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田多 《学理论》2012,(19):175-176
随着学科的逐渐专业化,考古学有一种将自己与大众隔离的趋势。西安作为我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王朝的故都,每年有大量的考古新发现,这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西安的一大优势资源,也是一大城市特色。普及科学的考古与文物知识、传播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意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国民素质,大力推动考古学的大众化,有利于促进西安特色城市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人文化"是西安城市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矛盾关系,即:开发历史文化资源与保护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增强西安城市文化辐射力与广泛吸纳异域文化的关系;建设城市物化文化与保持内在精神气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凸现西安城市文化个性、培育西安城市文化气质,把西安建设成为既有厚重历史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具历史原风貌、又兼具现代气息的和谐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西安城市文化建设对于西安城市发展和中华文化弘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安城市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缺乏活力、不适应新形势等问题。加强西安城市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发市民文化建设的热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城市活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城市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品格是根植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引领着城市未来的城市特质.它为城市的综合发展提供价值资源和文化底蕴,同时也从心理层面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动力.塑造西安城市文化品格对于西安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塑造西安城市文化品格主要需加强三方面的工作:明确定位城市形泉、提高市民综合素质、打造城市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5.
西安文化软实力深层要素及其培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文化软实力深层要素是西安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在西安城市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是西安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灵魂.其要素结构包括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雄厚的教育科技实力、蓬勃发展的现代文明和极具凝聚力的城市精神.要进一步大力培育西安文化软实力深层要素.  相似文献   

6.
陕西拥有丰厚的先周与西周文化遗存、器物、经典、传说等历史资源,但周文化产业却一直发展滞缓,无法形成与文化地位相匹配的"周秦汉唐"整体产业板块。其原因与资源分布、文化定位、产业运作等因素有关。立足现实实践,周文化产业的开发要注重文化节点的准确选取,增强开发的工程意识,抓好项目的重点突破和研究的持续深入等。  相似文献   

7.
西安构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文化视角看,古都西安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在汉唐盛世就已跻身于"世界文明古都"之列.如今西部开发使这座千年都市焕发了勃勃生机,西安应发挥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围绕汉唐文化,打造西安城市的品牌和特色,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带动其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将西安建设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表征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映射城市空间生产与城市权利变迁的逻辑主线,构成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权利的介质.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空间化,城市文化权利是人们享有、参与创造城市文化空间的主体资格、素质与能力.西方城市化过程中,资本积累逻辑诱发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权利的深层次问题,影响城市正义,约束人的发展,应该引以为戒.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权利的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应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价值关怀,将直面城市文化正义问题、优化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促进城市文化空间共享作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西安曲江新区原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批准设立的省级旅游度假区,2003年7月,经西安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曲江新区”。曲江新区开发建设是西安确立旅游产业战略的重大举措,是西安建设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托。一、概况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园林遗址为中心,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是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五年西安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区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  相似文献   

10.
黄澄 《学理论》2013,(13):155-156
金源文化作为哈尔滨地区曾经辉煌文明的代表,是哈尔滨历史的骄傲。保护、开发、利用好金源文化,对深入挖掘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弘扬哈尔滨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吸引力,形成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哈尔滨文化名城的建设,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深入分析了金源文化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金源文化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2)
伊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几年,中共伊春市委市政府,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倾力打造属于城市自身的旅游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之源。但是旅游文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措施有:完善旅游文化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丰富旅游文化载体;创建旅游品牌;突出伊春文化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2.
办什么事情都要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执政当然也不例外。不论是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价值观念,积淀深厚的历史传统,还是城市发展空间,都是稀缺的执政资源。 当前,西安正在提高标准,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充分珍惜、恰当利用并精心维护这些执政资源,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执政资源的最大效能,并创造、扩展、积累更多的资源,以此推动将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在实践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并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民族文化资源各异,因此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走独特的发展之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可向两大方向发展:对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应以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为主;对于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民族地区,应优化民族文化资源配置,培育民族区域文化产业化体系。各级政府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化方面,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和指导作用,一是加强领导,制定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二是确定主导性文化产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三是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四是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金源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金源文化产品开发和利用方面仍有可改进的空间。金源遗存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应在政府重视和统筹开发的基础上,建设数字化博物馆,积极申请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角度开发文创产品;以金源遗址为基地办好大中小学的研学教育;推动金源文化与冰雪体育旅游相结合;利用新旧媒体加大金源文化的宣传力度。金源文化遗存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需要我们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邹庆国 《学理论》2009,(21):67-68
特色文化反映了一座城市的风貌与文化品格,是城市发展与参与竞争的重要方面。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包括:冰雪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历史遗存文化,市民文化等方面。弘扬哈尔滨特色文化具有时代价值,我们要采取必要手段培育和弘扬哈尔滨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6.
听到有识之士将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窃以为一语中的。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创造,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标志,它像一本刻着岁月的书,凝固了一段段历史,沉淀了一个个故事,或喜或悲,历久弥新。独特的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城市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人们走进一个城市,稍一留意,大致可以看到一个城市乃至这个城市所在的这个地区的文明和进步程度;走进北京看其皇城宏伟,走进西安看其古风诗韵,走进深圳看其现代开放,走进大连看其浪漫洒脱……城市文化的个性和品位决定着城市的个性和品位。代表这些比喻的符号常常不是它的硬件,而是蕴含在硬件中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7.
王昕民 《学理论》2014,(5):87-88
松花江是哈尔滨的生存环境和依存资源,哈尔滨是松花江流域开发的伟大物质成果。发展和建设哈尔滨必须使用好松花江资源。松花江三大资源开发对哈尔滨发展有重要作用,虽然文化和历史资源是无形资源,但它营造的是城市发展的品位和品牌,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的新兴产业。松花江流域的文化资源流多元而有内容,有中原文化、金源文化、冰雪文化、黑土文化、外来文化等,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开放性。松花江流域的历史资源内容丰富,是在和中原历史互相推动下无空白推进的,松花江哈尔滨段有许多历史遗址,其开发是城市人文方面的建设,也是发展旅游业的巨大资源。  相似文献   

18.
张珂 《学理论》2009,(26):120-120
中西方文化由于自身历史、地理、发展历程等的差异,其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探讨她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把握中西方文化精髓,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1,(5)
地方历史文化的现代转型是社会转型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广府文化主要发祥地的肇庆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却没能很好地反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完成现代化转型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肇庆历史文化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因有:充分发挥广府文化显著优势和彰显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文化的内生力诉求自身在适应社会历史发展潮流时能自我更新、不断自强;城市的现代化和城市精神的构建需要历史文化时代性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炎帝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历史遗存、历史祭祀、历史建筑、文化艺术等,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炎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在现有基础上科学规划,提供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大力进行宣传,进一步整合资源,合理开发人才,打造湖南炎帝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