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朱德文艺思想的主脉是文艺为革命服务,它贯穿于朱德的言论和诗词创作中。朱德文艺思想是系统、充实的。在内容方面,朱德认为文艺要表现群众和士兵的战斗生活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尤其要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形式方面,朱德认为要采用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民族形式、民间形式。朱德以革命的一生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是其文艺思想的践行和印证。  相似文献   

2.
1927年10月,当南昌起义军余部在赣南濒临绝境时,是朱德率部脱离险境,从而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朱德何以能担当危急关头保存革命火种的重任?本文从朱德早期军事生涯这一视角考察了朱德能保存革命火种的原因:在早期军事生涯中,朱德历炼了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探索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积聚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储备了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断创新战略战术的能力,为革命火种的保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正确的革命方向、有利的外部条件和强有力的军事保障。  相似文献   

3.
裴华 《党史文汇》2001,(9):30-33
20世纪20年代初,朱德为寻求革命真理,毅然抛弃高官厚禄到德国留学.在旅居德国的3年半时间里,朱德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积极投身各种爱国斗争运动.本文拟撷取朱德留德生活中的几个片断,再现这位历史伟人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革命足迹.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革命早期,与周恩来等人相比,朱德在党内资历较浅,地位不高,职务也不显要。在参加南昌起义的三支队伍中,贺龙和叶挺的队伍人数最多,而朱德率领的军官教育团,只有三个连参加了起义。可是,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朱德凭着对革命的坚贞热忱,凭着他宽宏大度、与士兵同甘共苦的优良品德,凭着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多次挽救了起义军,保存了革命火种。也就是从那时起,朱德在革命队伍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受到人们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从而成为红军的总司令,被誉为"红军之父"。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朱德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拟于2016年12月举办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主题为"朱德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地处川东北的南充市仪陇县,因朱德而广受瞩目。因为朱德,仪陇被国务院确定为对中国革命作出特殊贡献的革命老根据地,朱德故里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200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前往仪陇瞻仰朱德故居,并谆谆叮咛:"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个伟大的革命友谊尤其让人赞叹,而且都和毛泽东有关。一个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革命友谊,一个是毛泽东和朱德的革命友谊,前者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后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毛泽东和朱德的革命友谊,完美诠释了英雄所见略同的传奇,将中国人一直推崇的君子之交推向了崇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朱德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优秀的革命道德,并且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道德判断标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朱德荣辱观的核心;艰苦奋斗是朱德荣辱观鲜明的时代特色;团结友爱、实事求是、注重科学技术、遵守纪律是朱德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英勇奋斗是朱德荣辱观的突出内容;谦虚谨慎是朱德荣辱观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朱德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两根擎天柱。他们一面抓党政,一面抓军事,携手共建革命根据地,共同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如果没有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也许无缘晤面,各奔前程。中共党史也就不会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辉煌篇章。井冈山会师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块里程碑。毛泽东和朱德是这次历史性会师的两位巨人。激流归大海毛泽东和朱德都是出生在农民家庭,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毛泽东于1921年7月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朱德于lop年11月加入中团共产党。他们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0.
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党和国家的伟大领袖,朱德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伟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家风建设上也堪称典范。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朱德严于律己并严格要求亲属及身边同志,以身作则,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自奉勤俭,形成了"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的红色家风。朱德红色家风思想的形成并不是空穴而来,而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外部环境及个人因素的交叉影响,才趋于成型。  相似文献   

11.
潘宏 《党的建设》2021,(8):61-62
毛泽东称赞朱德为"人民的光荣",周恩来高度评价朱德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因为朱德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经历最全面,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最典型,他心甘情愿地"投降无产阶级",作为"红军之父"在人民军队创建史上最具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中央写的调研报告最多,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朱德的一生与中共党史密切关联,朱德谈学习中共党史对后人有诸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朱德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一起创建的这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对他的一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在后来的革命生涯中,特别是全国解放以后,朱德经常会静下心来细细回忆自己在井冈山的经历。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在心情愉悦之余,还畅快淋漓地抒发着自己对井冈山的这份深情。感言回味井冈情1962年3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13.
<正>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3600余人挥师挺进闽西,首战长岭寨,攻占长汀城,为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探索中国革命新路开启了新阶段。特别是在解放汀州城后,毛泽东、朱德和红四军在这座千年古城,进行了17天的伟大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和苏维埃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逐步拓宽,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朱德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今后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加强朱德与其他领导人的比较研究,重视朱德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避免重复研究,才能真正提升朱德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办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朱德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缅怀朱德同志的历史功绩和精神风范,12月6日,由朱德思想生平研究会举办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南充举行。学者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朱德同志一生的  相似文献   

16.
朱德找党     
《新长征》2007,(2)
朱德于1886年11月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的一个佃农家里,从小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常年过着缺衣少食的艰难生活。1909年,朱德在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经过长途跋涉,从四川到昆明,考入云南讲武堂。不久加入了秘密的革命组织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了,朱德率领新军一连人,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战斗。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窃取后,朱德又投入了讨伐袁世凯称帝的起义,在讨袁护国的革命战争中屡建战功,很快升任护国军第三混成旅旅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时期,朱德承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对红军游击战争进行了可贵探索,确立了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领导了中央苏区游击战争的成功实践,为红军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德游击战争思想与实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从共产主义革命者到总司令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和毛泽东指挥部队多次战胜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0年8月,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承担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重任。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朱德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面对在战场上,不断扩大规模的敌军优势兵力,朱德先后同  相似文献   

19.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开始了从城市到农村的革命战略转变和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军事战略转变,而这种战略及时转变的最早根源应追朔到1914年初至1915年底朱德在滇南边疆的剿匪经历。  相似文献   

20.
朱德在井冈山和干部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就在革命根据地内广为传诵了。1949年,朱德军长的通信员朱良才在《星火燎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朱德的扁担》的文章,这个故事从此传遍了天下。这篇文章后来还改编成短文编入小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