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采访孟亦醒那天,正赶上他的儿子去监狱探视.宝贵的探视时间里,父子二人却几乎一直保持着沉默.做父亲的,身穿囚服,一脸赧色;当儿子的,大包小裹,疲惫落寞.似乎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儿子清了清嗓子,终于先开口:"……家里都挺好的."父亲迅速感激地回答:"你多费心了."想了想,又犹豫着加了句:"好好照顾你妈妈."话音未落,眼圈儿先红了,而儿子却生硬地把脸扭向窗外,再没说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碗羊汤     
前段时间,我带儿子回了一趟老家。列车从进入沂蒙山区的那一刻起,扑面而来的全是大大小小的山丘。我就是从这风景秀丽却又给家乡祖祖辈辈带来不便的大山里走出来,走进县城的中学,走进省城的大学,再走进都市的高楼大厦里。我和儿子出了车站,按照父亲在电话里的指引,钻进路边一辆崭新的轿车。"喝羊汤去?"坐在驾驶座上的父亲以半是询问半是命令的口吻说。  相似文献   

3.
书痴·父亲     
我的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那是一个满是心酸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但为了上学,父亲抵抗了多少白眼,忍受了多少饥饿,因为在整个家庭中,谁都不愿承担一个不干活,却要消耗口粮的男人.高中毕业后,确实无钱再上学了,高考的当天,父亲特地跑到县城的离考考场外转了一圈,没有参加高考,挥泪离开了家乡.  相似文献   

4.
一盒补药     
<正>父亲去县城看上高中的儿子,带了20多个熟鸡蛋,另外还特意花50元钱,买了一盒补药——复方人参蜂王浆。"读书是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5.
高尧 《党史纵览》2005,(12):8-11
2005年6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夹金山胜利70周年暨陈云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四川省宝兴县城红军广场举行.记者看到了一位瘦弱的中年人久久地站在陈云雕像前,一打听,原来他就是当年护送陈云出川的中共秘密党员席懋昭的儿子席康桥.此前一周,即6月1日,陈云的儿子陈元也专程赶到宝兴,为父亲的雕像揭幕.陈元和席康桥先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一位睿智的父亲,为了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经过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试题。父亲分别给三个儿子每人100元钱,  相似文献   

7.
风雪夜归人     
正2018年10月26日星期五大雪凌晨,入冬的第一场大雪悄然而至。漫天的飞雪将大砬子村装扮得如童话世界一般,静谧而美好。上午,队长马传喜和队员张振海要去呼玛县城开会。望着窗外的积雪,想想那条颠簸又崎岖的公路,我不由得为他俩捏了一把汗——大砬子村通往呼玛县城的唯一一条公路,路面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甘肃临洮县人,1930年6月出生。家里靠父亲一人种地为生,为了摆脱贫穷,父亲决定供我们兄妹5人中的一人上学。12岁的我走进了村子的学校上高小,17岁离家到县城上初中,每个星期步行回家背一次粮食和柴火到学校自己做饭吃。  相似文献   

9.
正10月底,我和同事赴玉树州杂多县采访。在抵达杂多县城的第二天,挂职的县委副书记严海波提议去扎青乡昂闹小学看看。中午我们从县城出发,县上的干部说,三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想也没想就上了车。走了一小时左右,平整的沥青公路消失了,车开始在石子路上颠簸起来,越走海拔越高。晕车伴随着强烈的高原反应,我头痛欲裂,胸闷难  相似文献   

10.
潘登 《廉政瞭望》2007,(10):50-51
父亲死于一场意外的车祸。本以为是件普通肇事案,一封遗书却道出了惊天秘密:这场意外竟是绝症父亲蓄意制造的!目的就是为给即将上大学的儿子"挣"笔学费。17岁的儿子知道真相后,面对父亲无私的父爱和自私的做法,内心十分矛盾……  相似文献   

