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这里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自然之美与精神之美的相互辉映间,处处都有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一处处革命文物,一处处故居旧址,都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的不凡历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篮。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闯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站在黄洋界哨口,八百里井冈尽收眼…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本身并不算高,也不算险,井冈山因革命而高。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胜利的山、光荣的山。我们可以设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山像井冈山那样,与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的命运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井冈山之所以是天下第一山,是因为井冈山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之源头,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井冈山精神,才有了后来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所以可以这样说,井冈山、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的根和魂。  相似文献   

3.
盛夏时节,带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我们游历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井冈山群山环绕,千峰竞秀,林海无际,翠竹葱茏。穿行在群山之间,看流云涌动,听溪流潺潺,观瀑布飞流,我们由衷叹服井冈山的壮丽多姿。然而,井冈山更有其他名山大川所艳羡的独特魅力: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这里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这里享有“中国革命的摇篮”的盛誉。这里,自然之美与精神之美相互辉映,到处都有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旧居旧址,都见证着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10月。有幸参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一期中青班的学习,令我终身难忘。学院充分发挥井冈山革命历史资源的优势,以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教育、启迪和激发学员.使我的思想灵魂经受了一次极其深刻的洗礼,特别是极具历史底蕴和丰富内涵的井冈山精神以其源远流长的革命传统,光辉卓绝的道德人格典范,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肖小华 《党课参考》2020,(7):103-106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壮大了革命队伍,解决了中国革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而使井冈山道路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并对当时全国各根据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进军井冈山和井冈山斗争的开展,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首次真正成功相结合的产物和表现,井冈山精神及其实质只能来源于把二者相结合的特定的井冈山斗争;井冈山精神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精神,就是革命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张颢 《世纪桥》2008,(9):6-7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主要表现为: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都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内容,两者都形成和发展于当时特定的革命环境。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的产生,它们产生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科学内涵、历史作用、时代价值都存在延续性,由此可分析出两者“源”与“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主要表现为: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孕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不因革命时代的终结而失去其存在意义。由于其深厚的政治伦理底蕴,决定了它在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伦理、营造和谐政治关系的时代语境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末,以城市为中心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辟蹊径,转战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在这一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闪烁着共产主义光芒的井冈山精神横空出世。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硕果。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80周年大庆。为纪念这个具有光辉历史意义的日子,在此,我刊特编发《井冈山上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文,并约请有关专家进行评点,与广大读者一起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佳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陈吉雨 《理论导报》2012,(10):46-46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中培养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是鼓励全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井冈山精神是一面光辉的精神旗帜,指引着当代大学生在时代的潮流中稳步前行。当代大学生要切实践行井冈山精神,须着力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牛伟伟 《实事求是》2017,(5):108-112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孕育出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近二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井冈山精神的研究主要围绕井冈山精神的生成、意蕴、价值以及弘扬展开,可谓研究成果卓著。但这些研究也呈现出了一些缺憾,体现在:生成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意蕴研究过于庞杂;与其他革命精神横向比较不足;中共将领与其关系研究过于局限等方面。因此,国内学界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近年来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井冈山精神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和继承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对井冈山精神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以及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它的特殊历史意义以及起义中共产党人所表现出的革命理想和品格,经井冈山革命斗争实践,已经融入了井冈山精神之中。井冈山精神涵盖和吸纳了秋收起义中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井冈山首倡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培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至今仍然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组织安排.2009年3月20日至26日.我参加了中组部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的“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专题研究班。由于学院科学安排,学习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在短短7天时间里,通过读书学习、专题讲座、现场点评、亲身体验.使我们了解到了党的光辉历史.学习到了井冈山革命精神,启发了我们的理性思考。通过学唱革命歌曲,观看文艺演出,让我们感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近年来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井冈山精神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和继承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对井冈山精神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里,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0.
袁继道 《世纪桥》2012,(17):12-14
本文通过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比较研究,呼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中国革命的统一性、整体性;关注老区精神的共性。革命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由各地方党组织,在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今天,研究革命老区精神就是要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从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