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畅 《时代风采》2008,(24):17-17
2007年6月,天气的炎热让人透不过气来,但是,一向感觉敏锐的我似乎查觉到除了炎热,仿佛身上还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好像是胃口隐隐作痛,我把这一切归罪于该死的天气,给自己准备了胃药。胃疼次数越来越频繁,一次比一次厉害,我不由得有些发虚,等过一阵子,一定上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2.
余俊 《工友》2011,(7):54-55
1983年10月,我正式调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记得离开武汉汽轮发电机厂时,我一点也不觉得伤感,反面感到庆幸,因为那时的感觉,能到工会,就是回家了。  相似文献   

3.
《农村青年》2007,(1):43-43
我今年25岁,来北京打工已经五年了,城市繁华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了我,我不想再回到农村去了。可妈妈却催着我赶快回家找对象结婚,因为在农村像我这么大的女孩,早就结婚有孩子了。我知道回去可能是人生必由之路,可回去就要重新过修理地球的苦日子,我又实在不甘心。在城里留下吧,婚姻也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城里人谁愿意找个农村户口的女孩呢?我觉得生活太难了。去与留都是那样难以抉择。我天天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好想找一个人听我诉说,可家乡的亲人不能说,怕他们担心我的处境;城里边的人又不能体会我的心情,只好压在自己的心里,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沉了!时间久了,我感觉精神都要崩溃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改变文化﹃空﹄之我见●陈海鹰读了何应洋同志的《文化宫的文化“空”现状亟待改变》一文(载《中国工运》1996年第9期),颇多感触!我在县工人文化宫工作了近20年,从实际工作当中我深刻体会到:除了一些客观上的原因,一些文化宫职工的文化素质不高,也是导致文...  相似文献   

5.
周洁 《工友》2009,(4):57-57
据《健康时报》报道,不少人喜欢睡床垫,但过了几年后,有些人会感觉越睡越累,往往是一觉醒来腰酸背痛。一检查床垫才发现,上面已经被睡出了“坑”,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睡个好觉和不影响骨骼的健康,一般都选择了让它“退休”。  相似文献   

6.
陈开心 《时代风采》2008,(20):28-29
记不清我是第几次走进这座玲珑剔透的边境小城了。每次进入这座边城,它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次与一次的感觉不同,一回与一回的印象各异。  相似文献   

7.
说起我和《农村青年》十几年难以割舍的情缘,这得由上世纪90年代说起。确切说应该是1997年吧,那时我刚刚走出校门,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村干部的爸爸把村里订阅的报纸杂志带回家看,在厚厚的一摞报刊当中,我邂逅了《农村青年》。心中寻思:竟然还有这样针对农村青年创办的杂志?我饶有兴趣地翻看着,一下子就被其中的内容和贴近自己生活的文章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8.
袁刚 《农村青年》2007,(3):30-32
一 很小的时候我就问爸,我妈呢?那时候,爸总是说我妈到一个很快乐的世界去了。后来我才知道,我出生一年多一点妈就死了。我就怨自己命不好,别的孩子都有爸妈宠着,而我呢?特别是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我就会难过得掉眼泪。  相似文献   

9.
    
李亭 《时代风采》2007,(6):56-56
我爱词,独爱织满泪水与忧伤的词。有时,真的有一种感觉,一种魂牵梦萦的感觉;真的有一种意境,一种心手相携的意境;美丽的东西会有一个美丽的归处,绝美的爱也应该有一个绝美的演绎过程,也许,爱也是一种修为。  相似文献   

10.
一11月的南非正值春季。清晨,煦和的阳光,融融的春意,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我坐在办公桌前,正在思考一天的工作,电话铃突然响起。“王总,早晨好!”我听出了是东兴贸易公司王总的声音。“我们刚到一批货,可人都出差了,请你过来帮帮忙,”王总客气地说。有时,他也找我过去帮整理个材料什么的。  相似文献   

