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彦泽 《奋斗》2020,(8):56-57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是短期的,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企业发展、劳动力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就业政策矩阵模型",从就业政策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促进就业政策的三大支柱: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主张国家应该三管齐下,激励企业家创业精神,提升劳动力市场效率,增进就业权利机会平等.  相似文献   

3.
"十五"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宁夏就业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受人口总量、生育率及生育政策的影响,"十三五"时期宁夏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依然较大,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促进就业数量的增加与就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冯秀秀  温志强 《山西青年》2022,(15):181-183
当代大学生数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而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整体国民素质,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所以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大学生需要得到外界的正确引导避免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本次研究也将围绕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针对性探索,一方面改善学生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优化社会就业框架,创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就业危机,也加剧了我国就业压力。我们要多管齐下,应对我国就业危机:兼顾“保增长”与“保就业”两个目标,实现以扩大就业为目的的经济增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统筹城乡就业,破解二元难题。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系统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就业政策范式变迁与变迁逻辑对调整和创新当前公共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共就业政策主要经历了安置性、统包统配、双轨制、市场化、积极的就业以及就业优先战略等政策时期,相应的就业政策范式在政策情境感知、政策问题认定、政策目标指向和政策工具选择上也存在较大的分野,但就业政策范式变迁遵循一定的逻辑。未来的公共就业政策在调整与创新上应综合考察政策环境,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着眼就业问题,借助治理的手段,更好地发挥公共就业政策在发展和改善民生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劳动就业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改革开放前,农民被禁祻在土地上没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农民进城就业政策开始转变,但其转变过程几经曲折和摇摆.从1984年开始农民获得进城就业机会后,经历了排斥、歧视、限制的阶段,直到2000年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后,农民才真正获得了城市自由就业权,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本文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演变过程的详细分析,认为政策设置必须尊重人民权利、市场规律和人口流动规律,社会政策必须与经济政策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较快地推动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岳振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1):30-31
就业是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稳定之基。以就业优先为主线,实施力度更大的就业政策,强化质量更优的就业服务,打造条件更好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水平,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贵州就业工作的核心。今年全国有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找到"饭碗",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正在逐年增大",未来五年高校毕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就业问题正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几方面的压力,缓解就业压力必须全面促进就业,而促进就业既是政府的职责,又离不开失业者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应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学校要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就业渠道;贫困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社会舆论要引导新型的职业观;贫困生家庭要减轻对贫困生就业的压力,共同为贫困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就业乃是民生之本,现在就业问题已位于民生之首位,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依然很’严峻,压力仍然较大,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以及对策建议,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便能更好的把握就业形势,理解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2.
王嘉琳 《山西青年》2022,(22):79-81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类毕业生作为重点就业群体,其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策正式发布。“双减”政策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的同时,却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例如减少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加剧了竞争压力、对师范类毕业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使得师范类毕业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具体分析“双减”政策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对实现师范类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应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学校要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就业渠道;贫困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社会舆论要引导新型的职业观;贫困生家庭要减轻对贫困生就业的压力,共同为贫困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2):36-36
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一要落实现有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二要拓宽就业渠道。开发更多岗位,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促进计划”,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就业帮扶。三要鼓励自主创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自主创业门槛。四要完善就业服务。各地可将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适当支持。毕业生异地求职,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从今年起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适当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六要促进就业公平。严防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民族、残疾等方面的歧视。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鼓励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公共管理学需要一种“性别的想象力”,尤其要分析一种治理或政策对女性、儿童及家庭的影响。“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在部分释放家庭生育需求的同时也在加剧育龄女性的照料压力以及职业发展困境。有效化解育龄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的冲突是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时代下人口结构优化战略面临的一项重要公共管理议题。基于浙江省的调研数据,笔者从雇主和育龄女性两个层面考察和分析“全面两孩”政策下生育对育龄女性职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隐性歧视强化、收入下降、职业中断、职业发展机会受阻等。基于整体性治理思路,从政府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的建立、生育成本多元主体共担机制的重构、托育服务体系以及家庭政策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实施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节政策的载体,在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公共就业服务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近年来,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在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距此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公共就业服务功能的发挥。文章认为,应该结合《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从完善相关立法、明确政府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职能、完善就业信息管理以及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完善河北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利于进一步实现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作用,帮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7.
李青 《实事求是》2004,7(1):53-56
通过梳理分析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不同的就业政策及成效 ,指出应采取的政策取向 ;必须统筹兼顾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综合运用市场和政策两种手段解决就业问题 ,将扩大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形势下,宣传好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下称"国家就业政策"),是当前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抓手,是贯彻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跟进、就业指导靠前要求的具体体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高等院校如何做好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形势下,宣传好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下称"国家就业政策"),是当前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出发点和抓手,是贯彻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跟进、就业指导靠前要求的具体体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高等院校如何做好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吴鸣  李楠 《求实》2004,(6):44-46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变 ,即从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转向“三结合”的就业政策 ,进而转向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政策。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我国的就业政策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要求我们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从“救济失业”为主向“鼓励就业”为主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