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中国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杨开慧字云锦,乳名霞,1901年11月6日出生在长沙县清泰都板仓(今属开慧乡)。两岁时,其父杨昌济出国留学,她随母在乡下居住度过童年。7岁入杨公庙县立四十小学读书,后入衡粹实业学校附属小学。1912年,杨昌济回国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次年,杨开慧随母迁居省城,转入稻田女师附小。后停学在家,由父指导自学,长达4年。受父熏陶,形成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打下较好的文化基础。时在一师读书的毛泽东常来杨家请教,杨开慧常听他们谈论治学、做人和救国救民之道,敬服毛泽东的宏论卓识,心窃爱慕…  相似文献   

2.
愚公移山     
《当代党员》2009,(9):69-69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相似文献   

3.
寡母教子     
李伟明 《求贤》2008,(11):45-45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父歇(chù)在朝中说话很有分量。一天退朝之后,他去见母亲。进屋一看,年迈的母亲正在纺麻。公父歇说道:“像我们这样有地位的家庭.不愁吃穿.干吗还要纺麻啊?”其母听后面露愠色,叹息道:“鲁国让你这样的人做官.看样子离亡国不远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求学的众多老师中,有一位执教他 5年半国文,对他影响颇大,被他后来誉为“教天下”的教师。他就是博学多闻的袁吉六先生。 袁仲谦,字吉六,派名士策。清同治七年 (1868)农历四月初十日生于湖南省保靖县距县城 70里的苗乡葫芦寨 (今葫芦镇 )袁家坪。家境贫赛, 3岁丧母,靠父亲袁家绩串乡跑寨卖豆腐维生。 有文述袁氏家境说:“食无隔夜之炊、衣无换洗之件, 儿 (指袁吉六 )受冻馁之苦、女 (指袁瑞芝 )寄宿于族檐之下。”袁吉六 7岁启蒙于本寨罗方城开办的私熟学堂读书 4年, 13岁随父浪迹苗乡,得父好友苗族举人石明山、秀才石文…  相似文献   

5.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即墨大夫和阿大夫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事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相似文献   

6.
杨开慧13岁时结识毛泽东,17岁时与他在紫禁城北海公园踏雪赏梅,19岁时以“不备嫁妆、不坐花轿、不用媒妁之言、不举行婚礼”的新方式与毛泽东结合。她的牺牲曾让毛泽东说出令人动容的8个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相似文献   

7.
宋初反贪污的措施之一,是改武治为文治。宋太祖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由文臣统治全国,不仅保证了宋代的统一和稳定,而且有利于为政廉洁。文官不能挟军权以营私,且大多有廉耻之心。包拯的家训有一句话:“后世子孙仕宦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宋太祖虽为武夫出身,但他深感武夫治国的危害,因而当他“知堂吏擅中书权,多为好赃,欲更用士人”。而各地在“五代时,尉职以军校为之,大为民患”。因此他改为任用文人,“令初赐第人…  相似文献   

8.
高干子弟的楷模 1950年,太外婆的一个本家亲戚托岸英伯父的表舅向三立要求帮他安排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捎信的人讲:“帮帮忙.这是人之常情……”从父亲那里和从说情人那里.岸英了解到自己外婆家里一些亲人的思想状况.他当即写了一封长信.说明本人对这种事的坚定态度。对亲戚们进行诚恳的规劝。伯父的这封信,不但在当年,就是在现在,读起来,也会令人感动。或许,有人会说。那个亲戚也许跟他们毛家的关系不怎么密切吧?那么,请看看毛岸英给陈玉英老人,也就是曾经从小带他长大的保姆,并且跟杨开慧一起坐过牢的孙嫂的信吧!  相似文献   

9.
王畿的“四无论”与钱德洪的“四有论”(实为“一无三有论”)至少有一共同前提,即“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无论在其早期,还是在其中晚期,其“至善是心之本体”的提法未曾间断且具诠释的连贯性。他揭示出其心之本体的核心意蕴,吾心是至善所止之地,吾心即是吾性,至善既是心本体的本质性规定,亦是心本体的根源性存在。至善的特殊品质在于“诚”。  相似文献   

10.
弱男吾友:离京以来,倏已三周,急思返京,奈以冗务纠牵,归期仍未敢定。客中无事,偶从日本书肆购得一书,名日《早期教育与天才》,读之颇有趣味。惜其书为日文,否则旱寄吾友,先睹为快也。兹将其书之要略,为友陈之:是书系日本文学士木村久一君著.内容计分七章:(一)早教育造英才,(二)维特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陈嘉庚(1874-1961),出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今厦门市集美镇)一个华侨商人的家庭,其大伯父、二伯父和父亲皆为“番客”(华侨),他也长期居住新加坡,主要经营橡胶业,被称为东南亚橡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同时,他还是新加坡和南洋爱国华侨的领袖。他认为,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繁荣、百姓富强之根本,“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所以,他茹苦含辛数十年,不顾身家性命之得失,排精竭虑,举家倾资办学,坚韧不拔,勇于进取,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爱国侨胞树立了光辉典范。创建“集美学村”19…  相似文献   

