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肩胛骨孔在多排螺旋CT的表现,总结发生率和分型,归纳其与骨折的区别,以指导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方法在某医院1个月内进行胸部CT检查的7649例患者中筛选出有肩胛骨孔的病例,对肩胛骨孔进行分类并描述其CT特征。结果共筛选获得有肩胛骨孔的患者464例,男性的肩胛骨孔发生率(6.64%)显著高于女性(5.37%)(P0.05)。肩胛骨孔表现为局限性骨质缺失,孔的边缘骨质均较光滑,周围骨质厚薄较为均匀,形态自然。其中1型肩胛骨孔位于冈上窝的外侧,最为多见,形态大小较为固定;其余3型肩胛骨孔的位置各异,形态与大小均不规则。结论 1型肩胛骨孔为特异性结构,易与骨折区分;鉴别其余类型肩胛骨孔和骨折时需要结合案情、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动态观察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男性肩胛骨测量值与身长的关系。方法 测量了 2 0 7例已知身长的中国汉族男性肩胛骨的 14项指标 ,用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分 3个年龄段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求出肩胛骨测量值推算身长的方程式。结果 建立了用男性肩胛骨推算身长的 9个方程式 ,其复相关系数在 0 65 99至 0 5 192之间 ,标准差在 5 13 45至 6 3 93 1之间。结论 中国汉族男性肩胛骨测量值与身长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作者对1977年以来对某地区经法医检验的14例爆炸案件中的30具尸体上的爆炸伤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14例爆炸案件均经侦查结案。属于凶杀的有8例(死23人,伤27人,其中男性共39人,女性11人,年龄在3~69岁),属于自杀的有6例(死7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1人,年龄在20~32岁)30具爆炸伤尸体的损伤情况和死亡原因见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胶东半岛地区成年男性的颅骨、肩胛骨、髋骨与身高的关系,评价其在法医学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近年在胶东半岛地区的95具成年男性完整骸骨,测量个样本颅围、肩胛骨、髋骨相关测量指标。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所有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297-0.626之间;相关系数为0.297时,P〈0.01,其余均为P〈0.001;对各指标数值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出7个回归方程;其中颅围的标准误差最大(4.62),髋骨误差最小(3.97-4.02);髋骨和肩胛骨的左侧分别比其相应右侧和左右侧平均值标准误差更小,尤以髋骨左侧的标准估计误差为甚(3.97)。回归系数的t值在3.479-6.547之间,t值为3.479时,P〈0.01,其余均为P〈0.001。结论本文建立头颅或肩胛骨或髋骨相关测量指标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在实际办案中选用。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收集420例干血痕,男性364例,女性56例,经制片、国产盐酸阿的平染色,用奥林巴斯研究显微镜,对血痕Y荧光小体进行了观测,结果364例男性血痕的Y小体检出率平均为29.69%,其变动范围在9~63%;56例女性血痕的类Y小体平均检出率为0.75%,其变动范围0~4%;实验的同时,对150例男性血痕和25例女性血痕涂片,运用透  相似文献   

6.
<正> 搜集1984年至2002年本文作者所检验的16例勒死案件资料,对勒沟的性状和特征分析如下。1资料统计 本组16例勒死案例,除自杀1例外,均为他杀。女性9例,男性7例;年龄在23~81岁之间,37岁以下(含37岁)9例。多在住宅死亡(12例),死在室外和出租车上各2例;有3例死后移尸。尸检见颈部多有索沟(13例),有舌骨骨折的5例,甲状软骨骨折2例。  相似文献   

7.
正齿突为枢椎椎体上部的圆柱状突起,在功能上是组成枕寰枢复合关节的一部分。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齿突骨折在法医学鉴定时容易出现争议。本文作者报道1995年至2012年受理的23例齿突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希望能为相关案例鉴定提供借鉴。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齿突骨折伤者,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15~58岁,平均32.6岁。道路交通事故致伤18例(78%),坠落致伤3例(13%),打击致伤2例(9%)。  相似文献   

8.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存在于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内。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其中22对叫常染色体,男性与女性的常染色体都是一样的,剩下的一对叫性染色体,男性与女性是不一样的,男性的这对性染色体由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组成,女性的则由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9.
