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与幽默     
认不出来有一位游泳教练个性非常开朗,嗓门又极大。一天,他正在逛商场,拥挤的人流中,突然有位漂亮的女士跟他打招呼,教练怔愣片刻,随即大声说道:“啊,原来是你!你穿上衣服,我都认不出来了!”(汪园桂)闲人免进大夫得了精神忧郁症,进医院住了一个月我有一次去看他,弯身和他亲吻他的精神大有好转,很热,烈地回我一吻。一位护士走进房间,看见当时情景便马上回身把门关上。这次探视时间很长,却很例外,没有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进来打扰。我觉得很奇怪,直到我开门出去时才明白,原来门上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正在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参加史铁生文学创作研讨会我有很复杂的心情,因为直到今天我都不愿相信他已经走了。这一年我又读了他的一些书,向他的心灵走得更近了一些,对他和他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安》2012,(8):63-64
编辑老师: 你好! 最近,我们工厂保安队新来了几名保安。其中有一个保安员小张尽管看长相、身高都像成年人,但是我和车间的几个同事总觉得他说话、做事很不成熟。我们也问过他年龄,但他都说自己19岁。直到最近,我们才得知小张今年才15岁,而且他的工资也比别人要少。我想请教一下,  相似文献   

4.
家熹没走     
赵家熹和我都是北京65中的“老三届”,80年代初我在市青联机关工作,他又是青联委员,因此,很熟悉。他从乡下回来后,在景山学校任高级教师、在北师大艺术系任副教授,直到去年阳春时节去世。他生前是首都著名的中青年书法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他出道较早却始终没有大红大紫,想是性格使然。可是,在3月23日送他的日子,八宝山人山人海,有3000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北京晚报》发表了苏文洋的《家熹走了》,让读者柔肠寸断。当时我就想写《家熹没走》,写写我对老朋友的怀念和他对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写写  相似文献   

5.
王学仲 《协商论坛》2008,(11):63-63
海林是我的学生,我们最早认识是27年前的事,那时,他在北京军区某部从事宣传工作,给我的印象是淳朴、正直、很有才华,文学功底扎实,书法写得很好,记得是1980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展览,当时他是入选作者中年龄最小的,还不满30岁,作为组织者,我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6.
54岁的刘宗德,是西宁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科科长,1976年起从事民族宗教工作,先后11次被西宁市委、市政府和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当我走进办公室采访他时,正巧看到他在翻阅足有三尺高的剪贴资料和一摞摞的笔记,神色专注,正在赶写一份《正确处理宗教信仰与破除封建迷信关系》的专题辅导报告。他很直爽,也很坦诚。他对我说,“我在民族宗教工作岗位上干了20多年。我热爱统战工作有两个原由,第一,我是个少数民族干部,这算是缘份吧!第二,我原…  相似文献   

7.
男同学给我写条要求“交朋友”怎么办?编辑叔叔:我是初中二年级女生,有一个男同学给我写条,要求我同他交朋友。我觉得年龄小,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我家在农村,父母花那么多钱是让我来学习的,不是来交朋友的,所以我不理他;但他仍不断给我写条,致使有的同...  相似文献   

8.
正我教过一个学生,他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直到收到他从北京一所知名高校寄来的信,我才知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个学生家在农村,从小没了母亲,当年一直寄宿在亲戚家,与同龄人相比,条件相当艰苦。在信中,他说在初中时很幸运遇到了我教他语文,这期间,有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是中共党内一支有名的笔。他不仅因为写的文章漂亮而被人们所称道,而且常因其行文周密无懈可击而被人们所感叹不止。胡乔木写东西出手快,有许多神来之笔,应付紧急任务写急就章是他的最强项。但是,只要有时间,胡乔木写东西可是千锤百炼,一磨再磨,磨到人尤其是印刷出版单位都感到头痛。但是,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的确高人一筹。正如杨尚昆所说:胡乔木“对文辞的考究是尽人皆知的。自己写的或别人写的文稿,他都反复修改,直到改不动为止。后来,在我们这些老人中间形成了一个习惯,重要一点的东西,拿出去之前总要请乔木过目把关才放心。”  相似文献   

10.
一位大智者离我们而去了。当得知萧乾先生仙逝的消息后,他慈祥的笑容,稀疏的白发,智慧的目光,娓娓略带沙哑的声音,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对萧先生敬仰已久,但一直未有机缘相见,直到一天萧先生来到我的诊所。一身医院的蓝白条住院衣,外罩一件蓝色的羽绒服。老人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他首先告诉我,他住院已久,院方不同意他看中医,此次是以散步名义偷跑出来,请原谅他着装不整。大概怕耽误其他病人,他拿出自己事先写好的“病历”,边给我看边扼要说明病情。希望中医治疗后达到什么效果,要求明确。初次见面,给我的…  相似文献   

11.
方娟 《公民导刊》2004,(9):55-56
小露15岁,是未成年犯管教所里年龄最小的犯人,他的皮肤很白、个头很小、圆脸上写着几分未脱的稚气。我说他长得挺像女孩,他腼腆地笑了笑,然后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相似文献   

