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希凤 《学习论坛》2004,20(8):77-78
诚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际关系的和谐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诚信 ,加强诚信建设势在必行 ,须注重诚信的自律与他律 ,使教育、制度、监督、奖惩等相辅相成 ,密切配合 ,并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2.
刘培合 《求实》2007,(2):84-86
道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济秩序困境和信任危机,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诚信是维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道德纽带,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经济关系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政府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因而诚信是和谐社会道德构建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3.
加强诚信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当代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规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当前我国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诚信缺失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加强诚信建设刻不容缓.只有加强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才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4.
赵婷 《世纪桥》2009,(19):53-54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诚信则无和谐,一个充满谎言和欺骗的社会绝不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因此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企业诚信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儒家诚信思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支撑社会和谐的基础保证,是社会和谐秩序的道德基础、是和谐社会赖以确立的人格基础、是和谐秩序的社会制度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汲取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精髓,加强道德建设,并把制度建设与道德建设贯彻到政府、企业、公民的互动诚信实践中去,促成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离开了诚信,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将不复存在。因此,构建和谐湖南,必须把建设诚信湖南作为首义,作为和谐湖南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我们打造和谐湖南的基础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诚信作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及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的政治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体现的是一种制度,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并认为诚信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道德标志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深入挖掘传统诚信资源,确立诚信观念,对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克服经济活动、人际交往和政府行为中的信用危机和失信现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俊丽 《学习月刊》2011,(22):74-75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贫富差距化的新形势下,诚信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诚信缺失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更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加强诚信机制建设,成为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一、我国诚信危机的基本状况及其产生原因我国当代社会诚信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经济的角度看是经济活动中的信用问题;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人与人之间的诚待互信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准则.政府要以诚信取信于民,企业要以诚信取信于消费者,个人要讲诚信,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针对当前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现代诚信大厦,是摆在国人面前一项重大而严肃的时代命题。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呼唤重建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指诚实守信为核心理念的行为准则,并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诚信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我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充分表明,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是推动人与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依据。从现代社会的视角看,弘扬诚信文化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行的根基和精神纽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应遵循行为准则。当前,整个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确实令人堪忧,说严重点到了“可怕”的地步。一是官德滑坡,滋生腐败。突出表现在政绩弄虚作假,年龄履历造假,以权谋私敛财,生活腐化堕落等;二是商德滑坡,不讲诚信。假冒伪劣防不胜防,坑蒙拐骗花样百出,虚假广告随处可见,令人心怵的案例有“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黑煤窑”等不一而足。三是公德滑坡,人心不古。  相似文献   

12.
赵明星 《奋斗》2011,(3):51-52
诚信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纳税人而言,诚信纳税不仅是履行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也是衡量企业或法人代表的个人信誉的重要尺度。对税务部门而言,诚信不仅有利于公正执法,而且给纳税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税收诚信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且也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叶春涛 《世纪桥》2007,(4):44-45
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企业诚信行为的缺失,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以制度创新来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7,(11):5-5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全体人民群众的期盼。一句话,诚信建设已成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诚信建设。一是要在全社会倡导诚信精神,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要做诚信建设的带头人,带头强化诚信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强化自律意识,以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带出明礼诚信的民风社风。  相似文献   

15.
诚实守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应有之义。人类历史证明,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当今,市场经济对诚信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必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诚信缺失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 ,倡导国民的诚信道德是社会的强烈呼声 ,但如何重建社会的诚信体系 ,却有赖于我们对诚信缺失原因的了解 ,否则诚信体系的重建势必仍会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当今社会的诚信缺失主要有历史的、经济制度的和伦理的这样三个层面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准则,也是一种社会资本。传统社会为诚信资本的累积创造了良好的机制环境。然而,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存续下来的诚信资本却面临着挑战,中国社会所暴露出的种种不和谐景象,说明了以诚信为重要内涵的社会资本不足,甚至透支了历史的积蓄。现代社会,需要重构诚信资本运作的机制环境。  相似文献   

18.
政府诚信是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支点,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和谐社会与诚信政府建设的互动关系,总结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根源,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诚信政府的构建途径,对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加强诚信友爱道德建设,需要人们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从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综合努力,密切配合,最终实现诚信友爱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诚信思想在人类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治理国家的依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提倡诚信思想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