上肢锐器伤致手功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2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常遇到因上肢锐器伤后手功能障碍的案例。现行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对这类损伤的程度评定无明确的规定,鉴定时限也没有统一标准。本文作者拟通过对23例此类损伤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损伤程度评定的依据和进行法医学鉴定的适当时限,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 1996年1月至2000年11月间的23例上肢锐器伤致手功能障碍的案例,均有病历资料、X线片及神经一肌电图检查。23例伤者,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在18~5l岁之间。伤在右手一腕2例,左右腕一肘分别为8例和7例,左右肘一肩各为3例。 本组资料,20例伤及神经,其中尺神经损伤12例(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上海市公安局1998年1月~1999年12月发生的扼死案例52例,并对有关扼死法医学鉴定问题进行探讨。1 材 料1.1基本情况 在52例扼死者中女性42例,男性10例。男女之比1:4.2。男性最小13岁,最大56岁;女性最小2个月,最大82岁,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广泛软组织挫伤后死亡的案例不同的案情,死因亦有多种可能性.笔者通过对23例此类案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其案件特点、死亡原因及检验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广泛软组织挫伤后死亡案例均为已侦破案件.23例死者中,男性21例,女性2例.年龄在7岁~88岁之间,其中20岁~30岁3例,30岁~40岁11例,40岁~50岁7例,7岁、88岁各1例.23例均选自1998年~2013年本地区案例,所有案例资料包括:(1)调查资料;(2)现场勘查资料;(3)尸体检验资料;(4)物证检验资料.每一案例均经过系统解剖与病理检验,部分案例进行了受伤肢体部静脉血栓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中文笔迹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中文笔迹测验材料对236名大学生的书写样本进行了测量,并对笔迹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的书写水平低于女性,男性书写速度比女性快,男性笔迹较潦草,轻重疾徐的节奏感较弱;男性书写时所留页边比女性小;男性笔迹的连笔比女性多,转折角度比女性大;男性笔迹的字行间距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2例锐器自杀死亡案件中人体损伤的特点。方法收集武汉市江岸区和上海市浦东新区最近十年来记录有详细损伤特征的62例单纯性使用锐器自杀的死亡案件,然后对案件中人体损伤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常见出现锐器自杀的损伤部位依次为颈部(37例)、左腕(23例)、胸腹部(16例)、右腕(8例)、左上臂(7例)和腹股沟(4例);锐器自杀死者中,女性患有精神病的比例显著多于男性(31.82%∶10%);男性出现胸腹部致命伤显著多于女性(25%∶4.55%);精神疾病和腕部致命伤呈显著负关联(r=-0.251),精神疾病和颈部的致命伤呈显著正关联(r=0.296);身体疾病和试切创呈显著正关联(r=0.380);试切创和左腕出现的损伤呈显著正关联(r=0.268)试切创和胸腹部出现的损伤呈显著负关联(r=-0.295);试切创和左腕部致命伤呈显著正关联(r=0.304)。结论在62例使用锐器自杀死者中,女性精神病患者比例比男性高;女性很少出现胸腹部的致命伤;精神病患者的自杀部位更偏向于颈部,身体疾病患者的自杀经常伴随着试切创;在胸腹部为致命伤的锐器自杀死者中,试切创较少发现;在左腕部为致命伤的锐器自杀死者中,试切创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临床检案中 ,脊柱损伤中脊柱滑脱尤为多见 ,造成的原因可以是外伤 ,也可以是先天性椎弓发育不全 ,还有一部分是老年性退行性变及骨质疏松引起。现就我室自 1993~ 1999年间共鉴定的 31个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一般资料1.性别年龄 :本组共 31例 ,男性 11例 ,女性 2 0例 ,年龄在 18~ 78岁 ,其中 5 0岁以下男性 7例 ,女性 3例 ,5 0岁以上 (含 5 0岁 )男性 4例 ,女性 17例。2 .致伤原因 :有明确直接损伤史的有 12例 ,如脊柱直接受到钝器击伤等 ;间接损伤 16例 ,如倒地等 ;另外 3例损伤原因不明。3 .临床诊断 :31例均予以X线、CT检查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膝关节MRI T2加权脂肪抑制像(T2-FS)在法医年龄推断中的应用价值,建立安全可靠的四川汉族年龄推断方法。方法收集膝关节MRI 324例(男性170例,女性154例),年龄范围为10~30岁。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仪摄片,MRI参数:T2-FS TSE序列,矢状位。将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骺发育分为6个等级并赋分,分析各指标性别差异及年龄相关性,建立年龄推断回归模型。结果男女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MRI等级与年龄呈正相关性,股骨远端与年龄的相关性男性0.687,女性0.661;胫骨近端与年龄的相关性男性0.684,女性0.488。股骨远端骨骺完全闭合,骺线消失的最小年龄男性18.42岁,女性19.36岁;胫骨近端男性骺线消失的最小年龄为16.93岁,女性为14.68岁。股骨远端等级1~3、5、6和胫骨近端等级1~3、5年龄分布性别差异不显著。分别建立男女年龄推断模型,男性年龄推断平均绝对误差(MAD)=2.90岁;女性年龄推断MAD=3.30岁。结论膝关节MRI T2-FS影像可作为活体年龄推断的指标之一,股骨远端等级6可作为判断18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应用Nolla法推断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3~16岁未成年人群年龄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9年~2021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年龄在3~16岁的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拍摄的全口曲面体层片1 208例,其中维吾尔族547例(男性:267例,女性:280例),汉族661例(男性:347例,女性:314例)。