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反全球化运动看全球化的未来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期,当全球化运动如火如荼推进时,反全球化运动突然爆发。反全球化运动形成的根据,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缺陷与失弊,如国际社会的不平等;世界性生态危机;全球政治、化的冲突和摩礤。反全球化运动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现象。反全球化运动不可能阻止全球化进程,却对全球化产生合理的制衡、规范意义。从反全球化角度审视,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将呈现理性、公正、可持续发展、多样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交通促进社会全球化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全球化目前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全球化等领域。交通作为社会主体实现人、物、信息空间位置转换的社会活动 ,在促进社会全球化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人类利用交通促进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世界贸易的发展 ,从而推动经济全球化 ;通过为文化使者提供远程位移工具 ,为文化制品提供大空间传输载体 ,加速文化全球化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运输食品、时装、家用电器和文化产品来促进生活方式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重要趋势,全球化不仅改变着资本主义,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由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它还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因此,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和两重性。社会主义应掌握和利用全球化的主动权,善于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全球化不等于全球资本主义化,理想的全球化是全球社会主义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的入世,NGO和WTO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由于中国在现代化、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NGO反对WTO”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当今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对立的;相反,它们是相互促进的。人类需要市场全球化、民主全球化与公益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潮流,也是一个世界现象和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分析对全球化发展的几种不同观点,并通过总结提出了自己对于全球化能否继续发展的观点:全球化应该在一种更科学更理智的条件下继续发展,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应该为贫穷落后地区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不是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本土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带来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民族性与互补性是全球化时代文化所具有的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为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既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开放、引进和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成果;又要坚持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发展、保护和坚持本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现象 ,它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 ,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动力。在生产力革命的推动下 ,全球化不断深入 ,经历了多次发展高潮。全球化的历史进步不仅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也使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中产生出来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 ,它必然会带来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本主义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是以大工业为核心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可贵的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借助全球化大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毋庸置疑的政策方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全球化的简单追随者或被动参与者,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全球化观。和谐世界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构建和谐世界是解决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矛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娅 《岭南学刊》2004,(1):76-79
文化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然这是在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的涵义、基本特征及其与全球化关系的基础之上来说的;民族文化本身有其存在的根据,更有其在文化全球化中存在的根据,只是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世界旅游业发展回顾和2004年发展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义 《思想战线》2004,30(4):134-137
20 0 3年世界旅游发展的情况证实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性很强的经济产业 ,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经济形势变化、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突发事件等危机的出现 ,都会影响世界旅游的发展。 2 0 0 4年世界入境旅游发展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尤其是世界旅游业将在应对危机中产生新的突破 ,出现新的格局。我们应不断增强旅游业的抗干扰能力 ,减轻世界旅游的敏感性和波动性影响 ,这样 ,世界旅游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相似文献   

12.
刘志明 《桂海论丛》2003,19(3):75-77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第三世界发展问题是西方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后果,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在于第三世界进行社会革命,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并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部文明成果,第三世界获得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则是拥有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3.
论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它是中国缓解世界矛盾、促进世界和谐的一种尝试,是国内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平发展的自然延伸和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外交日益成熟、自信的产物。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着坚实的基础,它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是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升华,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中国不仅是和谐世界的提倡者,也是和谐世界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所包涵的第一重生态意蕴在于:研究世界历史既要承认自然的先在性,也要看到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引起普遍交往的建立,进而促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第二重生态意蕴在于:资本的扩张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以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侵略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生态意蕴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The ancient city of Pingyao get familiarized with the worl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festival, which brings Pingyao into the mainstream of the world cultural life but also pushes it to the forefront of history. What we felt viewing each frame of photo is the young Pingyao full of vim and vigor. Pingyao, assuming a new posture, is taking to the stage before the world, like beautiful stage sets decorating the ancient city. And all these will be forever fixed in our eyes and memories.  相似文献   

16.
正Metaverse has become the most recent buzzword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as related stocks continue to hit daily limits.The actual term metaverse was first put forward in Neal Stephenson's 1992 science fiction novel Snow Crash, in which he described a virtual world called the Metaverse, a computer-generated 3D world that is interactive, immersive, and collaborative. The 2018 movie Ready Player One, directed by Steven Spielberg, further clarifies the concept of the metaverse by portraying it as a virtual replica of the real world.  相似文献   

17.
历史演进与功能定位: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处于中国城市领军地位的首都北京建设为独具特色的世界城市,对于首都的发展乃至中国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历史演进与功能定位的双重视角,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三大世界城市在形成过程中遵循的普遍规律以及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探讨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功能定位,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科技、世界格局等因素从正面促进了全球关联和共同利益的形成,而全球性问题则从反面促成了全球性的相互依存。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这三重关系的内在矛盾表明,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实质上与全球性问题具有内在一致性。强调人类相互依存与共同利益的后现代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论人的类存在的公共属性及公共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相对于个体或私人而言,是由多元主体构成的人类共在和共处世界的基本特征。“公共性”揭示了人类共在和共处世界的基本属性和条件,即人类的共在和共处活动具有共同性与公开性、普适性、同质与差异的共在性、多元主体的趋同与共识性、价值与规范的统一性等基本属性。人类共同体世界的活动与秩序客观上遵循着公共性的实践尺度和条件,它是维系人类社会总体性存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正视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我国及亚太地区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牢记历史,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和美化侵略战争,警惕军国主义势力东山再起,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