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耕牛过食稻谷经常发生,多因对耕牛管理不善,使牛绳挣断或散牧失管,牛只进入稻田任意采食或闯入粮堆暴食所致。1980年~1985年,我院共收治此病32例,对其中11例病牛使用饴糖治疗,全部治愈;对另外21例,采用灌服泻药或手术疗法,治愈16例,死亡5例。 (一)临床症状 用饴糖治疗的11例病牛中5例食欲停止,反刍消失,粪呈稀水样,气味酸臭。有4例粪干而少,粪中夹有稻粒及碎米。轻度和中度脱水。直肠检查,除2例小肠  相似文献   

2.
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诊断法诊断耕牛伊氏锥虫病的试验,于1978年初获成功。经疫区试用,认为是一种特异性好、敏感性强,方法简便、经济、重复性良好的诊断方法。目前已推广使用。 为了控制和消灭耕牛伊氏锥虫病,进一步探明锥虫病病牛血凝抗体消长规律和治疗以后  相似文献   

3.
耕牛夏痢多因牛在夏秋季节,乘热过食,饲喂变质发霉的饲料和饲草,饮水不洁,过度劳役,牛舍潮湿,环境卫生差而致。病牛初期食欲减退,被毛蓬乱,口渴喜饮,尿量短少,反刍减少,四肢无力,弓背,喜卧地,短期瘤胃臌胀,接着肛门失禁,频频排出粥状或水样粪便,粘染肛门周围及后肢,粪便带酸臭味和气泡,呈暗黄色和褐色。当腹泻剧烈时,病牛消瘦,精神萎靡,眼球凹陷,失水,酸中毒,心跳加快,脉搏微弱,喜卧少动,如不及时治疗,往往预后不良。笔者应用五鲜中草药汤治疗耕牛夏痢,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耕牛青杠叶中毒是以泌尿、消化系统机能和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的地区季节性中毒疾病。该病在国内发生的时间已较久,如贵州、四川、湖北、河南、陕西、山西等省均有报道。栎属植物分布的地区,每年在谷雨前后均有大批耕牛发病和死亡,如贵州遵义县复兴公社1973年中毒耕牛达225头,死亡44头。我们采用瓣胃注射治疗该病,经试验对初、中期中毒病牛效果较好,对后期中毒需配合强心、输液等疗法,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耕牛夜盲症,是我们地区冬春季节多发病之一,多为长期舍饲干枯,陈旧的桔杆和缺乏维生素A的饲料所致。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凡是舌下有横纹的成年牛,均呈现程度不同的夜盲症,凡未上笼头可以自由采食的犊中,舌下既没有横纹也不夜盲。以后经对1200余头病牛的观察,证实病牛随横纹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夜盲症。从而建立了牛夜盲症的舌下横纹诊断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耕牛角膜凝脂翳是一种慢性增生性角膜炎,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耕牛永久性角膜混浊甚至失明致残。笔者曾用多种方法治疗这类疾病152例,以石胡荽注射液在角膜翳区注射效果最好,现报道如下。 (一)牛角膜凝脂翳的临床表现 病牛初期表现一侧或两侧眼视力差,羞明、流泪,眵多,呈黄白色或黄绿色,结膜红肿、充血。以后结膜炎渐退,角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迅速蔓延至整个角膜,形成灰白色云翳,并逐渐增厚,状如黄色凝脂,遮盖瞳仁,致使牛眼失明。有的开始角膜形成黄色翳障,或角膜出现凹痕,以后变成一片凝脂状云翳。  相似文献   

7.
笔者就医以来临床上碰到二例耕牛胆囊炎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形式与中兽医书刊报道有所出入,造成诊疗失误,特提出与同道共同讨论。临床反应病例一:本区仓屋榜乡岔口坳村6组姜某一去势公水牛,14岁,营养中等,于1979年3月7月发病,9日死亡,病程3天。主诉:病牛于7日始精神不安,回头顾腹,头低耳搭、食欲大减,大队兽医治疗2天无效。笔者于9号下午四时就诊,病牛食欲废绝,口、耳、角发凉,体温37.6℃,病牛呈左侧横卧,常回头右顾腹部、头颈伸直贴地,颈部抽搐,两眼微肿发黄,流泪不止,左腹胀满,喉中呃逆。  相似文献   

8.
辛荑散、加味知柏汤治疗初期额窦炎均有良效,但对病程较长者效果很差。为此,我们从1972年起试用二花黄芪散治疗病程较长的慢性额窦炎8例,效果比较满意。 处方 二花21克、生黄芪45克、连翘21克、酒黄柏15克、桔梗15克、牛蒡子21克、  相似文献   

9.
我们同果元公社兽医站的同志一起,试用食醋治疗耕牛黄荆条中毒,疗效达100%,而且在用药一个月后,病牛症状完全消失,普遍长得毛光水滑,效果显著。 黄荆条系野生植物,在我县二十多个公社的半山区分布极广,每年清明前后萌发嫩叶。这时正值枯草季节,牛、羊喜爱采食,食后,初不显症状,经过二、三个月才逐渐发病死亡。过去,由于我们对此病没有确诊,查阅有关资料也没有记载,无防治办法,年年造成死亡,对畜牧业影响很大。因此,我们从1975年开始进行探索,现已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0.
耕牛痈是发生在皮肉之间的局部化脓性疾患,局部肿胀、热痛,发病迅速,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常位于肩、颈及颌下等处。几年来,笔者采用《医宗金鉴》中的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耕牛痈12例,疗效显著。(一)临床资料 在12例病牛中,肩痈7例,颈痈1例,颌下痈4例,大小约10cm×15cm,其中2例化脓。触诊患处有热感,拒绝按压,在被毛少处的肩痈可见暗红色。食欲、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正常。尿少而呈黄色。(二)方剂组成 为《医宗金鉴》原方。250~300kg体重的耕牛可用如下剂量:金银花90g,天花粉60g,归尾60g,浙贝母60g,甘草30g,乳香30g,没药30g,白芷30g,防风20g,炒山甲20g,  相似文献   

