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把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 《党建》2014,(10):52-54
正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北京大学畅春园,看望了93岁仍笔耕不辍的许渊冲先生,并约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文章。莫非在《一切不能重返的"回忆"》一文中说:"回忆是另一种生活。没有值得回忆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美好的哪怕是痛苦的回忆,则保证了一个人照样活上两辈子。"其实,回忆不只是简单地回忆过去,还可以有事后的补充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出版物中,一般都说中共“一大”的代表为十二人,按地区分,计为: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武汉:董必武陈潭秋上海:李达李汉俊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刘仁静张国焘广州:陈公博东京:周佛海但当事人回忆有不同说法。有回忆十二人的,也有回忆十三人的。回忆材料的分歧点,主要在包惠僧身上。现将各种不同说法分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淮》2005,(2)
(1)积极暗示法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要想树立起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也可以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我几岁的时候就能背许多唐诗”。(2)精细回忆法经常回忆,回忆得尽可能精细,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比如:回忆一间房间,想一想里面都有什么?门窗朝哪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07,(7):48-48
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在《山高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一书中写道:解放初期,父亲代理总参谋长时,有一天,毛泽东把他叫了去,一见面就猛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闲来笔潭》作者:吴官正出版:人民出版社该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撰写的回忆、随笔、散文、对话等多类文章,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体现出作者不断求知求真的崇高精神追求,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该书的审美与人文趣味。  相似文献   

6.
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在回忆他的过去时感慨万千:和他一同入朝作战的战友如今已所剩无几了,他的很多战友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8,(10)
正主办单位: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承办单位:湘潮杂志社协办单位:百年湘潮网一、活动要求:征文内容以散文、纪事、回忆等为主,包括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回忆类散文、个人亲历日记、人物故事等,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人民精神风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深远影响;集中表现砥砺奋进中的湖南新故事、新面貌、新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11):65
读书故事邓小平:爱好古典史书、武侠书邓小平曾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他的女儿邓榕回忆,邓小平没看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看的是选  相似文献   

9.
《湘潮》2018,(8)
正主办单位: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承办单位:湘潮杂志社协办单位:百年湘潮网一、活动要求:征文内容以散文、纪事、回忆等为主,包括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回忆类散文、个人亲历日记、人物故事等,通过文稿征集,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人民精神风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深远影响;集中表现砥砺奋进中的湖南新故事、新面貌、新情怀。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4,(13):38-38
正习近平:"三个志愿填清华,不让上拉倒"1969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习近平曾撰文回忆,在陕北,光入团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而能在"文革"未结束时读大学,也是他和当地领导力争的结果。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长征始于何时何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良 《党的文献》2003,(5):83-88
中央红军长征 ,是指党中央、中革军委直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党史军史研究中 ,关于中央红军的长征究竟始于何时何地这一问题 ,至今仍说法不一。笔者认为 ,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弄清它确切的开始时间和起步地点 ,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所能见到的有关史料 ,初步考证如下 ,以就教于识者。一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间和地点的回忆与表述   (一 )当事人的回忆由于年代久远 ,加之当时所处位置不同 ,当事人的回忆存在着诸多说法。现把所能找到的有关当事人的回忆记述如下 :1、伍修权 (时任共产…  相似文献   

12.
<正>人生的轨迹对每个人而言就是回忆。每天发生的事情对于明天而言也都是回忆。每个人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事情,也都将成为明天的回忆。不是么?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着理想、渴望着认同、展望着未来,但这未来梦想的一切不都是以现在以前的你拥有的回忆而延伸发散么?如果没有经历、没有沉淀、没有回忆,理想也就是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3.
北平解放初期,围绕着解放军指战员是否有参观过故宫一事,两则回忆史料产生了看似相"左"的两种结果。本文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同时也阐述了对回忆材料的使用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了四渡赤水的作战行动,最后顺利突出敌军的重围挺进云南。据聂荣臻回忆:"陈毅同志对我说过,毛主席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事变是以秘密战线方式运作的政治斗争,正是这一特点,致使事变中的事件、人物乃至史料和回忆都显得非同寻常地扑朔迷离。而叶剑英对"苦迭挞"的回忆就是其中之一。 叶剑英的"苦迭挞"回忆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8,(9)
正主办单位: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承办单位:湘潮杂志社协办单位:百年湘潮网一、活动要求:征文内容以散文、纪事、回忆等为主,包括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回忆类散文、个人亲历日记、人物故事等,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人民精神风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深远影响;集中表现砥砺奋进中的湖南新故事、新面貌、新情怀。二、征稿要求:篇幅控制在4000字以内,凡投稿邮件注明"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征文字样,稿件末  相似文献   

17.
陈士榘亲历三湾改编,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南征北战,成为开国上将。老将军回忆时这样说:“三湾改编”给工农革命军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毛泽东对士兵委员会曾做过这样的阐述:士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党史研究》刊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的文章说,口述历史和当事人的回忆文字,这些年越来越受到重视,材料也越来越多,一些重要当事人的后代也多有口述回忆其先辈事迹的。这是很好的现象,在记录和传播党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的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很多难得的材料,也为党史期刊提供了更多的稿源。不过,作为研究者,我还是主张对一些口述回忆资料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23,(12):10-14
<正>毛泽东1976年9月逝世后,党内外各界人士发表了不少回忆文章,追忆自己同毛泽东的交往。这些作者中,有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的共产党人,有著名的党外人士。在他们的回忆中,记述了他们和毛泽东的交往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而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留下的印象,对很多回忆者来说,终生难忘,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记者:在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中,匈牙利劳动党是最早进行改革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党的执政地位也随着改革的成败而发生了改变。请您谈谈匈牙利劳动党为什么会率先改革?朱安康:在东欧剧变过程中,匈牙利共产党人于1990年春天失去了执政地位,至今已经15年。今天再次回忆这段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