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了积极的效应而且也带来了消极效应.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的双重效应,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健康的政治人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2.
金万成  郭刚 《人民论坛》2011,(7):178-179
大学生网络政治社会化表现出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的特征。政府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网络违法与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信息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大学生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政治参与行为;大学生应该加强对网络规范及相关法律的学习,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技术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技术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影响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揭示网络技 术及政治社会化的内涵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网络技术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并就 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张安强 《前沿》2010,(3):130-132
大学生如何政治社会化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兴衰存亡。因此,要不断深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苏美岩 《前沿》2013,(18):43-44
在大学生持续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网络媒介的影响在持续深入,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主渠道,介入政治生活的主途经,行使政治权利的新阵地,反映大学生政治信任的晴雨表,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大学生应理性地运用网络参与政治,形成健全的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不同类型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交往,顺利实现社会化,本文在对河北省各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存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四个方面的显著差异性.通过对不同类型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大学生减少网络交往所带来的社会化问题,有效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也会因为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建设.因此,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造成了政治意识多元化、政治表达即时化、政治参与多样化、政治诉求现实化等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治信仰分化、政治热情淡漠、政治表达非理性、政治态度模糊化等消极影响.构建对话教育理念、营造更加优化的社会大环境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阶段是处在青春阶段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阶段。政治社会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性,乃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重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认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特征,并以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为切入点,明确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段志坚 《人民论坛》2010,(5):264-265
大学阶段是个人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及政治情感趋向成熟的阶段,在政治社会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应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社会实践、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以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来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平 《理论月刊》2004,(12):145-147
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自由开放、平等共享等特点深受广大青年学生青睐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以及大学校园环境的构成要素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不仅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凸显其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其积极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有助于培育和传播主流政治文化、提供积极的网络政治实践和政治训练.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消解特定社会主流政治价值观、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属性.正视这些影响和作用,发挥出网络对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正能量,不仅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政治社会化进程,还有利于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权群 《理论月刊》2002,(8):122-123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它已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现、价值现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内容、手段、方式和机制,防范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网络条件下信息具有开放、共享、多向、交互等特点,因而网络的发展既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重视网上思想阵地建设,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网上宣传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型政工队伍.  相似文献   

15.
韩李云 《中国发展》2008,8(3):29-34
政治社会化的代际特征既有其普遍性也有特定的变化,自觉认识和处理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化代际特征的影响,是既定共同体坚定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信心、以及维持相应制度的合法性支持和运作实效的必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当前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政治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政治认同的模糊化、以及政治参与的冷漠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时期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阶段,未来中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与大学生价值观念紧密相联,这是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本研究在对大学生社会意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制定合理公共政策,以促进和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存在且长期延续,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为进一步科学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帮助大学生顺利成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短信是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信息传播和人际沟通方式之一,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短信开始在校园里迅速流行起来.手机短信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分析手机短信的特征入手,阐述了手机短信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发挥手机短信积极作用,遏制负面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