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守住秋天     
正那年秋天,收获的季节,我正在夜校上课,父亲的同事来找我,说父亲脑淤血突发正在急救;那年秋天,没能留住父亲的脚步,他走了;那年秋天,在父亲的葬礼上,母亲将我们四个孩子的头按下,向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鞠躬;那年秋天,我们几个孩子突然长大、懂事了;那年秋天,父亲去世不久我便步入了婚礼的殿堂;那年秋天,母亲去了哥哥家,从此我就没有了自己逢年过节想回的那个小小的家;那年秋天,有太多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1939年是马寅初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按照马寅初自己的话说就是"1939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我也做过文章批评过马克思。但在那年我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我自己的阶级,否定了我的过去……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一起。"(1)从国民党立法委员到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寅初一直为中国的民主与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程刚 《党课》2013,(18):72-73
那年,我大学第一年放寒假回家,由于家里生活拮据。到了县城火车站,我的兜里只剩下了1元钱,回家的班车票要5元钱,我只好步行回家。  相似文献   

4.
成夫乐 《共产党人》2006,(12):28-30
1929年农历4月12,我出生在山西省阳城县西交乡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母亲在我3岁时就去世了,我的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12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入小学上学,学校离家很远,所以我一直住在学校里。15岁那年我考入晋豫中学,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加之路途遥远,父亲每月都要徒步翻山越岭给我送口粮。为了不想让父亲太辛苦,也为给家里减轻负担,我辍学了。  相似文献   

5.
我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只能说我的一生是腐败的一生。我出世的那年,父亲请妇产科主任吃了饭,请她安排一个高明的医生接生,并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5,(6)
<正>我从小家贫,勉勉强强只念了3年书。16岁那年,眼看着别人家的娃娃都能继续念书,我却因家中劳动力缺乏,挥泪告别了校门。尽管离开了学校,可我始终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学习是知识的源泉。于是,我把父母给我的零花钱节省下来,买书订报自己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牺牲了一切闲暇时间,在文化知识得到提高的同时,我萌生了为党报、电台写稿的梦想。21岁那年,我开始给当时的《鄂尔多斯报》投稿,可  相似文献   

7.
<正>五岁那年,我随父母来到了新疆生产兵团,对于老家的一切,我的记忆一片模糊。那年,我上小学二年级。放学疯一样地回到家,猛地推开家中吱哇作响的门,我楞住了:一个头上包裹着灰色的围巾,面容慈祥,双手拄着一根灰色的拐杖,最显眼的是那双与身体怎么看都不协调的小小脚。我愣愣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像一个走错了门的孩子……"小云,快叫外婆。"妈妈边对我说边招呼我赶紧进门。"外婆。"我低着头盯着那双脚,  相似文献   

8.
人生开关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那年考上了大学,却没有钱去读。  相似文献   

9.
峥嵘 《党员文摘》2006,(8):21-21
那年秋天,由于生意上连连受挫,老板的情绪很不好。我在工作中出了点小差错,他就叫我去财务室结账走人。  相似文献   

10.
17岁那年,高考刚结束,我和同学到高坡采风,苗家人的勤劳、勇敢、智慧,激发了我对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任逸民 《先锋队》2011,(13):50-51
1922年8月13日,我出生于稷山县翟店镇。1938年1月,我与同乡去了西安,在"西北化学制药厂"当工人。就在那年9月,经过党组织的严格考察,我被送到延安学习。在那里,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2.
1976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不知毁掉了多少家庭,使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在众多孤儿中,就有我孤苦伶仃的身影,那年我刚刚过了10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3.
蔡亮 《当代党员》2006,(10):68-68
我在苏北农村长大,有苏北孩子特有的好强逞能的个性。10岁那年,我和一个叫二嘎子的伙伴发生了一场角斗,结果是,我被打得流了满身鼻血。  相似文献   

14.
岁月悠悠我已74岁了。看了电视剧《闯关东》,童年那遥远的记忆又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我6岁那年,家乡(山东某村)遭旱灾,颗粒无收。第二年又闹蝗灾……饥饿让我们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母亲逝世十周年,往事历历在目。记得刚解放不久,我8岁那年的一天,当我从五台县天池沟村小学放学回家,母亲又给我端上了变味的"和子饭"——煮着榆树叶的玉米面糊糊。我一看清汤寡水,无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些事,经历多了,就豁然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道:比起"我丑、我胖、我穷、我土、我弱、我二、我内向、我自卑",其实,真正让人难开口的是,我努力。这让我想起来,那年冬天,开完教师节大会,我到校长办公室,为难地说:"校长,求你以后不要在教师大会上当众表扬我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大家现在都用异样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眼睛看我。"那年,因为我带两个班的语文课,又是跨年级,带八年级和九年级,每天早晨有早读,晚上有半小时抽背,再加上九年级晚自习要考试,我常常会很早到校,很晚回去,我没有  相似文献   

17.
邹伯埙 《共产党人》2005,(19):10-11
小时候,我家很穷,没饭吃,没衣穿。1938年,我正在村子里上小学,日本鬼子就打了过来。我的父亲1937年参加了八路军,受他的影响,我也产生了打鬼子的念头。1938年10月,我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那年我12岁。  相似文献   

18.
1948年我17岁,在北平惠中女中读书.那年1月,我参加了中共地下党,1949年转正后,担任惠中女中党支部书记,负责学运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六十忆十六     
进入老年,常爱回首旧事。16岁那年尤其让我难忘。 我生于1933年,16岁该是1949年——建国那年。1948年年末,我从家乡的县委宣传部奉命调到省城,原本是要参加南下工作团去新解放区,可是到省城(当时在吉林)后,领导同志找谈话,让我到报社工作,因为报社需要人,这之前我又给报纸写过一些稿。于是我背着一卷麻花被进了报社大楼。 老编辑们都把我当小老弟,处处指点我、帮助我,有的更具体地帮助我制订读书计划,告诉我如何写读书笔记……那时候我还挺用功,大约兄长们认为“孺子可教也”。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来临之际,我捧着一张珍藏40多年的请帖,心情万分激动.它再一次勾起了我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又把我带到了1952年.那年春天,我们太阳升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才几个月,只有15户贫农,生产刚刚起步,面临着很多困难.我做为复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主任决心带个好头,不给毛主席脸上抹黑,一定要带领社员克服困难办好社.那年3月,我们社还同省内的另外三个农业社代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