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马恒民 《求索》2005,(12):64-66
只有依法执政才能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而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学璞 《当代广西》2004,(22):40-4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五个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是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这就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略论邓小平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清 《前沿》2005,2(10):5-8
邓小平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或孕育着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的基本要点,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源泉。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潜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这五种能力呢?笔者认为加强学习,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一、加强学习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需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借口工作忙,顾不上学习。有的同志认为理论学习不能立竿见影,浪费时间。有的同志不…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5,(24):64-6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  相似文献   

9.
王金生 《今日浙江》2004,(21):27-2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是构成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最基本的要素。没有这五种能力的提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无从谈起。但是,党的整体执政能力、执政效能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就是说在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中能否发挥最佳效应,还要看其执政的体制、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因此,我们必须尽快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和…  相似文献   

10.
本刊活动     
《当代广西》开栏征文“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广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  相似文献   

11.
国际刑法规范的“完整人格”关涉国际刑法的“完整人格”。《国际刑法通论》一书对国际刑法及国际刑法规范“完整人格”的论证,主要是以调整对象为基点、以战争犯罪为例证、以“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为逻辑前提进行的,其论证系统、生动。但其基点准确吗?例证贴切吗?逻辑前提必然成立吗?  相似文献   

12.
李华锋 《桂海论丛》2006,22(6):63-65
当今国际社会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的全球性国际社会。这启示中国应当在坚持符合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的原则基础上,以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与塑造和谐国际社会为目标,更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在融入中做到传统外交和非传统外交并重,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自信心,灵活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身份,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划分的思维进路。按照大陆法系的法律部门划分进路所理解和界定的国际商法是"国际性的商法",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性的经济法"。按照美国式法律部门划分进路,国际商法是指"国际商务中的法",国际经济法是指"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在我国,尽管国内法律部门划分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思维进路,但在国际法层面上,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却较多地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际反恐怖主义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反恐怖主义法是国际社会有关恐怖主义犯罪和处罚的规章、制度和原则、规则的总称。它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而不是一种道德规范。国际反恐怖主义法本质上属于国际法范围的公法 ,它构成了惩罚恐怖犯罪的国际刑法的有关组成部分 ,因此同时兼具强行法和软性法的特性。它是由诸多法律制度、规章、规则和原则构成的。它的最主要任务是调整国家之间在预防和惩处恐怖主义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所以 ,不能把世界各个国家的反恐怖国内法当作是国际反恐怖主义法  相似文献   

15.
国际秩序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范畴,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中国国际战略的一个基本目标。在国际秩序的研究中,国际秩序的概念、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性质判断等,仍是一些有待辨析和澄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际舆论及其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舆论作为国际社会大众心理和时势的反映,是一国国家形象的“晴雨表”,对国际关系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国际舆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权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和开放程度,制约其对外政策和策略。我们必须立足自身形象的塑造,努力扩大对外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在引导国际舆论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女性主义的视域内,女性在国际关系中的缺席与国际无政府状态之关联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命题。作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的重要理论预设——国际无政府状态表现出男性特征。本文沿着现实主义设定无政府状态的逻辑,从对自然状态下女性特征的解读、男性化国家的描述以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女性缺席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现实主义逻辑中女性之缺席与无政府状态的相关性,指出女性缺席是现实主义逻辑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无政府状态的前提而非结果。  相似文献   

18.
顺利开展国际反恐怖斗争,增进国与国相互合作,必须有可靠的制度安排作为保障。 现有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水平和规模未能适应国际反恐怖斗争有序开展的要求,存在范围和领域十 分有限、单边行动、合作基础不巩固等问题。完善国际反恐怖制度体制,一要根据斗争的现实要 求,不断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造,增强其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反恐怖制度的收益水平;二要强化已 有制度间的整合和衔接,减少其内部冲突,降低制度的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世界范围的民族主义新浪潮,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一度政局动荡、经济衰退乃至文化保守,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然而,民族主义具有多重功能.它的再度兴起和演变客观上也推动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朝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民族国家的增生冲破了沙文主义牢笼,有利于改善长期扭曲的民族关系,民族生机得以复活;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引领时代潮流,成为促进国际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各民族国家重新审视国家利益原则,更加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市场信息,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非常重要,文章就国际标准的概况、检索及采用国际标准的意义作了介绍,并用实例说明采用国际标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