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与“市民社会”概念相对的“人类社会”(社会的人类)概念.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当把“人类社会”当作立脚点时,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得以初步形成.同时,如果联系马克思所面对的现代性生活场景,即市民社会中个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裂和冲突,那么我们会发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根本区别内含着对现代性的反省和重建.  相似文献   

2.
常青青 《学理论》2012,(4):53-54
马克思确立的实践观点构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它体现革命性和时代特征,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走出人本历史观的思想境地,开始进入科学历史观的大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了费尔巴哈在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上的错误与原因,并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阐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蜜月期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太长,有时候现代化不过刚刚萌芽,它的深层次矛盾就充分展开了,现代思想家的处境往往是一边竭力推动现代化,一边修改、重组乃至反思现代化的方案。哲学思辨直接参与社会进程,是现代化发轫五百年来的基本现象。以笛卡尔为例,他不但奠定了现代思想的主客二元结构,而且为现代社会设立了另一对张力结构:一方面他有一套坦率但是低调的机械唯物主义学说,和他的主体性理论一起,把现代社会的科学性与个体性置于现实处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5)
1845年春,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分界线。这时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已经完成了由旧质到新质的转变过程,而标志着马克思完成这个转变的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本书。解读和探讨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它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
马克思为阐明自己的新世界观,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其蕴含的实践观,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关系原理以及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常被视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基本成熟的标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被认为是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影响的产物,是前马克思主义的.其实二者的基本精神和思想观点完全一致.只是马克思虽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形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却把这些思想误认为只是对费尔巴哈工作的继续,是属于费尔巴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脱下费尔巴哈外衣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相似文献   

8.
市民社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从古代西方就开始使用,其内涵的广博、深刻性在当今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图表的形式,通过研究国内外著名学者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尤其是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理解),加深了对古今市民社会的内涵和市民社会的时代价值以及研究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对实践的科学理解为基础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与旧唯物主义彻底决裂,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5)
"市民社会"理论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市民社会"在欧洲中世纪时期逐渐兴起,主要是指城邦国家或政治社会。随着资产阶级社会不断发展,"市民社会"理论的内涵在西方社会不断变化和丰富,无论是黑格尔、马克思、葛兰西、哈贝马斯还是其他西方哲学家都对"市民社会"思想有独到见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受到黑格尔的传统经济基础理论启发,葛兰西根据西方社会实践的变化过程和马克思的思想,从上层建筑的角度对"市民社会"做出新诠释。因此,将马克思和葛兰西不同的思想理论进行比较,对当代社会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财新 《学理论》2011,(28):50-52
马克思主义引领着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完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国市民社会研究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面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就需要在研究中在更深的层次上不断回到起点,重温经典,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作更基础的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第一次系统阐释市民社会理论著作,同时在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著作中市民社会概念作进一步的梳理,能够清楚地展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的逻辑演进历程,廓清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内涵,同时界定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社会政治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社会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观察视角.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思想家在运用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差异很大,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市民社会的演进过程具体分为五部分,即古典市民社会理论、自由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国家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共产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也是市民衬会的三种理论形态.即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现代市民社会理论和当代市民社会理论.20世纪70年代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复兴,并于9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市民社会理论是一个复杂的并且经历了重要历史变迁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市民社会的理论研究需要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形态进行回溯和分析,以准确理解市民社会理论,把握市民社会理论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是一份供进一步研究用而匆匆写成的笔记,但却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19世纪30—40年代,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有组织地反对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斗争.当时有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在工人运动中流传.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有一定的影响,有人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来解释社  相似文献   

1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标志马克思实现了对费尔巴哈超越的那些思想,在此之前,主要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出现.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是一个过程,在一个时期,曾经存在对费尔巴哈的误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也批判了唯心主义.它强调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扬弃.只强调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8,(10)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有不同于以往的哲学思想的指导,因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命题十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相互促进,辩证统一,应将这一命题置于实践到认识到实践的框架中去理解,这样不仅符合马克思原文的逻辑要求,也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特征;马克思的这一命题正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来源,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civil soci ety"问题巴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引发了我国理论界对市民社会问题的深入讨论."市民社会"、"公民社会"和"民间社会"都是对同-英文civilsoclety的不同译法.把这一源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概念应用于具有截然不同历史轨迹和社会特征的中国社会中当作一种解读社会变迁的工具时,很可能存在问题.厘清"civil society"的概念演变,剔除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误读,正确认识"公民社会"的成长将成为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论农村法治建设对农村市民社会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法治的缺失不仅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而且制约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立,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随着市民社会理念的复兴,市民社会思潮表现出全球化趋向,而探讨市民社会的本质也就成了普遍关注的课题。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市民社会理论脉络的分析来探讨构建农村市民社会的基本理论,因为这种理论的构建对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在反对宗教、反对思辨哲学的斗争中,以人来代替自我意识,以人的本质来代替神的本质,重新确立了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对早期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这样,由于费尔巴哈未从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并未超出以往哲学家的抽象的人的观点。马克思就认识到费尔巴哈理论的这一缺陷,并对此展开深刻的批判,形成了他的人学思想。主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篇著作中分析马克思的相关思想。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是通过追述历史、考察现实,并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得出的。马克思在经历了《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社会状况的反思之后,退回书房对前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察,最后,通过对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批判,得出结论: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