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著名作家二月河,因为写过500万字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而被海内外读者熟知.最近,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一本新书,名为《二月河说反腐》. 为此,《新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在谈到与官员的交往时,二月河说:"我跟他们讲过当官的四个层次:文天祥和焦裕禄是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为光宗耀祖的官员;第三个层次是爱惜自己的羽毛,收敛自己的爪牙,清清白白的官员;第四个层次就是以公器谋私利的官员."  相似文献   

2.
网络交往中的道德"防火墙"能够有效构筑良好的网络交往环境,形成完善的网络交往秩序。网络交往中建立道德"防火墙"应遵循无伤、互惠、责任及适度监管原则,同时还应重点培育个体道德,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有效性,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2年"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第六期第三次计划的调查数据,从交往人数、交往层次和频率、互助关系和岛外交往四个方面探讨当代台湾青年社会交往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较为稳定,家人和朋友的互助关系在社交网络中最为明显,岛外交往较为密切;同时,基于此数据还从志愿服务和社团参与两个方面分析当代台湾青年社会参与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青年一代的政治参与意识极为薄弱,对社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度也显不足,志愿服务精神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交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与根基,交往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贯穿于人的发展过程始终.青年学生道德教育是一种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的交往实践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交往.构建主体间性原则、客体指向性原则、现实生活原则和平等对话原则是实现教育主体间性转向、提高青年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道"是古往今来哲学家思考的最为深奥的问题.道家哲学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不可问,问不可答,只能悟.悟道的途径是思玄,思玄悟道由浅入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有"思维,第二个层次是"有无"思维,第三个层次是"无有"思维,第四个层次是"无无"思维.自觉进行精神修炼,要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达到开悟后,再一步步提升,最后达到"无无"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悟道.  相似文献   

6.
梁飞 《青年论坛》2003,(6):29-31
青年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 ,如何做好青年网络道德教育 ,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 :网上与网下道德教育相统一 ;自律与他律道德教育相统一 ;多元与一元道德教育相统一 ;技术性与人文性道德教育相统一 ,探讨了对青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新 《青年论坛》2007,(2):42-44
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坚持慎独,这是由青年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交往内容的开放性、网络交流角色的虚拟性、网络交流方式的自主性。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做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自律性、实现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统一性、遵守网络礼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四个能力"是公安机关通过行使国家权力,综合运用法律、管理、指导、服务等手段,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和水平."四个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公安领域的具体化.提高"四个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四个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效推进"四个能力" 建设.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遵循正确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不仅对青年的消费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波及到在校中学生,致使中学生消费出现了"超常"现象,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一)通过对长春市几所中学300份问卷的分析,当前中学生"超常"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往活动.在300份问卷中有271人(占90.3%)认为交往是中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补充.现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思想不断深化,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思考。充分理解"中国梦"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积极探索"中国梦"视野下大学生生涯规划,对于高等学校学生思想引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她激励大学生树立牢固的个人信仰,借助梦想的力量指导大学生涯规划实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奋斗潮流,在大学期间分年级、分层次的围绕生活管理、学业发展、素质拓展、职业生涯等四个方面做好规划,在实现"中国梦"实践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