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08,(2):28-28
中国第一枚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是台湾运动员杨传广。1960年,杨传广在罗马举行的第17届奥运会上以总成绩8334分打破了男子十项全能项目的奥运会纪录,获得银牌,这是台湾在中国大陆没有组队参加奥运会的情况下获得的所以杨传广既是台湾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第一枚奥运会奖牌获得者。  相似文献   

2.
《党建》2008,(9)
北京奥运会将产生303块金牌,对于参与争夺的204个国家和地区来说,给予金牌运动员的物质奖励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新、格开出最高奖金新加坡为本届奥运会定下的目标是夺取一枚奖牌。上一次,新加坡获得奥运奖牌还是48年前。政府开出的个人金牌悬赏奖金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100万元新元(约合500万元人民币)。但这个"最高"并非惟一。  相似文献   

3.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组委主席、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会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缔造了现代奥运会营销模式,奥运会已成为那些渴望通过奥运会实现更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的大舞台。只是上面的表演者,有得意的,也有失意的。  相似文献   

4.
任海 《前线》2008,(4):34-35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奥运会的举办开始进入成熟期,即奥运会与举办城市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开始充分展现。2008奥运会对北京来说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机遇,需要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实践》2008,(3):22-22
奥运经济的概念源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业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当年的洛杉矾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的资源优势和奥运会创造的商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从而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并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阶段性经济发展加速的经济现象。奥运经济分为直接奥运经济和间接奥运经济,直接奥运经济包括为举办奥运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6.
肖露 《当代贵州》2008,(17):18-20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胡锦涛主席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动情地说:“早在1908年,中国人就提出了‘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的问题。100年后,奥运会终于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7.
李炳华 《前线》2008,(5):7-9
党的十七大把筹办奥运会作为全党全国的任务,明确提出了“办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的要求。党中央关于筹办奥运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集中表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愿望和决心。在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领导下,筹办奥运会、残奥会几年来,北京奥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人事政策,努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奥运筹办人事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奥运人才队伍建设,为筹办奥运会、残奥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06,(6):65-65
一位满头银发,满脸沧桑的俄罗斯老人——扎义格,早在40多年前就举家移民澳大利亚。但是,退休后的扎义格每年都要回哈尔滨住上十来个月。带着诸多疑问,记者走进了扎义格的家。当记者问扎义格为什么来哈尔滨时,扎义格丝毫没有犹豫地反问记者:“你爱你的妈妈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扎义格非常激动地大声说——  相似文献   

9.
《湘潮》2008,(5):25-25
1988年9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上,中国跳水小将、年仅14岁的熊倪在男子10米跳台决赛中以1.14分的微弱差距屈居亚军,为湖南夺得第一枚奥运会奖牌,实现了湖南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08,(3):30-30
1984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记录,许海峰还是萨马兰奇以奥委会主席身份颁发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  相似文献   

11.
《北京党史》2009,(3):56-56
无与伦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北京奥运会的理念、实践和成果,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上将留下一笔宝贵财富。为记录下北京奥运会这一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会,以飨后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8目-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开幕式上,著名运动员李宁点燃了主火炬。历时16天的北京奥运会上,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共决出302枚金牌,打破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首位。本届奥运会创造了出席开幕式政要最多、收视人数最多、奖牌分布最广等多项纪录。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而现代奥运会,作为万众瞩目的国际性赛事是树立、传播国家形象的良好渠道,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形象广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迎来了中国形象“中国制造”的好机会。因此,应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机遇。从对外传播的高度出发,拟定北京奥运会的传播方略,着力塑造全新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娄万海 《当代贵州》2007,(17):23-23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国关注。无论是生活在黔山秀水之间、还是远在他乡的贵州人,都关注着奥运会,期待奥运会能够成为展示中国的大舞台,更期待奥运会成为展示多彩贵州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5.
《前线》2008,(6):24-25
深入开展奥运会、残奥会培训,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筹办奥运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实施推进“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2005年4月,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正式成立,负责规划、指导、协调、推动全市奥运会、残奥会培训工作。协调小组组建以来,全市各相关单位、奥组委各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和大力深化奥运会、残奥会培训,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选手冼东妹击败了朝鲜“黑马”选手安琴爱,成为奥运会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五块金牌。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冼东妹获得了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2005年,功成名就的她选择了退役。然而在去年年初,刚刚育有一女、已经32岁“高龄”的冼东妹却作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复出,目标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重新摘金。  相似文献   

17.
刘师如 《新长征》2012,(10):64-64
伦敦奥运会中国军团获得了38块金牌,总数仅次于美国列居第二。有人议论,不如上届,那回还得了51块呢。有人说,不能那么比,上次奥运会在北京,我们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要比就和前次雅典奥运会比,那次我们得了32块金牌,纵向比还是进步了,还是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8.
陈剑 《前线》2008,(10):25-26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扩大了北京在全球的影响,对首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利用奥运会的巨大影响,推动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奥运会结束以后的一个焦点话题。笔者以为,有十项措施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08,(4):28-28
1936年8月,由章士钊先生出资赞助,李森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局奥运会,由于海上长途旅行,体力消耗过大,致使比赛中未能获得好成绩,但李森却是我国体育史上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女子田径运动员,同时也是湖南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陈剑 《前线》2008,(5):27-28
奥运会的巨大影响,使奥运会的举办不仅限于体育,而是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奥运会的举办已经成为影响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重大事件。但参与或组织奥运活动,需要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各项法律和规则。在举办各种迎接奥运会的活动中,当前尤其需要防范的是奥运隐性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