按照Nolla法分期标准及其提供的年龄转换表获得牙龄。将所得牙龄与生理年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维吾尔族男性平均生理年龄为(8.81±3.75)岁,女性为(9.62±3.68)岁;男性平均低估了0.06岁,女性平均低估了0.52岁;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男、女性分别为0.70岁和0.80岁。汉族男性平均生理年龄为(9.07±3.77)岁,女性为(8.96±3.86)岁;男性平均低估了0.13岁,女性平均低估了0.64岁;MAE男、女性分别为0.69岁和0.90岁。结论 Nolla法适用于除女性15~16岁的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未成年人群,维吾尔族准确性高于汉族,男性较女性准确。另外,本研究提出了恒牙总成熟度-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利用胸部正位CR片影像学变化判定年龄的方程,并评价其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381例汉族成年人胸部正位CR片样本,其中男性208例,女性173例。选取胸部右侧第一肋胸骨端、左侧第一肋胸骨端、右侧第五肋胸骨端、左侧锁骨骨小梁和左侧锁骨松质骨网眼5项特征性指标,对351例样本进行描述评分,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条件的基本论证,建立回归方程。并使用30例样本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盲测。结果本文所选取的5项胸部正位CR片特征性指标与年龄的关系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P0.05);建立了1组全指标回归方程和2组分组逐步回归方程,全指标回归方程估计值的标准误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83岁和3.41岁,低年龄组(18~35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47岁和2.79岁,高年龄组(36~50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9岁和2.55岁;随机选取30例样本的盲测结果,误差在3岁以内的,全指标回归方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0.0%和73.3%,分组回归方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6.7%和80.0%。结论利用胸部正位CR片影像学特征变化可判定年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东省6~15周岁人群牙齿钙化的规律,建立根据牙齿钙化程度推断未成年人年龄的方法。方法观测2 710例(男性1 363例,女性1 347例)广东省6~15周岁汉族人全口曲面断层影像片,对其下颌牙齿钙化程度进行评分分级,所得数据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建立根据牙齿钙化程度推断年龄的方程,并以100例(男60例、女40例)研究外样本进行盲测。结果数据统计显示,两侧同名牙钙化评分分级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下颌单侧8颗牙齿的钙化评分分级值与年龄相关系数(r)女性为0.552~0.759,男性为0.672~0.838;所建回归模型拟合优度(R2)均在0.7以上,估计值标准误男性为0.91~1.11岁,女性为0.92~0.98岁;盲测推测年龄与真实年龄平均误差男性为0.429±0.282岁、女性为0.399±0.252岁。结论本研究所建方法推断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广东地区6~15周岁人群年龄推断。  相似文献   

19.
310例缢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分析了310例缢死案例资料。在本组案例中,自缢占98.4%,男性占69.2%,多于女性;其原因男性以社会因素为多,女性以家庭纠纷为主,青少年则以恋爱婚姻为主;自缢的场所多在室内,占66.7%,其中女性缢死于室内者占92%,且不完全型缢死多于男性。分析表明:缢沟部位、缢索性质、缢吊姿势与眼结膜下出血点、紫绀无明显关系,而与颈部血管受压程度有直接关系;缢沟部位、缢索性质与舌尖挺出有一定关系,多见于正前上位缢型和软索缢死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汉族人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一家三甲医院数据库中选择420例汉族人的口腔锥形束CT资料,根据年龄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6个组别(8~12岁、13~17岁、18~22岁、23~27岁、28~32岁、33~37岁,每组70例,男女各1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进行测量,取釉牙骨质界距根尖3/4处,分析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关系,比较男女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结果男性与女性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男性与女性上颌中切牙牙根管径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男性与女性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与牙根管径之比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与牙根管径之比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2=0.623,P0.05)。结论汉族人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变化具有相关性,且男性根管管径减小趋势比女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