12.
马勇在吐鲁番站当保安已有四五个年头了,他很喜欢这份工作。也许在期待着某种奇迹突然降临,马勇在情人节那天起得特别迟,就那样静静地躺在床上直到阳光布满房间。马勇洗漱完出门倒水时,发现门缝夹有一个大信封,上面写着:“情人节快乐”马勇的心猛地颤抖起来:是不是女友给我的情人节礼物呢﹖马勇的女友是乌鲁木齐一家合资企业的职工,凭借独到的聪敏和过硬的技能得到公司的重用。她想把马勇调到她的公司工作,不但条件优越,俩人相处的机会也多。然而马勇一直舍不得离开这个戈壁小站,舍不得离开和他朝夕相处的12位同事。去年年底,…  相似文献   

13.
父亲病逝,家里欠下一大笔债务。办完后事第三天,18岁的我就加入了南下打工的队伍,在老乡的介绍下进了一家大型的汽车修理公司。 带我的师傅姓史,50多岁,他有两个很特别的嗜好:一是没事就用指甲剪上的小锉刀锉指甲,二是爱替别人洗衣服。 两个月后,我终于攒下一千元钱,给母亲汇完款后,我突然想到应该给她写封信,于是就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随便找了一张包装纸写起来。也许是我太投入了,史师傅进来我都不知道,直到他用手敲了敲桌子我才抬起头。他说:“你明明在这里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为什么说你的工作很轻松?”我红着脸说,我不想让母亲为我担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安》2013,(18):80-80
编辑老师: 我从去年开始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当了一名保安员,也开始接触、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近期家里遇到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2009年5月18日,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张某向他借了5万元.当时他写了一张欠条给我父亲,约定在一年内还清借款。  相似文献   

15.
止庵 《观察与思考》2010,(11):61-61
我很喜欢读传记,但买这类书的时候,凡带有不注明出处的对话或“他想……”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欧文·斯通写的那些,我一律不要。这就是我对所谓“传记文学”的态度。自己动手写传记了,当然要守这规矩,我在《周作人传》序言中说:“我曾强调不能将‘传记’与‘传记小说’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6.
谜面     
几天来,那个名叫何先志的农民愁苦无助的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1999年6月22日星期二的上午,我正在电脑上写一篇关于公安民警英勇牺牲方面的文章,门卫赵师傅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说有人找,并让来访者与我通话。按惯例,一般是来访者与被访者通话后,得到认可,门卫才让他填写来访登记单,然后出示给站岗的武警,才能进来。可是来访者拿过电话后,却半天没有声音,我问是哪位,还是不说话,直到赵师傅问他你是不是找错了人,他才急急忙忙地说:‘哦,我就是想见见他─—你,你是张记者吗?我有事想见见你。”这…  相似文献   

17.
报怨与乐观     
钱超 《就业与保障》2013,(12):49-49
一个快乐的人谈到他的秘诀时说:“我把下面一段话写在洗手间的镜面上,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念它一遍:我闷闷不乐,因为我少了一双鞋,直到我在街上见到有人缺了两条腿。” 一名飞行员在太平洋上独自漂流了20多天才回到陆地,有人问他,从那次历险中他得到的最大教训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那次经历给我的最大教训就是,只要还有饭吃,有水喝,你就不该再抱怨生活。”  相似文献   

18.
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当作家,也从来没有想到这辈子竟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写了一些文章,还突发奇想用文言做了二百多篇寓言,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所以每被问到是否有家学渊源?是否从小有过专门的训练?然而我没有,这可能使发问者感到失望。虽说父亲教了一辈子语文,但他对于孩子的学习始终不曾给予特别的关照。我只记得五岁的时候,他教我背过一首诗,当初咿咿呀呀背了下来,可全然不懂它的意思,直到读罢初中,自己找了本《唐诗三百首》乱翻,这才知道那首诗是杜甫的《蜀相》,也才知道我按音死吟硬唱的七言八句是哪几个汉字。还记得…  相似文献   

19.
闫红 《小康》2011,(3):109
在那么长的岁月里,我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漠然,与《西游记》擦肩而过,直到看了陈思呈这部《神仙太寂寞,妖怪很痴情》,我生出了一种抱愧的心情:原来,《西游记》是这样的,原来,我几乎都不曾了解过它。陈思呈写唐僧"精明得内伤",写猪八戒"中用不中看的爱情",写沙僧是个混单位的,但我最爱看的,还是她这本书的真正主题:妖怪很痴情,神仙太寂寞。陈思呈也在《西游记》千篇一律的妖怪身上,看出了原本属于人类的贪嗔痴怨。  相似文献   

20.
正吴承恩写《西游记》的过程,与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应有共同之处,也会遇到"白骨精""火焰山",也有困难重重、写不下去的时候。但吴承恩发扬唐僧的精神,坚守如唐僧一样的信念,硬是把《西游记》写了下去,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给我讲过孙悟空的故事,知道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当时我的想象能力还不健全,想象不出十万八千里究竟有多远,只知道远得很,不是常人所能及。我还听爷爷说过,孙悟空的本事大得很,什么妖魔鬼怪都会被他打败,什么艰难困苦他都能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