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国际互联网像个具有不竭动力的引擎,引导人类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跨入全新的信息时代。它以极强的渗透力与催化力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要在21世纪更好地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必须面向信息时代,积极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既懂科学技术又懂科学管理的学习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在人类社会的转折期:不仅面临社会结构及社会体制的转型,而且经历着跨世纪的转折。人类生活的转折,引发人们的未来意识、反思意识和超越意识,引发人们的“跨世纪思考”。面对跨世纪的现实,许多必须回答的问题迫使人们思考:21世纪将是怎样的时代,将具有怎样的图景?如何把握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抓住世纪之交的机遇?人应有怎样的准备,来迎接用世纪到来的挑战?如何以“21世纪的眼光”反思我们的现实,并调整人们行为的价值准则以及重点和方向?社会历史转折时期,人们的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超越现实,以新的姿态跨入…  相似文献   

3.
121世纪的生活方式:人与万物共存共赢文明的发展有一条铁的规则,这就是文明越发展,人类的力量就越大;而随着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大,导致成就与灾难共存,辉煌与陷阱同在。究竟人获得的是成就还是灾难,是辉煌还是陷阱,取决于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控制。这就是说,成就是人创造的成就,灾难也是人所造成的灾难,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经过反思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知足”与“知止”的思想,即知道满足的满足,是真正的满足;知道适可而止的止,是真正的止。孔子也苦口婆心地指出:“过犹不及”,人的行为做过头和不到位都是…  相似文献   

4.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斯劳卡就曾预言:“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的和虚拟之间的界限的技术,将对政治带来影响。”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已经逐渐渗入到了社会政治生活中,引起了政治行为、政治关系以及政治内容和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童星 《唯实》1997,(12)
即将过去的20世纪是“发展的世纪”.“发展才是硬道理”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不同发达程度、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整个人类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着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但是70年代以来,发展的负面效应开始显露、并日趋严重.一些“生态悲观主义者”和关心人类前途的人,担忧继续发展下去会出现“全球性总灾难”,后果不堪设想.正面的希望引导人们探索:现在的发展怎样才能持续下去?反面的警示提醒人们深思:这样的发展人类还能承受吗?其实,“可持续”就是“可承受”,因为人类可承受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而可持续的发展必然是人类可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书籍几乎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是唯一的知识“保护和传播”方式,因此,人们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要与同时代或过去的人们进行活生生的对话,书籍便成了唯一的媒介,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异军突起,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渐渐被打破了,人们的文化兴趣也呈从书籍向屏幕转移的趋势。 电视文化的长驱直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壮观。且不说在政治、经济以及对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单就对人类的文化方式的选择来说,电视文化也掀开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集在自家的电视机前,他们毫无吝啬地把大部分闲暇时间,奉献给了这个被视为“侵入圣地的魔盒”的东西,并无怨无悔、气喘嘘嘘地追逐着它,依恋着它……这显然是人类文化生活方式的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吴焕文 《求实》2002,2(3):53-55
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生活方式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作为“人的生活方式” ,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活方式通过“人的生产”而生产“生产”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生活力” ,特别是在以知识和创造性为主要动力的现代社会 ,“生活力”是一种强大的“发展力” ,对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方式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有效实施.只有将法治思维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将法治行为方式表现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才是真的“法治”.领导干部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具备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人治”与“法治”这两种治国方式,孰优孰劣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可是如果没有“法治”的具体实践和运用,难免又会落入“人治”的窠臼,而“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对领导干部的塑造和要求可以避免“人大于法”的出现,至少能降低或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因特网正以惊人的速度,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这一跨越时空的信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现代社会和生活,特别是改变了亘古以来的人际互动方式。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使人际和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日益增强,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人际信任危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人际关系的理论迥于西方人际关系理论,建立了以“仁”为人际关系的核心,以“礼”为人际关系的整合手段等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这是统治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指导原则和规范。其中有些积极的内容对当今网络社会人际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雯 《求实》2006,(Z1):279-28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信息革命浪潮,它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使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尽管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已在我国广泛使用,但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却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在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众多教育信息化定义中,主要以“过程说”居多。“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  相似文献   