12.
康红村的李成(化名)与玉林村的张志强(化名)系姑表亲。2008年,28岁的李成因为准备结婚向表哥张志强借了4万元钱整修房子。碍于情面,借钱时双方没有打任何条子。李成结婚后,用收的彩礼钱还了表哥1万元。张志强本来以为他会一次性还清的,没想到只还了1万元,于是他说:“那你给我补张条子吧。”  相似文献   

13.
今北京在元代时,为首都元大都所在地。元朝对西域民族畏吾儿族(今维吾尔族)十分重视。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的皇后察必,亲自把其妹怯贴伦嫁给畏吾儿族贵族蒙速思,使中原与西域的关系更加密切。蒙速思在中央政府官至前燕京行省首脑,其子11人、孙24人都在元朝担任显要职务。蒙速思死后,满朝哀悼流涕,忽必烈叹息“夺我良臣!”由察必皇后出钱,在今北京市海淀区东南魏公村,为蒙速思买地建陵园,察必皇后在陵园附近,又为其妹妹和本家族建了一座大护国仁王寺(又称皇姑寺)。 此后,畏吾儿贵族名臣如廉希宪(蒙速思之婿)…  相似文献   

14.
犹思奋笔追班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绳全书》出版,是学术界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这六卷九册书,对于一个从事著述60多年的学者来说,不算多,也不算少。可贵的是,这些著作大都发生过很大影响、较大影响。尤其是两头,即胡绳青年时期的著述和胡绳近十几年的著述。胡绳80自寿,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指他匕岁那年就组织过纪念马克思逝世50周年的学习活动),“三十而立”(这是指他这时已经写出了住千年间》和筛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也许还应该算上《怎样搞通思想方法》,至于《辩证法唯物论入门》,那是他叨岁时的作品)。他这4本书,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相似文献   

15.
一   一 年 一 度 的 教 师 节 即 将 来 临 , 为 了 寻 找 校 园 里 的 先 进 人 物 , 我 们 走 进 了 山 西 大 学 , 走 进 了 中 文 系 教 授 、 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李 正 民 先 生 的 家 。 李 先 生 最 近 格 外 高 兴 , 因 为 他 刚 刚 荣 获 山 西 大 学 授 予 的 “ 优 秀 共 产 党 员 ” 的 光 荣 称 号 。   李 教 授 不 仅 是 一 位 从 教 38年 的 学 识 渊 博 、 著 述 颇 丰 的 古 代 文 学 专 家 , 而 且 还 是 一 位 胸 有 正 气 、 大 公 无 私 的 人 物 。   1998年 教 师 节 来 临 之 际 , 山 西 大 学 为…  相似文献   

16.
罗春秀 《前线》2014,(7):120-120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  相似文献   

17.
一 1939年,阳春3月。 这天,北碚民众会场,红旗招展,人声鼎沸,5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太太,聚集一堂,欢迎“游击队之母”。 这是一座露天会场,除前台是木架房顶外,会场以竹篱笆圈围,篱外悬铃木和摇钱树高耸,把个会场装点得生机盎然。老太太们不住地东张西望,都想以先睹这位“游击队之母”为荣。这个猜:她一定高高大大;那个说:她准是相貌堂堂。这时,陶行知先生和卢子英  相似文献   

18.
康熙六十四岁时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他对臣下说:“你们总是说‘皇上由天授’,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由于他善于学习,不孤傲自赏,所以能虚心诚意听取和采纳臣下良言。他在御门听政处理折本时,强调大学士、学士要各抒己见,鼓励群臣大胆陈奏。他说:“古有诏旨既下,大臣封驳之例。”“大学士等系国家大臣,凡事当直言,是者是,非者非,若惟逢迎将顺,何益于事?”他对有的大学士不直陈意见很不满意,严厉批评说:“国家用一人,即欲得一人之益,既任学士之职,凡事皆宜尽言…  相似文献   

19.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填写婉约派爱情诗词,而且是写给他最爱的人杨开慧的。  相似文献   

20.
上篇1 左权,原名左纪权,号叔   仁。1905年3月15 日 (农历二月初十)生于湖南醴陵城北平桥乡黄茅岭村一个农民家庭。父左兆新,母张氏,均为佃农。左权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左权排行老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左权一岁时,父即去世,翌年爷爷去世。 当时,左权大哥方才9岁,家庭负担全落到了母亲身上。每到青黄不 接之时,家中常以野菜充饥,母亲 则怀抱左权外出乞讨。左权稍长, 即开始拾柴,打猪草,捕鱼,补助 家中生活。左权五岁入村里私塾读 书;两年后,村里办起国民小学 堂,左权又进校读新学。他边学 习,边劳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