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一真在白求恩卫生学校迎来印度大夫柯棣华等人白求恩牺牲不久,又有两位国际友人来到了白求恩卫生学校。他们就是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和巴苏华。1938年,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以示印度人民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此举得到印度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响应。这年9月17日,由5位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  相似文献   

2.
印度,在不同时代、对不同民族而言,显现出各异的色彩。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印度是一个寓言般的国度,充满着神秘。波希战争时,一位名叫提西亚斯的希腊医生,他生活在波斯宫廷里,传回了印度虎寓言  相似文献   

3.
印度基础设施较差.许多地方给人以脏乱的感觉,但不少游客仍对印度趋之若鹜,因为他们去印度追寻的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精神的安宁,正如一位推崇印度的西方学者所言:这世界幸亏有印度,否则就只剩下物质了!  相似文献   

4.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兵团工运》从创刊到如今已走过了25年的辉煌历程并迎来了他300期的庆典。300期的丰收硕果、张张页页、字里行间无不凝聚着每一位编辑的心血与智慧,凝结着每一位作者的辛勤与汗水,牵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弦与向往。翻阅  相似文献   

5.
《廉政瞭望》2006,(6):44-45
“农民工”帕沃帕沃是一位49岁的清洁女工,她的头像和故事最近出现在《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头条上。她身上反映着印度发展的复杂轨迹。从一个角度看,她是印度经济起飞的绊脚石。她这样的人的存在,说明了为什么印度最近20多年远远落后于中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她的个人生活,却比  相似文献   

6.
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香港回归庆典观礼记李后随着香港回归倒计时显示牌上的数字由三位、两位变成一位,最后变成以小时和分秒计算,全世界炎黄子孙翘首期盼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十分幸运能作为内地观礼团的成员,亲眼看到香港回归这一彪炳史册的盛事。1997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7.
袁畅 《党员文摘》2023,(19):31-33
1952年10月2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庆典后的第二天,中国、苏联、朝鲜、蒙古、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37国的代表齐聚中南海怀仁堂,拉开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以下简称“亚太和会”)的惟幕。新中国的第一份国礼送什么。  相似文献   

8.
感悟母爱     
《党员文摘》2006,(3):F0002-F0002
照片表现的是一位印度母亲用小木盆顶着自己的孩子赶往建筑工地上班的情景,小孩安静地躺着,享受在母亲头上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到两则消息,不妨摘录如下:一则是湖北省红安县一位19岁的姑娘,在檀树岗乡兽医站兽药门市部开张庆典酒宴上陪酒过量而丧生。事后,为严肃党纪政纪,整肃用公款吃喝之风,红安县委、县政府对有关责任者给子了处分。另一则是安徽省某县一农民因负担过重上访遭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24):88-88
据印度国防部一位消息人士说,印度正计划建一个边境航天司令部,作为管理该国与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缅甸长达1:5万多公里的漫长边境线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1953年7月14日,一位印度人给74岁客居美国的爱因斯坦写了一封长信,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与我毗邻的大国。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在50年代,两国关系十分友好,是当时我国对外工作重点国之一。印度是周恩来总理出访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印度总理尼赫鲁也是第一位来华访问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首脑。虽然从1959年至1962年因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两国关系有过一段曲折,但到70年代关系又得到改善和恢复友好。周恩来总理积极维护中印友好,对印度以团结争取为主,对其某些消极面采取既争取又批评,既团结又斗争,有理、有利、有节、留有余地的政策,正确处理了两国关…  相似文献   

13.
正《两访中国茶乡》,描述的是19世纪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罗伯特·福琼是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分别在1843年和1848年两次到中国考察植物,把大量的植物物种传到英国、印度等地。罗伯特·福琼第一次来中国,是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到中国采集植物,将大量中国植物"偷运"到英国。1848年,他受印度公司的派遣,第二次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1月29日,一位应邀在印度讲学的中国学者突发心脏病,辞世了。噩耗传出,印度学术界、文化界震惊异常。《印度报》、《人民之声报》等10余家报刊纷纷发表悼念文章,6家单位为这位中国学者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人们在怀念他,回忆他…… 1983年,就是这位中国学者在印度德里召开的世界印地语大会上,获得了当时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亲授的“印度文化女神奖”。这位中国学者代表8个国家的受奖者在会上以熟练的印地语登台致词,全场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文明古国,历来崇尚礼义,每逢喜事庆贺一番,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惯。然而,时下各种名目繁多的公款庆典此起彼伏,已形成了一股歪风和新腐败现象。单位公款庆典活动五花八门,周年庆、纪念日庆、挂牌、奠基、落成、开业等都要庆典一番。凡姓“公”的庆典,都要收...  相似文献   

16.
<正>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突然在网络上火了,原因是"不务正业",教起了瑜伽。在今年的大选中,莫迪以压倒性优势获胜。5月30日,他在新德里宣誓就职,开始了作为印度总理的第二任期。莫迪是有名的瑜伽爱好者。2014年5月26日,莫迪就任印度第15位总理后,身体力行地推广瑜伽。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1月,莫迪改组内阁,首次设立"瑜伽部长",以期推广这项古老的健身养生法。同时,在莫迪的提议下,2014年12月11日联合国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与恒河流域,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在这两条母亲之河哺育下的中、印两大文明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抗日前线,一位在黄河之滨长大的中国姑娘爱上了一位来自恒河之畔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员。于是,人类最古老的两大民族的传统友谊在血浓于水的升华中,演绎了一个流芳千古的现代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8.
莫当“三赶官”文之某地召开部分人大代表座谈会,当谈到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时,有位代表直截了当地说,时下群众最不满意的是“三赶”干部。一曰赶会场。有一些干部视开会为唯一的工作方法,整天泡在会海里,什么庆典会、茶话会、评审会、鉴定会等等,逢会必赶,遇会必讲,...  相似文献   

19.
印度前总统宰尔·辛格已去世四年之久。前不久 ,印度政府住房部要求辛格的遗孀普拉德汗·卡乌尔搬出官邸。82岁的卡乌尔愤怒地说 :“为什么要我搬走 ?前总统法赫鲁丁·艾哈迈德的遗孀阿比达·艾哈迈德住的官邸比我的还要大 ,却没有人动她一根毫毛。”在今日印度 ,退休高官及其家人依旧占用其在位时政府提供的豪宅 ,已成为印度政界一大丑闻。尼赫鲁创下先例印度自建国时就立下这样的规定 :在位官员的住房 ,由政府提供 ,但一旦退休 ,就必须交出原住房 ,搬入自己购买的私宅。这一规定直至60年代初都一直得到较好的执行。1964年 ,印度第…  相似文献   

20.
6月22日~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间,他是1993年以来第一位访华的印度总理。访华期间。他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会谈,大大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两国就加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台作达成一系列协议,特别是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确立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