11.
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培元 《新视野》2000,(1):57-60
一时代在不断发展 ,不断进步。现在 ,我们正处在“现代化”的时代 ,所从事的是“现代化”的事业。那么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他所开创的学说对于现代社会和21世纪的人类会有什么意义呢?这正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而那些持历史“进步”观点的人 ,可能会对此提出种种批评和责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21世纪人类将面临种种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冲突。这个问题在本世纪后半期 ,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 ,以人们想象不到的速度和形式表现出来 ,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全球性的问题 ,而不是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局部问题。很多…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进入二十一世纪,这是摆在12亿中国人面前一个沉甸甸的话题.早在改革开放一起步,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两手抓”的英明论断: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他语重心长地告诫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他还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时至今日,人们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国家体改委社会调查系统1995年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40个城市等距抽样调查结果表明:75.9%的人选择了反映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居第一.翻开厚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前几十年,伴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将出现一个新的世界性的城市化浪潮。在全世界60亿左右的人口中,将有半数生活在城市中,这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空间的迁移,而且意味着人们的就业机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转变。经济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资源和环境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并对人类本身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现代城市所具有的高度集聚性、复杂性、综合性、辐射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使得城市管理中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逐渐显现,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成为21世纪…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契机的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文章从网络社会的特点入手,分析由此带来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提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平淡的1991 从1979年到2002年这124年间,1991年正好在中间点上。那一年,中国人还是喜欢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希望所有的人像自己一样思考问题。无论是“左”的人士还是“右”的人们,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他们从来不肯改变自己,而改变别人的努力又总是徒劳。邓  相似文献   

16.
到2050年,机器人将会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21世纪头十年,对冠心病和血液病的基因治疗可能获得成功;21世纪,氢氧化物有可能成为汽车的主要燃料;到2010年,大气温度将升高2—3度,将导致海平面急剧升高;21世纪,人工培植器官将得到广泛应用;21世纪,人们可以积极健康地活到100岁;21世纪,人类将不再为了劳动而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工作……这是俄罗斯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夫所描绘的21世纪的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17.
国家决定九月十日为教师节,这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离不开教师们的辛勤劳动。一个人从六、七岁开始,长到二十多岁,这十多年的时间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大的一段,也正是人们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所以,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着各种知识,而且他们的一席话,一个行为,又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改变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人们历来便很敬重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的入世,新的服务、新的消费方式、新的游戏规划也将更快地进入中国,无疑,人们将改变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这将在客观上对党校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适应中国加入WTO,提高教师素质是党校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文化”概念内涵意趣深长,其定义目前约有200种左右.因此,我们很难择定其一为万无一失的界说.但“文化意境”涵纳的自然“与社会的人化”、“人类活动与生活的文明化”,却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内容.马克思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展开其理论路向的.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此处,“环境的改变”也即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创造”的韵致标示了它并非一般的物质生活活动,而是文化创造活动——“使环境人化”的活动.“人的活动”体现着人的文明发展,也即人不断地“向文而化”,使自身不断地脱却原始性和野蛮性而向越来越高级的人性水平发展.二者的一致性表征着人的价值,而“革命的实践”又是该价值的命脉所系.由此可见,“革命的实践”就是文化创造,或者说是在一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实践.离开了文化创造就不是人的社会实践,而是动物的活动了.正是在这个视界下,我们可将马克思“实践观”的文化内涵厘定为“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对象化活动”.把“创造”同“人的价值”关联起来,这在实际上确定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为“文化”指示了一种“人为”而“为人”——亦即人的自我成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寻找星星     
慧泽 《党建文汇》2001,(9):41-41
“每天淘汰你自己”,这是我时时刻刻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事实上。我们所处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无限压缩。70年代的时候。欧美一些未来学家曾经预言:“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将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用来提升自我。”但当历史真的迈入21世纪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无限延伸,甚至超过了72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