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今年第6期刊登《此案应如何定罪》一文后,引起了广大读者对此案定性问题探讨的兴趣,纷纷来信阐述自己的观点,现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2.
戴和平 《中国律师》2001,(10):84-84
本刊2001年第7期刊登了《中国最高额律师索赔案引起的沉重思考》一文,在律师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不少律师致信或写文章给本刊,谈对该案的观点。现将其中一些反映刊载于此,以使读者对此案有一个多角度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本刊1989年第二期刊登了霍世忠同志"哪个合同有效"一文和程永顺同志的争鸣文章,第四期刊登了苏利民同志的文章,详细介绍案情和不同的审理意见。之后,我们陆续收到许多来稿,探讨哪个合同有效。本期刊登三篇来稿。  相似文献   

4.
本刊1989年第二期刊登了霍世忠同志"哪个合同有效"一文和程永顺同志的争鸣文章,第四期刊登了苏利民同志的文章,详细介绍案情和不同的审理意见。之后,我们陆续收到许多来稿,探讨哪个合同有效。本期刊登三篇来稿。  相似文献   

5.
本刊1989年第二期刊登了霍世忠同志“哪个合同有效”一文和程永顺同志的争鸣文章,第四期刊登了苏利民同志的文章,详细介绍案情和不同的审理意见。之后,我们陆续收到许多来稿,探讨哪个合同有效。本期刊登三篇来稿。  相似文献   

6.
对商店“偷一罚十”告示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商店“偷一罚十”告示的再思考●刘志高朱应平黄武双《法学》1996年第10期刊登了《商店有权对窃物者罚款吗?》(下称《罚款》)一文,1997年第1期又刊登了与其商榷的《是罚款还是违约罚金?》(下称《罚金》)一文。读罢,笔者斟酌再三,认为二者观点均有失...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市城区人民法院院长刘如亚关于“在实践中探索从严治院的规律”一文在《人民司法》1987年第10期刊登以后,在全国法院系统引起强烈的反响,截止11月20日已有来自江西、黑龙江、陕西、浙江、山  相似文献   

8.
本刊今年第六期刊登了赵锋同志写的《这里游荡着一股浊流》一文,反映佳木斯列车段194次列车员私带无票旅客并强占座位等不正之风。该文刊登后引起了很大反响,铁道部路风办等部门十分重视。佳木斯列车段、佳木斯铁路分局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派人两次来本刊编辑部,介绍调查处理情况及整顿改进措施。现将佳木斯铁路分局对此事的调查处理报告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9.
法的价值问题是法哲学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涉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与权利、法的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问题。研究法的价值有助于揭示法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法哲学的繁荣有着重要意义。本刊去年第1期、第4期分别刊登了严存生的《‘法律价值’概念的法哲学透视》和武步云的《论法律价值和法律的主体性》两篇论文,今年第1期刊登了李其瑞、何为的《法律价值概念探幽》一文。本期刊登的陈友清的《论法的负价值》一文又从新的角度对法的价值进行了探讨。我们欢迎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参加讨论,以期把这一专题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一、法院认定的事实是讨论的基础。《法学杂志》1981年第6期刊登了北京市律师协会的《孙福清扎伤周占荣致死的行为是正当防卫》一文(简称《律文》),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处有不同看法,认为《孙福清已构成伤害罪》(简称《检文》),刊登于该刊1982年第3期。《检文》还认为《律文》介绍案情的某些主要情节不够确切。笔者旁听了该案的二审庭审,也看到了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和再审判决书。为了便于讨论,不妨将再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抄录如下:“1980年7月22日晚9时许,北京市农业  相似文献   

11.
本刊今年第11期刊登了张宏发同志《行政案件的受理应当服从于社会稳定》一文后,陆续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函和来稿,现从中选择两篇文章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一九八六年第六期刊登了“郭党生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一文后,读者纷纷来稿,各抒已见,现将读者来稿中的三篇登于下: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今年第二期刊登了霍世忠同志“哪个合同有效”一文和程永顺同志的争鸣文章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都在探讨这个案件。为便于广大读者争鸣与探索,本期刊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苏利民同志的文章,详细介绍案情和不同的审理意见。欢迎大家来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贵刊1992年第1期刊登了李德刚同志的“民事判决书应增加预交上诉费的内容”一文(下称李文)。对文中提出要增  相似文献   

15.
《人民司法》今年第3期刊登了罗明举同志撰写的《这起借款合同的担保人应负连带清偿责任》一文(以下简称罗文),笔者对此持有异议,下面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6.
储蓄人员倒贷应定贪污罪柴飞《人民司法》今年第2期刊登的张俊华同志《储蓄人员倒贷应定挪用公款罪》(以下简称《张文》)一文,认为周某行为的性质应定为挪用公款罪。同年第5期又刊登了高清江同志《储蓄人员倒货应定投机倒把罪》(以下简称《高文》),认为周某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人民检察》第5期刊登了《捡拾他人办公桌下的存折并提款的行为如何定性》一文后,引起了热烈讨论。讨论中,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大致有下述三种不同主张:一说构成侵占罪;二说构成盗窃罪;三说属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上述三种观点归纳起来,既存在罪...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一九八三年第十期刊登了杨鹏、罗时润两同志撰写的《偷瓜人打死守瓜人为什么不以杀人罪论处》一文以后,收到不少读者来稿,现摘登如下。案情简介:  相似文献   

19.
彭晋镛,作为被查处和中纪委通报全国的第一个地级市纪委书记,其犯罪根源、犯罪手段和敛财途径令人发指。本刊曾在今年第6期刊登的《纪委书记生财有道》一文,就彭晋镛如何敛财作了详细披露。该文刊登后,在业内引起了反响。一些读者来信来电要求本刊进一步刊登对彭晋镛犯罪进行剖析的文章。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刊约请了新华社记者,就彭晋镛的犯罪根源及围绕彭案今后如何强化监督机制等方面撰写了专稿。相信通过两篇文章的发表,能给读者更多的警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检察官》总第89期刊登了王柯同志的《带有欺诈性质的窃财行为是盗窃还是诈骗》一文。文中对于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和定性从法理上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