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与把握,探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之处,把握在坚持中发展与在发展中坚持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结合我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还需要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2.
赵雁 《学理论》2012,(21):41-42
佛教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代背景、生长环境、时间长短等几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对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行历史的考察,找出它们的异同,并以佛教中国化为借鉴,看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史伟刚 《理论探讨》2003,4(6):20-22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它们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前人,构成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关注时代的不断变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除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以外,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世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的产物。本文试图从后者这一新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充分体现人民利益至上的理论,人民利益至上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党的事业发展实践表明:人民利益至上始终贯穿于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之中.只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不断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孙文华 《学理论》2010,(10):78-78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大陆学术界正蔚然成风,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梳理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与分歧,但同时也存在若干共同与相似之处。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展开一些比较、对话与交融也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要以党内民主作为保证。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恢复和发扬党内民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分歧和矛盾,邓小平同样主张通过发挥党内民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  相似文献   

9.
《理论视野》2021,259(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100年来,我们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道路的辩证统一,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0.
龚卓 《学理论》2013,(10):30-32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成功实践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从在中国传播伊始,便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并与时俱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经验,使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郭奇清  朱斌 《学理论》2010,(10):8-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相似文献   

12.
辛玉玲 《学理论》2014,(1):30-31
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蔓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西方国家深陷困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平稳增长,不断地创造难以置信的"中国奇迹"。中国的巨大成功,使国内外许多人开始探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要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不可避免地要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的探索与开启为中国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继续谱写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特点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其政治性主要表现为学科设立和发展的官方主导性、研究内容的政治性和研究问题的意识形态性;其学术性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队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本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难度很大.本学科同仁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根据这个特点推进本学科建设,为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若干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月细 《理论探讨》2007,1(4):140-142
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格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真理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一元主导性和多样化发展、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辩证关系,从而提升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一直是以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作为工作重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经过将近40年,中国社会面临的更重要问题是如何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回应生产力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挑战.中国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的阶段,处处显示出价值理性的重要.以弘扬科学(工具)理性为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没有被证伪,但是必须有所发展.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回到马克思.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有许多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思想,如何把它们与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亓成章 《理论视野》2007,89(7):19-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受世情和国情两个“具体实际”制约性影响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历史时期,国际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内容不同的制约性影响。两极格局终结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都在于“前所未有”的国际环境,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应对其相互关系给予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17.
常绍舜 《理论参考》2009,(11):38-40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辨识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的什么呢?对此,“结束”一文并没有给予分析。而这个问题却恰恰蕴涵着笔者与“结束”一文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跃迁,要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出发点、着力点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误区是指人们在认识上长期形成的还没意识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错误思想和观念,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涉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方面,从这三个方面初步解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若干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0.
董颋婷 《学理论》2013,(10):28-2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分析,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并构建一整套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长治久安、且具有自检与防御机制及其能力的开放性的社会、政治与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