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伟 《党政论坛》2013,(16):18-19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03年的“神舟五号”,再到今年发射的“神舟十号”,短短十四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神速发展,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大国奔月     
谢来 《党政论坛》2014,(6):33-33
随着美苏争霸狂潮的退去,人类“登月”成了昙花一现。短暂的登月热潮也突然降温。从1976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的探月活动只有日本发射的“飞天”号月球探测器,这是第一次由美苏之外的国家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但该探测器没有从月球轨道上发回数据。  相似文献   

3.
从电视屏幕上观看“神五”发射,在兴奋之余,难免有几分担心:为能否顺利升空担心,为能否进入预定轨道担心,为返回舱能否顺利返回担心,更为宇航员的安全担心。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从飞船的设计、制造、安装、发射到升空、返航、降落,哪一个环节出现了毛病,都会发生不测。然而,人们看到的是,飞船顺利升空,准确入轨,1200平方米的主降伞完好无损,飞船降落“精确”到误差只有一公里,更让人惊喜的是,航天员杨利伟竞然是自己从机舱里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向阳 《瞭望》2004,(37)
北京卫星制造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是从事航天器制造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载人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北京卫星制造厂以管理保成功,以创新促发展,先后成功地完成了50多颗(艘)卫星和飞船的结构研制、总装测试及发射服务等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自从1957年苏联向宇宙空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获得成功之后,人们对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问题表示关切,宇宙科学随之发展起来。现在,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宇宙空间这一特殊位置,通过所发射的人造卫星进行通信、转播、观测地球、探查资源,而且正在积极利用宇宙空间这一特殊环境,建立“太空实验室”和“太空车间”,进行生命科学和理工学实验,制造新材料、高纯度结晶和新的医药品。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3,(33)
中国中国将为美国发射多颗低轨道卫星据新华社8月2日报道: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将用改进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为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射多颗代号为“铱星”的低轨道卫星。发射服务合同已于北京时间7月30日正式生效。按照合同规定,从1996年至2002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将为美方提供多次发射服务,每次发射两颗卫星。  相似文献   

7.
海湾战争到笔者写稿时已持续3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仍处于空袭作战阶段,近日来平均每天出动各型飞机2500架次以上,并不时从海上舰只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科境内军事战略目标,尤其是对伊在科威特战区的地面部队及其后勤补给线进行二次  相似文献   

8.
在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发射澳大利亚一号美制通信卫星前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对可承揽国外卫星发射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实力、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的发射可靠性,以及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努力等问题发表谈话。 中国现有5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供国外用户选用;其中将发射澳星的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是中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大推力火箭。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  相似文献   

9.
<正>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先锋营”一班班长何贤达,国字大脸上两道浓眉,25年军旅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特有“气质”:身板挺拔如松,训练场上目光犀利、声如洪钟,口令掷地有声。他精通3型导弹武器,5次荣立军功,是“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优秀共产党员”“好班长标兵”,两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王牌号手”,是导弹发射操作手中的王牌。何贤达这个“王牌号手”却是从炊事班走出来的。1997年,从小就梦想着“骑马挎枪走天下”的的何贤达,  相似文献   

10.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表示,这次发射导弹与六方会谈“无关”朝鲜外务省发言人于7月6日在平壤证实,作为加强自卫国防力量的军事训练的一环,朝鲜最近确实发射了导弹。由此,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鲜发射导弹问题终于有了一个说法。早在一个多月前,日本、美国和韩国的媒体就报道说,有“迹象”表明朝鲜将在近期发射导弹,甚至将发射射程超过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10):34-34
2008年2月8日,承载着欧洲人的航天希望与努力,美国制造的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哥伦布”号太空实验舱将和“亚特兰蒂斯”号一起被带入太空,前往距离地球35万公里以外的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2.
新星耀神州﹃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运营的背后徐殿龙刘程5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经过发射变轨、定点、测试等,近期将正式交于中国广播通信卫星公司,投入运营。局外人可能不了解,与“东方红二号”相比,“东方红三号...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艘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的正样无人飞船,在持续绕地球飞行进行一系列项目的科学试验后,飞船返回舱将返回地面。继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和“神舟”二号飞船之后,“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入太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沈颖 《瞭望》1996,(22)
今年4月22日是第2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日”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报告再次向世人敲响警钟——从水、空气到森林、海洋……整个地球的环境仍在不断恶化。 近些年来,某些舆论把世界环境问题的焦点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了发展中国家。似乎发展中国家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并且认为贫穷是环境破坏的根源;而一些发达国家早已从环境污染最大的制造者变成了生态环境的主要保护者。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人才发展环境是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基础与关键。文章基于文献和实践从“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人才市场环境”“生活环境”“教育与科技发展环境”等维度出发建构一套区域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21个地市2015—2019年五年数据为样本,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和评价指数的计算与排序,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从“制度”“厚度”“用度”“温度”“限度”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区域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促进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9,(49)
数字化武器。新时代陆军打击兵器,具备单个装备火控计算机,卫星定位接收机、导航定位系统,使射击时间由十几分钟缩短到几分钟甚至零点几秒。美国研制的“十字军战士”火炮系统能持续监控和显示敌我双方的位置、机动图像、火力支援协调措施,能在运动中受领射击任务、监控战术情况、修改射击计划,使机动作战指挥官能够做出快速反应。这种火炮可以在30秒内计算各自的射击诸元,自动选弹、装填、发射炮弹。进行“多发同时弹着”发射时,可以每分钟10~12发的射速,对单个目标发射4~8发炮弹,几乎同时击中目标。智能化武器。美军研制的“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宇航局不久前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对“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了22秒钟的发动点火试验获得成功。据有关人士认为,这架飞机如果不出现其它问题,将于近期发射。 “发现”号是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部件改进的基础上建造的。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73秒钟之后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身亡。这架航天飞机的失事,连同机上两颗卫星共计损失14.2亿美元。美国航天计划严重受挫,同时也给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B-52远程轰炸机和在海湾水域游弋的军舰9月上旬向伊拉克南部的防空阵地等军事目标进行了两次袭击,共发射了44枚巡航导弹,并宣布将“禁飞区”的界线从北纬32度扩大到北纬33度。尔后,美国又派8架隐形飞机、一批“爱国者”导弹和美军骑兵第一师的3000名士兵到科威特,并在靠近伊拉克边界的地带举行实弹演习。美国声称这是对伊拉克军队北进库尔德地区、支持库尔德一派攻击另一派的报复。然而,美国始料不及的是,这些举措激起了阿拉伯世界的广泛反对。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     
2003年,一场近在咫尺的SARS和一场远在重洋之外的伊拉克战争,带给我国科技界“极大的震撼”,人们更为清醒地意识到:科技不再仅仅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而上升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极端重要的一种战略资源,一种主导力量。 从百姓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到国家的 战略防务;从解决能源短缺等技术难题,到神五的成功发射……中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内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蓝图,对外需要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强劲的支撑。 中国的科技创新必须抛弃简单的跟踪与模仿,抛弃对国外技术的盲目崇拜和过度依赖,绷紧“自主创新”这根“弦”;不仅如此,在某些重要领域还必须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勇气、信心与行动。 当前,世界的科技发展正孕育着一系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所具有的巨大能量日益凸显出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评价说,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的科技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收割期”,取得了以“神五”、“龙芯”、“水稻基因精细图”等为标志的群体性突破。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3)
12月19日,98年度最后一次的航天商业发射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19时39分,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昂然矗立在发射塔架旁。随着指挥员下达“点火”的口令,火箭托举着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两颗铱星,拔地而起,直射苍穹。40多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