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蓁 《学习月刊》2009,(14):26-26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乐府诗。像《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长干行》、《远别离》等著名的代表作无一不是乐府。在盛唐诸多诗人热衷于时髦的律诗创作的时候.李白则以潇洒飘逸、豪迈奔放的乐府徜徉于诗坛。为世人所瞩目.本文试图从人物形象塑造这一角度切人.带领读者领略李门乐府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应以作者的革命历程为主要依据,从创作题材与主题的变化上去划分阶段.毛泽东没有也不可能在自我感觉"并未入门"的近体诗这一门类中,作带有某种限制的"被动式"创作.他的以意唱和正是政治家诗人的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毛泽东请人修改自己的诗词,主要是出于对这些作品艺术性的把握,而非文体的区别;为他人修改作品则主要是考虑求改者的身份.即使在诗词修改这类最能显示诗人风采的精神活动中,毛泽东仍不失政治家的本色.  相似文献   

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自我革新的深化发展。当前,主体教育在高校稳步扎实推进,落实大学生党员主题教育成了高校主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是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是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促进大学生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是促进党组织可持续发展,动员广大青年力量的重要方式。加强大学生党员主题教育,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党员重要地位及其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关键是深刻理解加强大学生党员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重要作用,重点在于促进大学生党员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进而让大学生党员思而促学、思而求真、思而促行,并能用以奋斗、用以开拓、用以奉献。  相似文献   

4.
悠然心会     
正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这是一首语浅意深、清幽淡远、诗意盎然的七绝。诗以问而不答,却又不答而答的奇妙形式,抒发了诗人酷爱自由、向往自然、纵情适意的生活态度与生命情趣,也反映出他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正导演王小帅在出版《薄薄的故乡》时说了句话,他是"无故乡的人"。我是有故乡的。而像我这样有故乡但却一直心神不宁的人来说,多了些牵挂,少了些洒脱。关于故乡,总是一言难尽,写出来,却又避免不了情深言浅。一度犹豫要不要把这个主题继续写下去,觉得所要写的内容更多还是偏于个人体验,担心别的人读了会有厌烦。不少写作者对写亲人与故乡存有障碍。这是自古以来的一个传统,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会像中国这样,对亲人与故乡有如此强烈的美饰意愿。诗人、作  相似文献   

6.
正7月15日,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和省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艺术司、省文化厅、省作家协会和绵阳市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在绵阳开幕。本届诗歌节以"中国梦想,华夏诗情"为主题,举办了中华经典诗词交响音乐会、诗人采风、诗歌朗诵展演等系列活动。每一场活动,既是一次诗歌的盛典,也是一次诗歌与现实、公众的对话与交流。今夏,绵阳这座滋养过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等文学大家的城市,诗歌飞扬,诗意长存。  相似文献   

7.
4月21日下午两点,位于三里屯的美嘉电影院放映厅座无虚席。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开幕影片《一次别离》正在放映。影片的故事情节很快就打动了观众,现场几次响起掌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观念有着因应历史时代主题而变化的演进逻辑,不断应对历史问题,调整时代主题。社会主义观念在演进过程中保持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理想性与现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合理张力。在演进过程中社会主义观念的结构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二元"走向"五位一体"。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土家族代表诗人徐必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对本民族的体认与自豪,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以诗歌形式对土家族的历史和当今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讴歌,力求展现土家族民族精神中的审美内核。《毕兹卡长歌》便是这样一部气势较为恢宏的土家族精神长诗,这是诗人个人修养与民族精神的融合,也是贵州诗人在21世纪为中国诗坛做出的独特贡献。一、"毕兹卡长歌"的精神内核诗人徐必常用诗歌弘扬民族文  相似文献   

10.
朱熹在哲学的主题、方法等方面多有创意。文章略述:对"无形而有理"的"太极"本体的探索是朱熹哲学的主题;朱熹哲学的心性论,重视人的本真存在;朱熹哲学的"致知在格物""、即物而穷其理"的认识方法包含有合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确证。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发主题文化产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汲取吸收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等文化路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让公民时刻浸润于主流价值观中,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进而从文化层面构建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2.
以长征为题材的诗集《雪葬》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诗人胡世宗两次重走长征路,不断开掘深化自己以军人意识为核心的历史意识,形成了以"人"为主题的主观历史意识,通过对长征途中普通个体生命的诗化解读,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生命过程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度追问。同时,胡世宗的主观历史意识中又包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在通过历史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浓郁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3.
正周敦颐在《周子通书·过》中有言:"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检视问题是知不足、找差距、明短板的"放大镜",是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手术刀"。如何用好这一"预警器""体检单",决定主题教育的成效。现实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检视问题不实不准、不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08,(12)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而这一时期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士不遇"主题的凸显。由于"不遇"文士身份的不同,其作品表现出来的"不遇"之情绪也有差别。西汉"士不遇"文学主题的突出,既与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从而引起的士阶层地位变化有关,也与士人有着强烈的干预现实意识和中国文学中的"风雅"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7,(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实践的"主题创造",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文章",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主题任务"。  相似文献   

16.
铁杵磨成针     
正心怀善念用心观察、努力创造,从根源之上、从内心深处向着目标,保持持续不断的信心、决心、恒心,任何人都有可能把"铁杵"这个"设想",通过千击万"磨",变成"针"这个"理想"。"铁杵磨成针"是一句老话。话虽老,理恒新。传说李白因此而开悟,成就了大唐一代诗人。其前提是"只要功夫深"。由此推而广之、论而深之,即"世上无  相似文献   

17.
1977年初,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周恩来总理,各类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诗篇见诸于报端。1月7日,《北京日报》首发作家、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1月8日,《人民日报》又全文发表此诗,在全国读者中引起了共鸣。柯岩是一位风格显著、成就突出的儿童剧作家和诗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到错误批判而被关进"牛棚",创作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8.
吕周聚 《理论学刊》2013,(6):113-117
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中国现代诗人提倡诗歌的"思想知觉化"、"身体思想",追求理智与情感的融合,创作出了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诗歌作品,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智性美风格的诗歌潮流。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10,(4)
诗人说:"母亲是爱的主题,流淌着不朽的千古真情……"母亲,既是爱的主体,又是爱的客体。因为有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和儿女对母亲的爱,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好!"寸草难报三春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母亲节即将到来,本栏目特地编发有关母亲题材的诗文一组,权当献上一束小小的康乃馨。愿天下的母亲幸福,健康,美丽!  相似文献   

20.
诗人“自救”,加强个人文化修养固然重要,而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则更为重要。自古至今,中国抒情诗多为意境诗,即多为写景触情构境以言志的诗作。本文从主题确立、形象捕捉和意境创造三个方面议论意境诗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