋的“身份证”,根据它就可查出鸡蛋来自哪国、哪地和哪个饲养场。  相似文献   

5.
“我平时就经常借阅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书,拿回家就像请了一个农技员一样。”村民杨保荣这样说道。现在,像杨保荣一样,没事就到农家书屋借两本书看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为借一本“好书”,还常常需要排号登记。  相似文献   

6.
陈粒  毛迪 《创造》2008,(3):88-89
罗德春,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服输。“每年的岗位练兵,我都想拿第一名,拿到了全厂第一,我就想拿全路局第一,然后再拿全昆明第一……”她说,“我从小就性格好强,不认输,都说我像男孩子”。  相似文献   

7.
傻帽英国人     
陈树荣 《协商论坛》2008,(10):57-57
来到英国,第一个感觉便是英国人很傻。如果你买了东西,拿回家后,忽然又不想要了,无论你买了多长时间,只要没有污损,都可拿回去退货。没有任何理由,只要你说不喜欢就行。  相似文献   

8.
说起20年来的经济成就,似乎人人有口皆碑,难有异议,就连那些“拿筷吃肉,放筷骂娘”者,也得承认口中之肉绝非是过去年代的“人造肉”。然而,谈起20年来的精神成就时,情况就不尽相同了。有些人感叹今不如昔,认为过去那些年代,虽然穷了些,但人们的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9.
人们惊呼:中国的腐败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就拿这些腐败分子没办法了吗? 不,每年联合国都会呼吁世界各国举行相关宣传活动,倡导“帮助消除腐败是每个人应尽职责”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赴德考察随笔(下)王以荣发展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前面所提到的联邦德国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素质较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有修养、有礼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十分重视教育。就拿联邦德国预算开支来说,在人才开发、培养上安排了大量的投资,仅1989年一...  相似文献   

11.
吴凯 《人大建设》2004,(9):42-43
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50年来,我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人民”这个词汇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它并不泛指生活在国内的所有中国人。像我这个生长在旧社会、参加过抗日战争,并在旧军队旧政府担任过职务的人,就不属于人民的范畴,而只能称之为公民。由公民到人民,不仅要有一  相似文献   

12.
李乔 《同舟共进》2013,(11):80-81
人和禽兽,谁优谁劣?有人说,这是个假问题。我说,这是个值得深思的真问题。在中国人的骂人话里,有把人比作禽兽,把干坏事比喻为禽兽行为,比如,骂人是“畜生”、“衣冠禽兽”、“兽性大发”。再进一步,是骂人比禽兽还坏,如骂人“禽兽不如”、“狗彘不如”。这种拿禽兽作比喻的詈语,有个前提,就是设定禽兽、畜生一定坏。其实,这个前提并不太准确。那些为人类服务的禽兽,比如驴马鸡豕、观赏动物之类,就不坏,还挺好。所以,全盘否定禽兽,动辄拿畜生类比坏人,并不公道。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上半年经济社会形势,我用两句话概括:一是总体平稳健康,二是稳中有喜有忧。 总体平稳健康: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全省上下一手拿“经济报表”、一手拿“平安报表”,紧密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稳增长、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保稳定.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突出表现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转中向好,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总体上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是健康的,成绩来之不易,应当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压力管理的小故事:培训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台下的听众“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是半斤,有人说是一斤,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够;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  相似文献   

15.
严昌洪 《世纪行》2009,(8):47-48
《无陂不成镇》是裴高才、王凤霞的新著。讲述的是黄陂的人文问题,说白点就是介绍黄陂的人物与文化。 作为武汉人,我们会广泛地接触到黄陂人和黄陂文化。拿我来说,同学、朋友、同事、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中就不乏黄陂人.像武汉图书馆的徐明庭老先生、小蓝鲸的董事长刘国梁先生、我的同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南生教授……他们都有着黄陂人的精明干练。成就了一番事业,为武汉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是黄陂人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6.
来信摘录     
别拿残疾说事在电视节目中,时常听到:我四肢健全,我能靠双手挣饭吃或我不瞎不聋,你为什么不嫁给我等等。这些话,大多数人听了也就过去了,但残疾人听了心里就不好受。我国现有六千多万残疾人,他们时刻盼望能够享受到健康的欢乐,毕竟生命的尊严是平等的。(河北魏彩云左梦晗)关心老人在日本,子女们孝顺老人有“一碗汤”距离之说,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不凉为准。现在,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2003年这一比例为25.8%,上海更是达到了34.8%。子女情感的缺失容易引…  相似文献   

17.
生命回忆     
母亲是一个命苦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一点。因为在儿时的记忆里,我就经常拿母亲和村里的其他女人相比较:别人在树荫下纳凉的时候,母亲却头顶着草帽在地里干活;别人还在黎明的梦乡酣睡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去山下的小溪挑水去了,可以说母亲挑水的扁担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响,是村里最苦难的旋律。  相似文献   

18.
送给新官“三盆水”赵鸣大凡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人,人们往往爱用"新官上任三把火"来作为廉价的褒扬,实际有很多"新官"连"三把火"也烧不起来,就马上摆起了官架,仿佛和普通群众打声招呼也显得"掉价"了。更有甚者,刚上任就盘算着怎样尽快地坐上轿车,拿上"大哥大...  相似文献   

19.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美国给一千个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可能迥然相异。但归结起来,对同一个对象的不同评价,常常与评价者掌握信息的程度有关。就拿对美国的评价来说,对美国基本国情知根知底的人即便仍然持批评立场,也并不意味着会“逢美必反”基于了解,批评才变得客观而理性。  相似文献   

20.
北宋名将、魏国公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夜间伏案办公,由一名侍卫拿蜡烛为他照明。那个侍卫一不小心走了神,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忍着疼没吱声,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头写字。过了一会儿一回头,发现拿蜡烛的侍卫换人了,韩琦怕侍卫长对那个侍卫鞭打责罚,就赶忙把他们召来,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知道此事后,无不感动佩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