11.
树峰  伟坚 《农村青年》2006,(1):47-50
又是一年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05年终于在紧张的忙碌、奔波和期待当中过去了。告别家乡和土地进城务工的兄弟姐妹们。在迎接新一轮朝阳的时候。是否有空回头看两眼。想一想:我这一年过得怎么样? “原来用于耕作的双手,是否在城市为自己创造出幸福?” “一年的辛劳过后。咱们的脸上可有笑容?” “我的理想实现了吗?该拿的报酬拿到了吗……” 让我们随机采访几个在广东的务工者。走进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和内心。看一看.最最普通的他们,是怎样度过2005年的……  相似文献   

12.
父亲打电话说要请我到村里的红运餐馆吃饭,我顿时就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你想,儿子请老子吃饭,那没说的,天经地义。可老子请儿子喝酒,就有点乱,至少在我们那个村里没有这个规矩,要是让村里人知道了,还不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我是不孝子孙。  相似文献   

13.
张琦 《工友》2012,(3):45-45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一家职业培训机构工作,为培训老师做助理。在我之前,那位老师已经有了三名助理。四人当中,只有我是研究生学历,所以公司十分器重我,我的工资标准也相对高于其他人。因为我工作效率高,所以很快我就得到了上司的赏识。故而我一直很有优越感,一直没将同事放在眼里。  相似文献   

14.
清风慕竹 《工友》2011,(6):51-51
一天,跟随某一科级领导下乡,镇书记很热情,不但能叫得上我的名字,而且称呼我为老师。我素来以为老师不过是我的职业名称而已,并无实质性的内容,所以从未敢托大,但对书记所表现出的尊重感觉还是很舒服。不过真正检验老师成色的时候是在中午,某位副区长突然驾临一其实他也是我教过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城楼下一个静谧的咖啡厅,我和这个名叫杨雪的女孩子有了一次直面的沟通。与电视剧《非你不可》当中的“苏岩”一样,生活中的杨雪也是那么的纤尘不染,清秀文静。她的话不多,却又不像一般新人那样,面对媒体和记者的时候显得有些羞涩和腼腆。她很沉静,在沉静中又透露着一份从容的感觉。她实在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子,第一次拍电视剧就扮演剧中的一号女主角,和当时的偶像明星陈坤,演绎了一段缠绵悱恻非你不可的爱情故事。拍完了这部戏,又和香港著名影星汪明荃、郑少秋一起,参加了香港无线35年台庆大戏《血  相似文献   

16.
父爱如茶     
母亲说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欣喜若狂得像个孩子似的跑遍了医院所有的房间报喜,尽管听母亲的叙述我知道他很疼我,但在现实中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阿莲 《农村青年》2011,(2):52-54
“老同学,你还记得我吗?”2009年2月下旬的一天,余虎整理好办公桌的文件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跟他玩起了“猜谜”游戏!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名人、伟人,一辈子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是,她确是一位能人,一位强人,她以自己的优良品格和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伟大。我的母亲是一位完美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历和专长,但是,她确是北方农村女性当中的佼佼者,她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言传身教,给我们铺就了做人做事的人生之路,使我们获益终生。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完美。  相似文献   

19.
心愿     
郭冬梅 《时代风采》2008,(24):21-21
说来也巧,成为烟草人,还遂了我儿时一个纯真的心愿。我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外祖母家度过的,形象地说,那是一处烟雾缭绕的“仙境”。在我的记忆当中,外祖父就终日与他的旱烟袋形影相随,下地千活,晨起饭后……他那少喜多愁的面庞总是隐在袅袅升腾的烟雾中。趁他高兴的时候,我也顾不得那呛人的辛辣的旱烟味,缠着他吐出一个又一个形状瞬变的烟圈,  相似文献   

20.
《重庆工运》2006,(6):13-14
我是广厦重庆一建的农民工,叫李开云。家在四川华蓥,今年42岁。在重庆一建工地做了11年的砖粉工。现在一年收入两万多,老婆和我在一个工地做平工,一个月挣千把块钱。如果单单在家种3亩田,一年收入也就两三千块钱.在这里打工比在家里好十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