11.
父亲牵着年幼的儿子逛商场。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父亲乐此不疲,儿子却截然相反,跟随父亲才走进商场便哭闹不停。父亲连哄带骗甚至打儿子都无济于事。儿子很是委屈,哭闹得更厉害不说,索性甩掉脚上的鞋以发泄对父亲的不满。面对儿子的“责难”,父亲只得先拾鞋再和儿子“算账”。当父亲蹲下身子拾鞋时,惊呆了:一点儿也看不到商场的花花世界,看到的只是来往穿梭的脚,鞋上的污垢、怪味更让人生厌。父亲忽有所悟,拾起鞋后,抱着儿子继续逛,儿子不哭了。还破涕为笑。  相似文献   

12.
“以前从老家到铜仁市区提货,天不亮出门,得先去县城赶最早的班车,然后颠簸6到8个小时才能到铜仁,第二天才能赶早班车回来,得整整两天.”德江县复兴镇七星社区居民冉华感慨地说,“现在好了,一天一个来回,办了事,还可以赶回家吃晚饭!坐车不再遭罪了,一路高速美景反倒是一次难得的放松时刻.”  相似文献   

13.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了几十万人,父子俩却活了下来。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  相似文献   

14.
1 赵君陶经过四天海上的颠簸,于七月初安全抵达了香港.李硕勋和柯麟同志一起到码头上来迎接赵君陶.李硕勋见到妻子赵君陶和儿子非常高兴,立即将儿子李远芃(到延安后改为李鹏)抱在怀里亲了亲,天真活泼的儿子对爸爸乖乖地说:“我和妈妈都想你了!”李硕勋对妻子说;“幸亏你早来一周,如果迟来一周,我已到琼崖(海南岛当地称琼崖)去了.”李硕勋在香港,先住在九龙柯麟同志那里,后在香港九龙中共香港市委秘书长潘亚波家里.赵君陶和儿子来后,住到潘亚波家一段时间,他们又搬到省委军委机关住.广东省军委机关设在香港九龙一个商店内.这个商店是广东省委军委机关一个廖干事的叔父开的做小买  相似文献   

15.
学会感恩     
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一封农民父亲写给大学生儿子的信,信中痛斥儿子:不知道在大学里除了学习文化,还能否学到良心?”这位63岁的父亲称儿子在大学“玩潇洒”,每次给家里去电话都是要钱,甚至偷改学校的收费通知,虚报学费。为了攒钱供儿子读书,父亲到村里的砖厂兼做苦工,母亲找了一份看孩子的差事,妹妹辍学给人家当了保姆。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沈阳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的一次“摸底抽查”显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不但没有使孩子懂得感恩,反而使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态:凡是我要求的父母都应该给,否则就是父母无能。…  相似文献   

16.
史载,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老来得子,取名宝儿,对其疼爱有加。郑板桥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馒头送到床前,却发现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  相似文献   

17.
<正>与子女签订《分别赡养协议》差点老无所依郭大爷养有三儿一女。到了应该尽享天伦的年纪,郭大爷却把三个儿子告上了法庭。原来,1995年郭大爷老两口与三个儿子签订了《分别赡养协议》,约定大儿子负责赡养母亲,其余两个儿子负责赡养父亲。因为当时女儿已出嫁,分家时没有将财产分给女儿,所以协议中并没有约定女儿应该承担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母亲去世后,大儿子便对父亲的拮据生活不闻  相似文献   

18.
史载,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老来得子,取名宝儿,对其疼爱有加。郑板桥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馒头送到床前,却发现父亲早已断气。  相似文献   

19.
张兵亮 《先锋队》2014,(12):22-23
一位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同事眼中的好领导,儿子心中的好父亲,却因为一起人情案,辜负了党对他的多年培养,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翻开王某的案卷,我们看到,46岁的他,人到中年,是家里的顶梁柱;从警25年,他对工作驾轻就熟。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一步一个脚印,在2010年11月被提拔为临猗县天兴镇派出所所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父母眼中的好儿子,同事眼中的好领导,儿子心中的好父亲,却因为一起人情案,辜负了党对他的多年培养,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相似文献   

20.
彭友 《党建》2009,(2):35-35
儿子与邻居家的小孩同时落水,在早一分钟或许可以生还,晚一分钟就意味着死去的危急时刻,父亲将手伸向了别人的孩子,而自己的儿子却因抢救不及时永远离开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