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愚  孙友然  江游  朱素阳 《唯实》2008,(9):101-106
在对江苏农村人口未来十年间转移趋势判断的基础上,针对江苏待转移就业的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和已转移就业质量不高等特点,根据对江苏城镇转移就业的承载力分析,提出有序推动江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贾愚  孙友然  江游  朱素阳 《唯实》2008,(8):101-106
在对江苏农村人口未来十年间转移趋势判断的基础上,针对江苏待转移就业的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和已转移就业质量不高等特点,根据对江苏城镇转移就业的承载力分析,提出有序推动江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就业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本质上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它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据有关方面调查统计,近20年来,山东农村劳动力90%以上在省内实现转移,其中70%在县域内实现转移,真正走出了一条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城镇化之路。总结山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县域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职业道德培养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多的特殊国情。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较大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比重,就必须让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而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成为城市人口的排头兵。农民工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工能否融入城镇,走进企业,实现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城市化及其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城市化的根本并非土地的城市化,而是人的城市化。因此要保证城市化的质量,必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人的城市化上来。从外在形式看,城市化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但从根本上看,是这一部分人群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区和谐稳定。在深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在转移和集聚农村人口、促进农民向城镇居  相似文献   

7.
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周济 《求是》2004,(11)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持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仅仅掌握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文化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无论是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  相似文献   

8.
谁来种粮?     
中吲社科院于2013年年初发表的2012年度《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已逐步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解决明天‘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已是当务之急”、1995年,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很大成就,仅1998年至2002年期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年均96.4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然而,由于贵州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据2000年的统计,贵州农村劳动力总数1599.0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1305.28万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267.6万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765.22万亩,根据贵州目前的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10.
1990年5月,思想比较活跃的化隆县巴燕镇农民韩录和冶而买,怀揣着挖金子挣来的3万元钱,来到沿海城市厦门开起了化隆第一家“西北清真牛肉拉面馆”,由此拉开了化隆人奔向内地经营清真餐饮业的序幕。如今。化隆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怎样让他们遵纪守法,适应当地的管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发展要素向城镇集聚,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城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也在加速向城镇与非农领域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必须从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人才培养激励制度、打造农村经济发展平台以及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着手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乡村社会正在经历一场衰败与新生的变革。其一,人口向城镇转移,村落空心化现象普遍。走进乡村,已经很少能见到青壮年农民,留守乡村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很大部分不会再回到村里生活。随着老年人的辞世,很多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人多地少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长期研究我国农村问题的人士认为:富裕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在于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我们从有利于解决农村"两个剩余"、广开创收渠道、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角度看,从总量上减少农民确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事实也正像人们期待的那样:2005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70多元,种植业收入1098元,工资性收入历史上首次超过种植业收入,农民生活因此有了改善.这是值得欣慰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倾情服务“三农”建设,强力推动农村小康进程,率先在黔东贫困山区描绘出一幅喜人的小康蓝图——以“四化三园”带动,成功实现20个村初步走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之路;以“三个转移”拉动,成功实现2.9万农民向城镇非农业和工人及第三产业从业转移。  相似文献   

16.
<正>"道路选择"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问题,事关新型城镇化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材料上所作的重要批示指出,"中国更宜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中小城市介于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是联结大城市与农村的接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支点。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既能适应引导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实需要,又能兼顾农业人口城镇化的社会效益,避免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过度分散在农村所带来的种种  相似文献   

17.
陈朋 《党建文汇》2002,(12):10-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日前指出,未来3-5年,我国就业形势除了延续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城镇转移等“九五”期间的就业特征外,还将叠加两个正日益趋于激化、新的深层次矛盾:城乡劳动力以及国际间对就业岗位的竞争矛盾。《中国青年报》对此作了警示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更不可能建成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城镇人口比重只有3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十多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越高,享受城市生活的人口总量越多,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整体水平就会越高。所以,把提高城市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  相似文献   

19.
现存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已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拦路虎,因而必须根本转变,加快发展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科技化、标准化、安全化的现代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创设前提条件,即才能提供城镇化所需的充足农产品;才能节约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反逼他们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同时又使农村进一步空心化,必然提出通过撤并空心村集中起来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有条件进城并在城里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然而这并非城镇化的唯一模式。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村以"城乡等值化"实现了就地城镇化,即通过城乡之间生活"不同类但等值",从而探索出了城镇化的一种新模式。"城乡等值化"是中国的目标模式,也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地城镇化"可以作为城镇化的一种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推进土地整理和规划,推进乡镇与中小城市和大中城市的等值化,吸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