11.
硝硫氰胺是目前国内治疗耕牛血吸虫病广泛应用的药物。近年以来,全国不少单位曾在该药的剂型、投药途径、方法等方面作过大量研究。通过协作,提出以每公斤体重60毫克的剂量一次口服,疗效达90%以上,并在生产中运用。但此法用药量大,治疗费用高,一头病牛以400公斤计,需药费15.6元使推广受到影响。用微晶粉水悬剂静注治疗,用药量只要口服剂量的1/40,亦可达到相同疗效,但临床上有突然倒牛和死牛的严重反应。因此寻求新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实为必要。从1980年以来,我们研究了将药物直接注入第三胃的给药途径。通过安全试验、自然病例预试、人工复制病例试验、扩大试验、以及病理生理生化等研究,获得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治耕牛栎属植物中霉198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耕牛栎属植物中毒562例,治愈504例,治愈率达89.8%,疗效满意。临床症状初期病畜耳、角、四肢发凉,鼻汗时有时无、流涕,毛立发抖,食欲减退,口色青白,磨牙、流涎,尿清量多,粪便干...  相似文献   

13.
牛创伤性网胃炎及其继发症是牛采食时误食混在饲料中的尖锐而质硬的异物,进入网胃后刺伤网胃壁,甚至穿透网胃壁刺伤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的一类疾病。它能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肉牛增重,降低耕牛使役能力,甚至造成病牛死亡,从而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损失。近三、四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兽医工作者对此类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解国内外兽医工作者对  相似文献   

14.
耕牛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过食精料而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乳酸增多、脱水、血浓浓稠等一系列变化的疾病。国外乳牛发病报道的较多。近年来我国北京地区乳牛亦多次发生(肖定汉,1982)。但耕牛致病的尚不多见。1983年春耕期间,我们在镇宁县兽医门诊部收治了6例患本病的耕牛。其中母黄牛4头,母水牛和公水牛各一头。于4~6月份农忙季节中发病,且都有过食精料的病史。除一例母黄牛偷食大米过多未作治疗突然倒毙外,其余5例经治疗后,痊愈3例,2例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5.
“珍珠病”就是浆膜结核,是结核病在浆膜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过去仅在剖检后才有明确诊断。为摸索它的生前诊断方法,笔者从1980~1982年对苏鲁豫皖部分地区的626头耕牛进行结核检疫(阳性牛225头占35.94%,阴性牛281头占44.89%),将其中的阳性牛137头、阴性牛50头进行直肠触摸对比和屠宰检验,查出珍珠病牛40头,初步认为“直肠触摸  相似文献   

16.
牛甘薯黑班病中毒是牛的常见中毒病之一。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法,过去多采用强心、利尿、输液、止喘、清理胃肠等一般疗法,但只要病中出现明显喘气,多无显著疗效。有人认为氧气吸入疗法对甘薯黑斑病病牛特别是重病牛的疗效是可疑的,而氧气皮下注射对轻病牛有较好疗效,但在农村很难实施。近年来有人应用双氧水内给氧治疗作用确实可靠,但不良反应相当严重。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高锰酸钾溶液静脉注射可以治疗马的破伤风。因此我们曾于1976~1977年先后试用高锰酸钾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尿素被广泛用于化学肥料和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 ,当尿素保管不善被牛偷食或饲料添加量过大、搅拌不匀等均可造成牛尿素中毒。由尿素造成牛中毒发病快、症状重 ,如抢救不及时常造成死亡。笔者采用静脉注射谷氨酸钠和灌服食用醋等措施 ,治疗病牛 5头均治愈。1 临床症状牛采食过量尿素后 3 0min左右即出现症状 ,表现为不安、呻吟、肌肉震颤、步态不稳等 ;随病情发展病牛出现痉挛、呼吸困难 ,并从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 ,此时病牛脉搏可增至 10 0次 /min以上 ;后期病牛出汗、瞳孔散大、肛门松弛。急性尿素中毒病牛可在 1— 2h因窒息…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在牛非传染性内科病中,前胃疾病占50%。为了早期确诊这类疾病,一些兽医工作者曾在临诊与治疗上做过不少探索。但是,病牛在发病过程中体内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却报告很少。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1)病牛:利用甘肃农大黄羊镇家畜病院住院的前胃病病牛,共62例。这些病牛经全面系统的  相似文献   

19.
耕牛泄泻发病较多,病因、病情有所不同,笔者就近年临床病例的辩证施治情况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1985年以来,我院先后治疗耕牛泄泻153例,其中脾虚型55例,寒湿型42例,湿热型23例,肾虚型20例,积滞型13例。临床证型以脾虚多见,其次是寒湿型,湿热型、肾虚型,积滞型较少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多因内伤外  相似文献   

20.
1989年以来,笔者用三黄地榆汤加减,治疗耕牛便血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药方是:黄岑 黄柏、黄连各50~609,地榆、白头翁、陈皮、厚朴各60s,槐花、玄参各509,桅子50s。水煎,灌服。黄芦、黄柏、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地榆、槐花、玄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清大肠热;桅子清三焦火;陈皮、厚朴健脾消积,行气燥湿。上药合用是治疗耕牛便血理想的药物,可根据耕牛的体况、年龄、病理变化,酌情加减其用量。三黄地榆汤加减治疗耕牛便血@吴玉雄$广西合浦县闸口防检站 @秦广铭$合浦县兽医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