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诉讼调解具有实现司法效益最大化,提高诉讼效率,进而实现司法公正等重要功能,因此在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复杂多样,案件数量大幅增加,新类型、疑难案件不断涌现,现有法律规范滞后于社会实践的情况下,如何创造性地发挥好司法审判本身所具有的调适法律适用的职能,克服法律的疏漏,实现知识产权领域的公平正义,是对法官司法能力和审判水平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调解制度的历史要久远于知识产权诉讼,而知识产权诉讼的出现则对调解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法学研究领域,人们谈论调解制度的文章不可胜数,但将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却寥寥无几。冲突与背逆——现行知识产权诉讼调解制度之困境知识产权诉讼在中国崛起只是近十年的事,却由于其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为知识创新的保护裹上了法治化的外衣,并顺应了WTO的要求而备受民众注目。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①其与一般财产权区别显著:1.权利的取得不依…  相似文献   

3.
三、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的实证经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指出:“科学要想成为客观的,其出发点就不应该是非科学地形成的概念,而应该是感觉。科学在最初所下的一些定义,应当直接取材于感性资料。”实证分析更加关注的是“实然”问题而不是“应然”问题,因为经验科学的任务不是获取规范和理想,而是现实中规范和理想是如何运作的实际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证分析就是经验研究,而非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那么诉讼调解制度的生命则更是一种纯粹的经验了。如何在经验中寻找出规律化的因素,妥善化解社会矛盾,节约社会成本的消耗,是长期以来困扰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近年来,诉讼调解越来越受到各级法院的重视,民诉法理论界也对诉讼调解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但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于诉讼调解实践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却是一直以来被理论界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2004年初,受最高法院委托,湖南省高级法院承担了诉讼调解制度规范化问题的课题调研。课题组先后深入湖南省5个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实地调查,并到外地法院学习考察,以基层法院、人民法庭为重点,采取查阅案卷、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法官、当事人、律师、法学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针对调研中了解的基本情况,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规范和改进人民法院诉讼调解制度的设想和建议,其中一些设想和建议已被最高法院于2004年8月颁布的有关人民法院诉讼调解的司法解释所吸纳。本文作者为该课题组的负责人,编者相信,由他所撰写的这篇文章,一定会对贯彻实施最高法院的诉讼调解司法解释有很大启迪。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诉讼调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调解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人民法院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若干规定》的颁布,为进一步完善调解制度,推动诉讼调解的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仍有一些规定不甚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若干规定》第4条第1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这项规定的目的是为当事人达成和解提供便利,鼓励和支持当  相似文献   

7.
诉讼调解升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面要强调法制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注重中国传统的调解结案,这在某种意义上,把法院和法官推到了两难境地。 司法现代化与回归传统的矛盾如何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范愉对诉讼调解进行了多年研究,她的回答很理性:“整个司法改革不是错误,但要达到现代意义上的法制化,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举例说,在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处理案件,会请律师,暴露出的矛盾并不突出。但是,大多数民众诉讼能力弱,司法改革设置的许多程序,对他们来说是增加了诉讼的复杂性。 “当事人对操之过急的改革难以接受,对法院的判决不懂得,这样,法院判得越多,不服判的也就越多。所以,虽然有许多精英在判案,但效果并不好。法院单方面的现代化改革,没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她说。 诉讼调解虽然有许多好处,但她觉得“不能把调解变成运动,否则,适得其反”。处理好诉讼调解和司法现代化的关系非常重要。范愉教授的观点正是我们编辑此文的目的所在。 ——编者  相似文献   

8.
王立峰 《特区法坛》2007,(1):23-24,30
诉讼调解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一项纠纷解决制度,为平讼止争、化解社会矛盾曾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被誉为“东方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前些年,基于各种原因,司法实务中民事案件的调解率却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当前,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重新关注诉讼调解并予充分的研究和重视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是世界民事诉讼法上的首创,民事调解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一枝花”,它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化解民事争议,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然而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该制度暴露出种种弊端,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学者们对调解制度的存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在阐述调解制度的优越性的同时指出现行调解制度的某些弊端,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二、仲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发展,仲裁在我国日趋活跃,已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仲裁在我国分为国内经济合同仲裁和对外经济贸易与海事仲裁。(一)国内经济合同仲裁198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对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机关、案件的管辖、仲裁组织和仲裁程序等作了规定。经济合同纠纷仲裁机关是国家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它们受理的是中国法人之间或中国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1.
调解是一种传统而温和的纠纷解决方式,易于实现社会和法律效果的一致性.调解概而言之可以分为非诉讼调解和诉讼调解,因调解主体各异,其发挥的作用也略有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学习,分析了调解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任建新于1987年4月23日在吉隆坡第四届国际上诉法院法官会议上的专题发言,为配合业大中国司法制度、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辅导,我们在征得作者同意后,略去开头和结尾部分,分三期在本刊刊登。  相似文献   

13.
三、诉讼在中国解决民事、经济和海事纠纷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等许多法律,为解决上述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了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最近还正在筹建行政审判庭。  相似文献   

14.
完善被害人诉讼权利和损害赔偿规范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宽芝 《法学杂志》2004,25(3):39-41
在各国的刑事诉讼中,法律都赋予了被害人诉讼的权利。在实现最大可能减少被害人损失,特别是保障赔偿被害人受损失方面,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形成了共识。为了确实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刑诉法》有必要补充规定受害人其他一些必要的诉权。  相似文献   

15.
调解是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肖扬院长在2006年第19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充分发挥司法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的重要文章,深刻阐述了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加强司法调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司法调解的目标、任务和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肖扬院长的重要文章,全面领会其中精神并以其自觉指导实践,对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现行离婚诉讼的立法特征 我国离婚诉讼调解的立法以2001年修改的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下称《婚姻法》)第32条第1款、第2款、《民诉法》第8章的内容为核心,以民事政策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为辅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其立法特征不仅具有普通诉讼调解的立法特征,还有特殊特征: (一)普通特征 1.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必须自愿。 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协商的结果,是他们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的  相似文献   

17.
诉讼调解:时下势态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卫平 《法学》2007,(5):18-27
从我国时下的诉讼调解势态来看,我国的诉讼调解已经呈现出一种强势作为,“着重调解”再次成为一种司法政策导向。这种态势出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司法政策对政治形势的简单对应和“过度反应”。这种导向影响了法律所规定的诉讼调解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实施,这种以抽象的政治要求取代个案具体情形的处理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偏离了诉讼调解的正确定位和运行轨道,对我国法治的发展和民事纠纷的公正解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诉讼调解,使诉讼调解回归应有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19.
诉讼调解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调解是中国特有的法律制度,长期适用于我国的审判实践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将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原则、偏重调解的做法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这在现实中已经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制度、司法公正的信赖。本文对我国现行诉讼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弊端以及法院强制调解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构想,即建立诉讼和解制度,以诉讼和解重塑现行的法院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审判中注重当庭宣判率,忽略了对民事诉讼调解的应用和完善。当前民事诉讼调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法院内部及法院外部存在的问题。民事诉讼调解中应当坚持自愿、合法、保密、灵活原则。设想以建立调审分离模式、多元化调解机制、改革诉讼调解结案收费制度等方式来重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